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是在“东大国学经典书系”的基础上.根据“流传广泛,内容经典,篇幅逋中”的原则再精选出来的二十九种经典,它使用通合携带的口袋开本.保留原书的精美版式,双色印刷.锁线装订.使读者能以低廉的价格收藏经典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这套经典包括如下典籍: 《论语》 《老子.大学·中庸》 《诗经》《孟子》 《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易经》 《尚书》《庄子》《楚辞》 《盐铁论》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五字鉴·菜根谭》《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国语》 《武经七书》 《周礼》《仪礼》《尔雅》 《山海经》 《古诗源》《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基本上涵盖了古代国学精华以及古代蒙
《白话资治通鉴(升级版)》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之著作。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替、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其所言与当下白话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
本书是本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古籍虚词的书:一、所收单字,除同音相通者外,有476字,较之王引之《经传释词》的160字,几乎有近3倍之多。二、所收的例句,除先秦两汉古书以外,下及唐诗宋词,范围广泛。三、所收复音词不少,甚至“等头”、“等闲”、“者边”等唐宋人常语也收了进去,约略计算有1140条。刘淇不收元曲,说“他日别为一编”。本书曾经几次木刻,但已难见到,早年开明书店印有章锡琛的校注本,他一方面校订脱误,一方面汇释各家注释解说,分别列于有关词句之后,排印出版,且附以索引,检阅方便。
本书是“蜗牛故事绘”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在内容形式上,本丛书具备以下特点:故事精心选编,每一则故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品性。故事长度适中,适合家长朗读给孩子听,也适合孩子自主阅读。图文各半,配图丰富鲜活,舒缓温馨,让孩子静享高品质绘本阅读。《山海经故事》是这套书中的一本。全书选取了41个跟山海经元素有关的传说故事,每个故事情节都生动有趣,长短适中。本书语言生动浅白,配图丰富鲜活,配音优美动听,能带给孩子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
《论语》全书一万二千七百多字,过去的人是背得很熟的。由于书中句子短,语气词多,我们能感到在记言的时候,书中还保留了浓厚的口语风格,只是在后人读来,它已经成了诘屈的古汉语。《论语》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还需结合许多学术概念、政治用语、史籍词句,还有许多哲理性的语言、文艺性的语言。《论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仁义道德。这也就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儒家学派的主导思想。书中从各个角度来论述仁义道德,从个人的思想修养、为人处世到国家社会的治理。它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还有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评论。他们那时不分学科,不排课程,各人发挥自己所长,因材施教,提出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所以《论语》一书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国学经典-论语》对《论语》中的精华部分重新进行了校对与勘订,并配有白话译文
《舌华录通鉴》是华夏出版社经营多年的“华夏文史名著正点文库”系列丛书新的一种。原作《舌华录》是明代儒臣曹臣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沿用文史名著《世说新语》的思路与格局,在众多古籍中搜集了从上古到明代的古人精言妙语的应答小段子,充分展现了语言尤其是即兴对答中蕴含的智慧与文化品格。《舌华录》一直被视为《世说新语》的姊妹篇和续作。《舌华录通鉴》对《舌华录》进行了现代汉语翻译,文白对举,帮助今人体会原作者的苦心,并由此感悟文化、涵养对人外在与心灵的塑造力,以及展现出的飒飒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