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有三部分:(一)《六十四卦》(即《经》)。(二)《六十四卦》卷后佚书,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 下》以外,此书的其余部分都是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三)《系辞》,同今本《系辞》有相当出入,没有今本《系辞 上》的第八章,今本《系辞 下》第四章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等四节又在上述的佚书之内。除此之外,今本《系辞》大致都包含在帛书《系辞》里面。于豪亮《马王堆周易帛书释文校注》一书对帛书《周易》此三部分做了释文,并与传世几个《周易》版本(包括汉石经、《周易集解》、唐石经、敦煌写本、宋本、阮本等)进行了校勘与注释,其中有些内容胜于通行本,有些内容不如通行本,其中帛书《周易》的通假字和叶韵,有助于对汉以前古音的探讨 通过此番比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周易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传”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十翼”,又自成体系而为“易传”。本书以《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采取逐段逐爻注释、翻译、评析的方式,释读文本,详析义理,是兼及《周易》普及与研读的文本。
杨天才等的《周易》主要内容有: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其中题解、注释、评析为作者在长期学习和研习前人注解的基础之上的心得,其中于前人未解或解之未的之处多有新见。当然,作者并不敢视此为确定之说,只是出于 引玉 之思而言之,或为贻笑大方,冀见之于高明批正,当为学易、研易之快事。 题解 部分,主要概述一题、一卦之大义,并从内容上做出简略解析,期以明确、简要的解释,勾勒出卦象及卦爻辞的主要内容。 注释 部分,在标明疑难字音、字义和分析句式前提下,主要解释卦爻辞与卦象之间的联系及其所蕴涵的意义。对于占验吉凶而言,重在阐发动变之爻的意义,所以 述评 基本上是一爻就附有一 述评 。
夫易者,范围天地之书也。广大无所不备,故九流百家之学,皆可窜人焉。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说,而于易之本意反晦矣。汉儒林传:孔子六传至苗川田何,易道大兴。吾不知田何之说何如也!降而焦二乐,世应、飞伏、动爻、互体、五行、纳甲之变,无不具者。 吾读李鼎祚易解,一时诸儒之说芜秽康庄,使观象玩占之理,尽人于淫瞽方技之流,可不悲夫!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意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槟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而寒潭清矣。
本书为《十三经译注丛书》之一种,将《周易》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见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译注本。
《周易》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二十世纪将是中国全面振兴的世纪,也将是中国完成全方位现代化的世纪。此时,唯有重建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意义,方不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丧失自身文化的主体性。 而今善文兄之先帅祖马振彪先生所着《周易学说》,则广引先秦至民国期间之易说逾二百家,于康熙以降两百余年之易学采择尤多。马振彪先生生当近世,卒于六十年代,于其晩年仍对《周易学论》修补不息。《周易学说》可说上承传统治易之通风,下启治易现代化之契机,也为海峡两岸易学交流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周易》是我国现存的早的一部占筮书,它以卦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商旅之行、战争、婚姻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易懂。本书是一本关于其研究的参考读物。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
《周易参同契(汉英对照)(精)》内容介绍:《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道教早期经典之一。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在中国道教史与古代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易参同契》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炼丹文献,它介绍的种种方法虽然炼不出可以长生不死的金丹,但它总结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知识和化学变化,推动了古代化学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30年代初,此书就被吴鲁强和坦尼·L.戴维斯翻译成英文,在海内外传播。 《周易参同契(汉英对照)(精)》的作者是魏伯阳。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木书是有关《周易》图谱完备的工具书,收图近千幅:它以图谱的形式探索、解释《周易》之精蕴,从而“藏万于一”,使读者存一书而可见易图发生及发展之大概。 本书图象内容跨越哲学、象术、术理、大文、医学、军事、堪舆、卜筮等众多领域,是对《周易》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探寻。其中对天地万物共通规律的揭示,堪称穷幽测隐,奥妙无穷,闪烁着古代东方智慧之光芒。 木书为易学精华书系之一,是有关《周易》图谱完备的工具书,洋洋数十万字,收图近千幅,它以图谱的形式探索、解释《周易》之精蕴,从而“藏万于一”,使读者存一书而可见易图发生及发展之大概。本书图象内容跨越哲学、象术、术理、大文、医学、军事、堪舆、卜筮等众多领域,是对《周易》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探寻。其中对天地万物共通规律的揭示,堪称穷幽测隐,奥妙
由于海峡的阻隔,我们暂时无法一睹《四库全书会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社集团对于《回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才出版印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会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在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丛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易经》一书,在先秦称为《周易》,从汉代开始,被尊为经,称为《易经》,为儒家的经典五经之一,并居其首。《易经》究竟是什么样的书7从春秋时代开始,便长期争论不休,直到今日,仍在争议。如有人认为它是占卜算命的书,有人则认为是讲哲理的书,还有人认为是一部天文学或数学,有人甚至说是一部电子计算机……。所以众说纷纭,一方面由于这部典籍的文字古奥,又有图象,令人难于捉摸,另一方面由于其影响深远,人们习惯于从不同的角度评论其价值。怎样认识这部典籍的性质,对其评估,有无客观的标准,这个问题,如果从这部典籍在流传过程中的遭遇看,即是说,历史地看待这部典籍的命运,是可以解决的。我们知道,古今中外,任何影响大的经典,后人对它的理解,大都是从其所处时代的要求出发的,不同时代的人,往往赋予其不同的意义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湖文
什么是周易? 易经是中国人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约八行年间社会和人生经验的总结。 什么是易学? 是关于《易经》所包含的有关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神奇的、让人着迷的、几千年来中 国人万读不厌、常读常新的学问。 为什么要了解《易经》? 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文明的根本、中国智慧的源泉。要了解中国历史,不可不读 《周易》;要了解中国哲学,不可不读《周易》;要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周易》。 掌握《周易》对人生有何指导作用? 几千年前,中国人使用《周易》来指导人生决策,决断加家大事。今天它依然有些神奇的功 效。举凡从政、经商、婚丧嫁娶、生活中的各种大事小事,都可以《周易》原理为指导。它 是人间智慧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怎样运用本书? 预测未来,占断吉凶是《周易
《周易浅述》八卷,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诸家未有说者,及其所见与诸家不同者,则抒己见以申明之。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理、象、数、占”四者解《易》,是此书的纲领,也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书末附图四十二幅,乃陈梦雷之友杨道声所作,此次整理依潘雨廷先生所校定之图订正之。陈梦雷以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故附之以飨读者。
本书是国内*部系统解读郑玄易学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