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系儒家之经典,在中国思想目前占有重要地位。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大字本)》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做阐释与发挥。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有助于学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
“四书”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极为重视这四部经典,纷纷对其进行注释讲解,其中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著名。朱熹此书去取诸家之说,推敲注释文字,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钦定的教科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与“五经”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此次出版《四书章句集注》,不仅原文经过精心校理,堪称“善本”,而且对版式作了重新设计,使之更加醒目、美观。同时,我们还将著名学者金良年先生对“四书”原文所作的翻译,用
四书五经 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典籍。 四书 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 为《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与《春秋》。 四书五经 的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义化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教翰盟*的《三天读懂四书五经(图文典藏版) 》抽取 四书五经 中一些经典的篇章,对每一经典典籍,大体分为三部分进行介绍,分别为常识、典故以及其中的名句,向读者展示经典中的经典,帮助读者快速了解 四书五经 的主旨内容。
《论语》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是对尧舜夏商周春秋六代思想文化、治国平天下政治实践和理论的科学总结,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上伟大的著作。《论语新绎》参考数种通行版本,从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简析等五个方面,对《论语》作了全新注释、全新翻译、全新评析。注释,要点突出,详略精当;译文,从新视角解释原文,既忠实原意又别有新意;简析,既有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析,也有对历史文化、制度的评析,观点独到,发人深省,旨在帮助读者更轻松地读懂《论语》。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论语》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基本*可靠的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学理论的重要文献。 《论语》就是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 陈晓芬译注的《论语/中华经典藏书》正文以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程树德《论语集释》为底本,个别字参照《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作了改正。本书章节的划分依据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杨伯峻《论语译注》。 《孟子/中华经典藏书》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湖文
《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南宋朱熹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 四书 。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 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论语》一书是集章成篇的体例,各章间的关系性较小。 《论语》的核心思想为 仁 ,提倡 仁 义 礼 智 信 ,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其内容广泛深邃,其风格隽永含蓄,对后世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孟子》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胡奇光、方环海撰写的《尔雅译注》是我国*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也是*一部由晚唐政府升列为 经书 的上古汉语词典。他比《孟子》升格早,因此在《十三经》里的排次,也在《孟子》之前。百科名词含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两方面。自然万物名词又可分为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等类;社会生活名词则可分为人的家族关系和人的日常生活两类。
《四书五经》浓缩了古代先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镌刻了古圣先贤对道德修养、伦理教化的价值规范:“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以帮助人树立崇高理想;“明德知耻、尚礼守信”可以规范人的道德操守;“格物致知”可以教导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方式;“学不可以已”更与现代“终生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与建构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帮助我们不断进取的无穷力量。
《论语译注》 《论语》是一部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其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本书分注释、译文、点三部分,在参考历代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了逐篇逐章的注译和解读。 《孟子译注》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邹国人。孟轲是鲁国贵族之后,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本书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 四书 ,系儒家之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 四书 做阐释与发挥。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有助于学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
《民国双语译丛》包括由辜鸿铭翻译的《论语》《大学 中庸》两种,辜鸿铭的儒学英译语言精练,词意精达,并纵贯中西,援引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将注释中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帮助那些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辜鸿铭对儒学的翻译较之以前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的儒经译本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是近代讲解儒学的经典。这个版本也成为风靡欧美、通行世界的儒学英译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