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又称《诗》,是我国现存部诗歌总集,所録多为先秦民歌,相传原有三千余篇,后经孔子删订,成为今天所见的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根据音乐风格和采诗地域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分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雅”分《小雅》和《大雅》,“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根据所载内容不同,它们又可分为婚恋诗、战争诗、徭役诗、农事诗、宴飨诗、祭祀诗、怨刺诗等。 《论语·季氏篇》称“不学《诗》,无以言”,《阳货篇》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可见,在孔子时代,《诗》已经很受重视。到了汉代,它被列为官
《诗经》在秦朝以前通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文帝时被尊为经,《史记 儒林列传》中首次出现《诗经》这一名称。《诗经》创作的年代上起商代,下至春秋中期。《诗经》是周王朝各个时期的乐官所编辑,春秋末期经过孔子的重订。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话说中国》作为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它们经纬交织,互为表里,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随时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编纂创意的匠心—— 整个版面构成充分体现出本书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特点,体现出本书作为历史百科全书的知识信息密集、图文并重、检票便捷的特点,使读者在本书任何一个页面上,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编纂创意的匠心。 *导读、段落标题与编号,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精髓,更好地运用故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故事,本书在故事体文本中,特地为读者准备了故事导读、故事段落标题与故事编号等三个重要内容。故事导读是概述故事精要,它与故事段落标题,
千年《诗》学史,两汉奠其基,本书集中关注汉代《诗经》学术史。作者致力于《诗经》研究多年,在充分吸取、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考论汉代《诗》学发展源流,探研经今古文学归属、著作体式衍变、学派传承、阐释特色等问题,对汉代学者的《诗》学、三家诗辑佚、《诗》学与汉代文化等也有深入的论析。书中既有微观的个案考察,也有宏观的总体把握。末附汉代《诗经》学者图表、汉代《诗经》学著述考补、汉代《诗》学大事年表,有助于《诗经》研究的深化。 本书集中关注汉代《诗经》学术史,在充分吸取、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考论汉代《诗》学发展源流,探研经今古文学归属、著作体式衍变、学派传承、阐释特色等问题,对汉代学者的《诗》学、三家诗辑佚、《诗》学与汉代文化等也有深入的论析。
在国外的汉学界和国内的文史界,高本汉先生的声誉是没有人不知道的。那么,关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这里当然无须再说了。远东博物馆馆刊第二十九卷(一九五七年)的后面有他的一个著作表,可以做我们的详细参考。其中,前此译成中文的也有若干种了,也是大家熟悉的。 高氏治诗的动机和方法,他自己在国风注释的序文襄交待得很清楚。(译本改称“作者原序”。)我们读过,可以看出他是先对中国历代诗学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订出目前所应遵循的路线的。至于西方学者研究或翻译诗经的几家,他也都检讨过他们的得失。只是他们的成就较少为高氏所取。
《诗经》作为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它。本书作者从恢复其本来面目出发,把《诗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 题解 中写有艺术分析,在各章的注释之后都加有 韵读 一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读音。对于《诗经》研究,既成一家言,又集历代诸家之大成,是一部非常扎实的《诗经》新注本。 此次整理收入《中华国学文库》,简体横排,对部分可能引起歧义的简体,保留其繁体字形,文字准确,殊便阅读。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都称有三百多首。孔子称为“《诗》三百”(《论语·为政》),又称“诵《诗》三百”(《论语平路》);《墨子·公益篇程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大概当时传的《诗》就只有三百零五首,举成数说,只说三百首了。到了汉朝,尊称《诗》为经,才有《诗经》的称呼。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称“《诗经》二十八卷,齐鲁韩三家”。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古人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后世学者对这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力者约有三说:(一)认为按诗的作用分,以《毛诗大序》为代表。(二)认为接作者的身份及诗的内容分,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三)认为按音乐分,以郑樵《大经奥论》为代表。我个人同意第三说。郑樵说:“风土之音日风,
本书是一部十分独特的《诗经》解读,作者以当代女性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实际,来印证2500年前的《诗经》,阐发其情感意蕴。作者认为,《诗经》就相当于古代的流行歌曲,反映了当时人的悲欢和喜怒哀乐,而作者的解释,就是对当年场景尽可能的还原。书中附有作者本人绘制的100幅精美插图,以极为时尚的方式解说着古典。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本书入选的篇目都是历来公认的名篇,因篇幅所限,只选了96首,约为全书的三分之一。选本分题解、正义、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主要讲诗的主旨,注释力求简洁明了,译文力求准确流畅。选本中的每首诗,都经作者细心斟酌,反复思索,竭力阐明其主旨和各章间的内在联系,并力求言之有据。
本书是研究《诗经》的工具书。作者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对明清以前的《诗经》研究著作做了著录。其中著录先秦两汉著述54种,三国南北朝著述110种,隋唐五代著述24种,宋代著述299种,愿待著述77种,共564种。对现存的书,著者对原作者版本内容和相关问题作有参证,对佚书,著者跟所能搜列的资料,也作有说明。本书适合大学教师、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使用。
Array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元代古籍集成 经部 诗类》的第二册。《元代古籍集成经部诗类》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一、本书将《诗经》305首诗全部译注。每首诗前皆有导言式小序。原诗居左,译诗在右,便于对照。诗后有注,多数注后有说明文字,力求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原作。 二、为保持《诗经》的完整结构,对《毛诗》目录中六首有目无辞的“笙诗”表示尊重,本书将其也列于目录。 三、本书原文基本以朱熹《诗集传》为准,也参照了各种原著版本,力求精准反映原著风貌。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对原著标明标点,并根据个人的理解对部分原著的章句组合有所调整。 四、本书译诗力求明晰流畅、朗朗上口,音韵铿锵,以鲜活的语言形式表现原著的深厚意蕴、歌词形式及韵文特色。对有些诗的人物角色定位、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音乐特征)有简括标示。如标出“引唱”“对唱”“领唱”“合唱”“男唱”“女唱”等点睛短语。这些短语用括号表示与译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