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存目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共分风、雅、颂三部。我们以十三经注疏本《诗经》为底本,约请专家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并进行了全诗翻译。评析部分从文学、历史、哲学、民俗、语言、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篇文本进行解读。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
文史学界专业联合推荐,更有中国古典文学界专业学者傅璇琮教授特别作序推荐。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 选字注音、注释译文详解、古板画配图图说,多样化的功能设置,清扫阅读障碍。 弥缺补遗,在原有的家藏四库版本基础上,将原精华选本增补为全本、全解。
《诗经》、《楚辞》分别开启了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诗经》大体是黄河流域的上古歌谣,《楚辞》几乎可以看作长江流域的文人绝唱。前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后者是积极的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诗经》是我国*早的诗歌总集。高亨先生研究先秦文学卓有成就,其治诸子,遵循乾嘉考据遗风,往往胜解精义,发前人所未发;其治《周易》,一改前人 以经解传,以传解经,经传互解 的旧习,首次经传分解,开创了中国现代《周易》 义理派 的研究新方法,为学界所推崇;其治《诗经》,以传统文字训诂学为根基,在校勘训诂上创发新义。砥砺基础,夯实根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诗经》各篇加以说明注释,有许多地方别具识见。 此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 简体版 ,在保持繁体版的各项笺注释读内容、专名线标点等基础上,寄望于以较易进入阅读的简体横排形式,使更多的读者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正统解读,领略其中的优质精髓所在。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很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很初只称为 诗 或 诗三百 ,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注釋,屬於學術基礎建設工作,實際上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學問。惟有通識,方有卓識。中国古典詩歌,衆體兼備、題材寬廣、寓意深刻、格調高雅,是世界文學發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要真正準確讀懂古詩涵義,領悟古詩的意境,則必須從作者的生活經歷、寫作背景、創作意圖、語言風格、訓詁字詞、用典出處、前人注釋、版本考訂等等方面去綜合解讀與賞析。因此,注釋古典詩歌,至少要具備古典文學、古典文獻學、歷史學等各學科知識的基礎與積累。
《国学经典丛书第二辑》推出了20余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专家郁贤皓、杨义、王兆鹏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优秀读本。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陶渊明的诗歌冲淡平和,他的散文与辞赋也独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情致。陶渊明的诗文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温润清逸的自然风、田野风,在历代燥热的或刻板的主流文化之旁,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几分舒适和自由。
道潜或许算不上禅门的一流大德,但在僧人诗歌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后世甚至以「参寥」作为诗僧的代名词。晁说之评价曰:「孤山教体外,赋诗汤休上。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全宋诗卷一二零七 )将其视为诗歌的一代宗匠大家。补续高僧传卷二十三参寥子传云:「世人谓『师之诗雅淡真率,上欲窥陶、白,而下有雁行苏、黄句,即未脱子瞻烟火,雅不乐与宋人同烟火。如参寥自有为参寥,非第以子瞻重也。』斯言得之。」这是说道潜之诗远承陶渊明、白居易,同时受苏轼之影响,持论可算公允。明人杨德周亦云:「或谓师以坡公重。夫不见坡公在黄州,京师士大夫以书抵公,有云闻公与诗僧相从,固东山胜游。此言殆是为公设。是知当时士大夫已谓师重坡公矣。何独谓师以坡公重?」又云「参寥即不与坡公游,亦必不没参寥本色,乃必引之为名航
武威,历史上称凉州、姑臧,是河西走廊的重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了抢救保存并使后人能够很好地阅读、挖掘、利用武威作家的诗词资源,也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诗歌文化, 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 集合各方学术力量,对历代武威诗人的诗词集及作品进行集成性的校点整理。本书校笺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影印收录的《姑臧李郭二家诗草》《燕京杂咏》《张玉溪先生诗》为底本,并参以他本,进行整理。
“说话”是古代一种生动的艺术形式,相当于现代的说书。话本是说话的记录,它把说话人的口头创作,经过写定,加以刻印,成为一种新型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起源,宋元时代特别发达。 该书对宋元话本的产生与流传、题材和体制作了要言不烦的介绍,并对它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地位进行了精当的评析。作者程毅中先生是位学识渊博、著述颇丰的中国文学史专家。该书行文晓畅,引例丰富,夹叙夹议,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古典文学的入门读物。
千年《诗》学史,两汉奠其基,本书集中关注汉代《诗经》学术史。作者致力于《诗经》研究多年,在充分吸取、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考论汉代《诗》学发展源流,探研经今古文学归属、著作体式衍变、学派传承、阐释特色等问题,对汉代学者的《诗》学、三家诗辑佚、《诗》学与汉代文化等也有深入的论析。书中既有微观的个案考察,也有宏观的总体把握。末附汉代《诗经》学者图表、汉代《诗经》学著述考补、汉代《诗》学大事年表,有助于《诗经》研究的深化。 本书集中关注汉代《诗经》学术史,在充分吸取、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考论汉代《诗》学发展源流,探研经今古文学归属、著作体式衍变、学派传承、阐释特色等问题,对汉代学者的《诗》学、三家诗辑佚、《诗》学与汉代文化等也有深入的论析。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我们编选了这部书,取名《新编千家诗》。我们保存原来流行本《千家诗》的优点,而又力求有一种新的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面貌。我们注意选取那些寓意深刻、情调健康、意境开阔、形象鲜明、脍炙人口的作品。选诗的范围仍以唐宋两代的近体诗为主,但又不限于此。从时代上讲,增加了汉魏六朝以及元明清直到近代的作品;从体裁上讲,增加了五七言古诗。所选诗歌共152首,为了便于儿童由浅入深地诵习,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这种顺序编排,同一体裁下则按诗人时代先后排列。注释力求简明,包括作者简介、题解、字词典故的解释,以及必要的串讲和点评。另个配上图画,以提高读者的兴
《陶渊明集》收录东晋文人陶渊明的诗文,特别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创了 田园诗 这一新的诗歌创作题材。陶渊明又是魏晋风流的代表,既以个人创作诠释出崇尚自然、率性真意的文学风貌,又为后世文人树立了安贫乐道、平淡旷达的人格风范。 现存陶渊明集*早的版本,即此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该宋本《陶渊明集》尽管经过宋人校订,但祖出六朝旧集而保留有旧貌,是传世陶集的*版本。 该书明代归文彭(1498-1573)字寿承,文征明之子。此后经毛氏汲古阁、黄丕烈所藏,为黄氏陶陶室藏宋本陶集的*部。又经汪士钟、聊城杨氏海源阁递藏,特别是杨氏四世典藏,殊为不易。建国初,由周叔弢捐献北京图书馆收藏至今。
文史学界权威联合推荐,更有中国古典文学界*学者傅璇琮教授特别作序推荐。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 选字注音、注释译文详解、古板画配图图说,多样化的功能设置,清扫阅读障碍。 弥缺补遗,在原有的家藏四库版本基础上,将原精华选本增补为全本、全解。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元代古籍集成 经部 诗类》的第二册。《元代古籍集成经部诗类》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元代古籍集成?经部?诗类》的第五册。《元代古籍集成 经部 诗类》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元代古籍集成:诗传旁通直音傍训毛诗句解》主要内容包括:周南;召南;邶;王;郑;齐;唐;秦;陈;彤弓之什等。
《唐宋词三百首评注(全图本)/全图本国学经典丛书》的目的是介绍一些唐宋时期的优秀词章供读者学习和欣赏,其中收入了唐宋时期的主要作家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兼顾各种流派和风格。但由于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唐宋词的范本,因而收入的主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作品,对于那些艺术性不强的作品,则不予入选,以免使读者对词这种格律谨严、音节和谐的文学体裁产生错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