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经典藏书:尚书
    •   ( 8859 条评论 )
    • 顾迁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尚书》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 上古帝王之书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 大经大法 ,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23 ¥23 折扣:10折
    • 周书(全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2580 条评论 )
    • (唐)令狐德棻 编 /1971-11-01/ 中华书局
    • 令狐德棻所撰《周书》虽以 周 题名,实际上 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 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 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 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 西魏、北周历史*基本、*原始的一部史书。

    • ¥108 ¥108 折扣:10折
    • 尚书大义
    •   ( 402 条评论 )
    • 唐文治 /2016-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尚书大义》成于民国十七年(1928)五月,时距民国元年蔡元培宣布废除学堂读经科已十六年。本为唐文治自编教材,盖欲为读经教育提供一浅显之善本。书分内外两篇,内篇为概说,外篇多系考辩之文,于《尚书》学史上聚讼纷纭之诸大问题汇而辨焉,如《尚书释名》、《尚书今古文真伪及篇次目录考》、《伪泰誓考》诸文,计十二篇。作者于此诸文,遇有疑处,时有所自发,不囿汉宋门户,亦不专宗一说,故时有持平之论。

    • ¥15.1 ¥21 折扣:7.2折
    • 国学经典丛书:尚书
    •   ( 652 条评论 )
    • 顾迁 注译 /2010-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以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为底本,按原书顺序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五十八篇。断句参酌诸家,择善而从;对字词的注释力求简明,不做繁征博引;译文在敷述经文的前提下,疑难处偏重意译,力求文从字顺、流畅自然。

    • ¥25.5 ¥26 折扣:9.8折
    • 尚书 中华书局
    •   ( 27 条评论 )
    • 顾迁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顾迁译注的《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世界最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洛诰》等篇记载周初营建洛邑之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得到了出土文物的印证。《洪范》一篇“统治大法”,详列“九畴”,备言天道人事,对后世君主影响深远。因为《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14.3 ¥23 折扣:6.2折
    • 尚书/中华经典藏书
    •   ( 6 条评论 )
    • 校注:顾迁 /2016-01-01/ 中华书局
    • 顾迁译注的《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世界 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洛诰》等篇记载周初营建洛邑之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得到了出土文物的印证。《洪范》一篇“统治大法”,详列“九畴”,备言天道人事,对后世君主影响深远。因为《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11.49 ¥23 折扣:5折
    • 影印南宋官版尚书正义
    •   ( 246 条评论 )
    • 孔颖达 /2016-01-3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重归文献》第三辑所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版本均为稀世珍本,代表了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水平,影印的目的,是为实现"重归文献"系列的初衷,就是将这些珍稀但是在学术史上又非常重要的版本,通过影印公开出版的方式,保留文献本来面貌,同时又只有普通图书的价格,可以成为广大的研究者案头常备资料。

    • ¥313.6 ¥320 折扣:9.8折
    • 尚书译注 李民,王健 译注
    •   ( 30 条评论 )
    • 李民,王健 译注 /2016-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尚书》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先秦政治、思想、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资料,但《尚书》文字却佶屈聱牙。本书博采众家之长,注释时有新意,译文通顺畅达,能帮助读者读通和理解《尚书》。

    • ¥23 ¥46 折扣:5折
    • 上古智慧 尚书
    •   ( 86 条评论 )
    • 王春林 /2014-05-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华夏文库》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王春林所著的《上古智慧(尚书)》为《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之一。本书以多面的角度来解读《尚书》的思想和内涵。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对现代社会和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具有教育意义。

    • ¥23 ¥23.5 折扣:9.8折
    • 尚书·礼记
    •   ( 43 条评论 )
    • 董原 编 /2012-06-01/ 三秦出版社
    •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其中的商代作品是现存早的历史散文。董原编着的《尚书·礼记(*经典珍藏)》以记言为主,将记言和记事结合起来,通过对人物言论的记载。突出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描写也有深远的影响。《礼记》也是用散文写成的,其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各种礼制进行阐述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章结构。《尚书·礼记(*经典珍藏)》所挑选《尚书·礼记(*经典珍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章,便于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意义。

    • ¥22.7 ¥28.8 折扣:7.9折
    • 尚书 顾迁 译注
    •   ( 32 条评论 )
    • 顾迁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顾迁译注的《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世界最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洛诰》等篇记载周初营建洛邑之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得到了出土文物的印证。《洪范》一篇“统治大法”,详列“九畴”,备言天道人事,对后世君主影响深远。因为《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14.2 ¥23 折扣:6.2折
    • 今文尚书考证——十三经清人注疏
    •   ( 137 条评论 )
    • (清)皮鍻瑞 撰 /2011-03-01/ 中华书局
    • 本书集清人今文尚书之大成,是清末今文经学名家皮锡瑞的代表作。全书三十卷,以二十九卷考证今文尚书29卷,后一卷考证今文书序。该书广征博引,考订严谨,持论平允,对《尚书》和上古史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该书只有师优堂丛书本传世,点校者即以此为底本,参据他书订正讹误,并予标点、分段和编制目录。

    • ¥41.8 ¥53 折扣:7.9折
    • 《逸周书》新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36 条评论 )
    • 张怀通 著 /2013-12-01/ 中华书局
    • 张怀通编著的这本《逸周书新研》从历史学角度细致梳理《逸周书》从成篇到成书的过程,及其所映射的史实真相。本书研究认为,历史上的《逸周书》依篇章组合情况可分为“周书”、《周书》、古本《逸周书》、今本《逸周书》,其中《克殷》、《世俘》、《商誓》、《度邑》是西周篇章,记载了武王伐纣、西迁殷遗、选择雒址等史实,描绘了一个上承方国联盟下启邦国封建的“武王时代”。《皇门》是西周篇章,《作雒》虽是春秋篇章,但史料价值高,二篇分别记载了周公摄政、东征、营建雒邑等史实。《祭公》、《芮良夫》是西周篇章,是“惇史”,既反映了西周中后期社会状况,也体现了西周敬老礼制。

    • ¥81.1 ¥96 折扣:8.4折
    • 尚书纂传(经部-37)——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6 条评论 )
    • 王天舆 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

    • ¥31.7 ¥46 折扣:6.9折
    • 尚书(全三册)
    •   ( 23 条评论 )
    • (唐)孔颖达 等撰 /1999-08-01/ 中华书局
    • 《尚书》是现存早的关于上古时代典章文献的汇编,保存了不少商代及西周初期的重要史料,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了给读者研究《尚书》提供方便,我们从历代注疏本中选出了九种较优、具有代表性的九种影印出版。

    • ¥211.6 ¥294 折扣:7.2折
    • 尚书全解(经部-29)——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9 条评论 )
    • (宋)林之奇 撰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

    • ¥98 ¥123 折扣:8折
    • 尚书选译(修订版) 凤凰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著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尚书选译(修订版)》是我国现存古的一部历史文献。它实际是古代文献的汇编本,其中有真实可靠的档案文献,也有后世人根据传闻整理记载的文献史料,还有一部分是时代更晚的人编造的文字资料。它所记述的史事,上起唐尧、虞舜,下至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阶段。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在《尚书》保存的真实文献中,时代早的要数《商书》里的《盘庚》上、中、下三篇,这三篇记叙的是盘庚迁都于殷的史实,是盘庚死后整理成的文献。

    • ¥7 ¥14 折扣:5折
    • 尚书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 382 条评论 )
    • 李国祥 等译注 /2011-05-01/ 凤凰出版社
    • 《尚书》又称《书》、《书经》,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它是我国古的皇室文集,是我国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 ¥7 ¥14 折扣:5折
    • 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系年注析今文《尚书》,体味经典遗蕴)
    •   ( 17 条评论 )
    • 唐旭东 撰 /2013-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采用编年体例,全面考察今文《尚书》中所存各类作者的各类文体的散文作品,力求辑录的穷尽性和使用的针对性,以达到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本书分为导言、正文、附录三部分。正文编撰体例为:1.纪年;2.纪人;3.纪事;4.录文;5.注释;6.简析。具体编撰原则有三:1.辑录全面;2.注释精慎;3.简析扼要。附录包括《纪年表》、《作者篇名分类表》、《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15.36 ¥48 折扣:3.2折
    • 尚书句解·禹贡说断(经部-34)——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9 条评论 )
    • 元·朱祖义宋·傅寅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湖文

    • ¥26.5 ¥37 折扣:7.2折
    • 尚书校注
    •   ( 328 条评论 )
    • 陈戌国 校注 /2004-08-01/ 岳麓书社
    • 上个世纪《尚书》学界的一个重要成就是:《逸周书·世俘》实为《尚书》中的真《武成》,这个论断已成共识。千百年来,将真《武成》收入《尚书》,作为《尚书》中的可靠的一篇出版,我们的《尚书校注》是次,想学界不致以为怪事。有了真《武成》一篇,真《尚书》叙事纪实的成分就加重了。 《尚书》反映的商周时代,已经产生并且在使用甲金文字。周人记本朝之事 ,而且将包括殷商在内的前朝传闻或文字资料加以整理,汇辑而成《书》,这大约是春秋前期以前已经在做,到春秋前期或稍后终于完成的事。太史公没有见过殷商及其前的古文字,其《史记》利用《尚书》资料写上古历史,实际上等于司马氏父了依自己的理解,用当时的语言对相应的《尚书》原文作了注释翻译(所谓以诂训易经)。后来的石经与敦煌钞本都有《尚书》部分。不少勤奋的《

    • ¥6 ¥12 折扣:5折
    • 尚书治要
    •   ( 4 条评论 )
    • (唐)魏徵虞世南 等编撰 /2013-09-01/
    • 《尚书治要》,是群书治要五十卷里面第二卷。《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这个“治”是政治,是治国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荟集了千百年古圣先贤治国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经验!《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早的史书,

    • ¥63.7 ¥9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