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学派,因而“四书五经”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主要讲的是为政在人之道,是一篇如何平治天下的政治论文。《中庸》原是《礼记》的第31篇。《中庸》讲的是儒家的处世哲学。“中庸”二字,大致相当于“适度而得体”,朱熹解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儒家认为对人、对事应该遵照这样的原则,掌握最佳状态,恰到好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其作者是孔门弟子与再传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所作。《孟子》原为七篇,东汉赵岐作注,把每篇分为上、下二篇,今本《孟子》便成了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