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0~元以上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白话本资治通鉴(精装全十册)
    •   ( 21260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编著,张大可 译 /2019-05-01/ 商务印书馆
    •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许多文人政客都学习《通鉴》,从中得到益处。为了普及《通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本书语译《通鉴》全书,题名为《资治通鉴(白话本)》。该书为辅助阅读,语译者增加了辅助资料。书前 导读 ,评介《通鉴》;行文中,每卷开头有 大事提要 ,卷后有 点评 ,行文中插入结构段意。此书结构清晰,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准确无误的白话《通鉴》。

    • ¥349 ¥698 折扣:5折
    • 群书治要译注(全注全译 简体版 全十册 五十卷完整本)
    •   ( 10086 条评论 )
    • (唐)魏徵 等编撰,刘余莉 主编,谦德文化出品 /2013-05-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 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治世宝典。 唐太宗在读《治要》后

    • ¥189 ¥420 折扣:4.5折
    • 群书治要考译(全四册)
    •   ( 11538 条评论 )
    • (唐)魏征 著;谦德文化出品 /2011-07-01/ 团结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 649年)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 采摭群书,剪截淫放 ,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这个 治 是政治,是治国*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荟集了千百年古圣先贤治国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经验! 如此珍贵的一部典籍,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 20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本大使符浩先生通过日本皇室成员获得一

    • ¥119.2 ¥298 折扣:4折
    •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陈寅恪集
    •   ( 220 条评论 )
    • 陈寅恪 /2023-06-1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陈寅恪集之一种,分上、中、下三册。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核心,考察明清之际社会与思想文化之变迁,揭示历史存亡关头的士人心灵和生命形态。作者通过研究 红妆 之身世与著作,藉以揭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是作者在 失明膑足 的晚境中,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血结晶。

    • ¥139 ¥278 折扣:5折
    •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合集·别集)(国内首度简体横排精校版)
    •   ( 1976 条评论 )
    • 陈寅恪 /2020-03-31/ 译林出版社
    • 原题《钱柳因缘诗释证稿》,为陈寅恪*后一部著作,也是陈先生所有著述中在体量、写作时间、体例完备程度、影响力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全书写作历时十年,先生在目盲体弱的情况下口述,由助手黄萱笔录成书。本书以史证史,探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传奇的一生,特别是其与大学者钱谦益之间的姻缘纠葛,综合运用传、论、述、证的方法,熔史料、诗笔、议论于一炉,考察了存亡之时士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选择,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形态与思想文化之变迁,充满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

    • ¥133 ¥266 折扣:5折
    • 左传(全3册) 中华书局
    •   ( 515 条评论 )
    •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 /2024-06-01/ 中华书局
    •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最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其写作手法为正史传记及叙事散文所借鉴,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书以《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正义为底本,参考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对《左传》进行全文注释与白文翻译,在每卷开头做有题解,对该卷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简介主要事件。注释以简洁清晰为主要特色,对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历史事件注释较为详细,以便于读者理解。译文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流畅

    • ¥101.9 ¥208 折扣:4.9折
    • 战国策集注汇考(上中下)
    •   ( 321 条评论 )
    • 诸祖耿 编撰 /2016-11-01/ 凤凰出版社
    • 《战国策》是记载战国秦汉之间,一群谋臣策士针对当时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建议 说辞。无论从史学的角度来看,或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都有它一定的价值。本书是一部《战国策》的集释。是把自有《战国策》以来,有关这部书的各家注解,各种说明,汇齐集合在一起。目的是帮助以后研究这部书的同志,在理解本文和深入研究、参考一些必要的材料时,不必东翻西阅,向渺茫的书海中搜寻资料,在阅读上、研究上取得一些方便,减少一些困难。

    • ¥140 ¥280 折扣:5折
    • 百衲本明史(全6册)
    •   ( 264 条评论 )
    • [清]张廷玉等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明史》是 二十四史 *后一部。全书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元末朱元璋起兵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及部分南明史事。其修纂时间长达九十余年,用力之勤,大大超过以前诸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但由于经历史无前例的满清 文字狱 ,也存在不少曲笔隐讳和篡改不实之处。

    • ¥390 ¥780 折扣:5折
    • 大清会典·康熙朝(全四册)
    •   ( 287 条评论 )
    • 伊桑阿等编著 杨一凡 宋北平主编 /2017-06-08/ 凤凰出版社
    • 《康熙会典》是清代五部会典之一,是清代行政法典,一朝制度性法规的主要依据。创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告成于二十九年,由大学士伊桑阿、王熙任总裁。起崇德元年,迄康熙二十五年。全书共162卷。该书由中国社科院杨一凡和宋北平先生进行整理。对研究清代制度史和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价值。

    • ¥240 ¥480 折扣:5折
    • 资治通鉴(图文注释本)(全八册)
    •   ( 3534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撰, 周国林 主编 /2017-12-01/ 岳麓书社
    • 《资治通鉴》 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 记载 周威烈王 二十三年(前 403 )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959 ) 历史 。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有 《周纪》五卷、《秦纪》三卷、《 汉纪 》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 后汉纪 》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图文注释本)分 8 册,在一段正文之后添加该段相应的注释,在适当和必要的位置添加图片,并附上简要的说明文字。全书图片预计约 800 幅,平均每册约 1 00 幅,涉及历史人物、地图、战略示意图、文物及遗迹图片等种类。

    • ¥260 ¥520 折扣:5折
    • 百衲本新唐书(全2册)
    •   ( 448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宋祁等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宋祁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 二十四史 之一。全书共225卷,其中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完成。书成,曾公亮曾上皇帝表 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 ,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 ¥155 ¥310 折扣:5折
    • 百衲本元史(全4册)
    •   ( 183 条评论 )
    • [明]宋濂等 /2014-10-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命编撰的纪传体史书, 二十四史 之一。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钱大昕认为《元史》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清代汪辉祖的《元史本证》则指出《元史》中3700余项错误。但相对而言,《元史》叙述文体简洁,并非陋劣,作为研究元代之原始史料之价值,其价值仍然是不能忽视的。

    • ¥240 ¥480 折扣:5折
    • 百衲本金史(全2册)
    •   ( 160 条评论 )
    • [元]脱脱等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金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 二十四史 之一。元至正间,诏修宋辽金三史,以脱脱为都总裁,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金史》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金史》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好的一部,历代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 ¥120 ¥240 折扣:5折
    • 百衲本魏书(全3册)
    •   ( 208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2014-09-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魏书》,北齐魏收撰。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纪十四卷,列传九十六卷,志二十卷。记述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包括东魏)王朝兴亡的历史。本书资料较丰富,尤以叙述拓跋部及各族人民的活动、北方门阀制度为详,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书中《官氏志》除详记官制、阶品外,还列举拓跋部和所属部落的姓氏及孝文帝所改汉姓,是研究姓氏的重要资料。《释老志》叙述了佛教和道教在北方流传及寺院经济的情况,是宗教史的重要资料。此两志为魏收所独创。又如《食货志》详细记载了均田制度及北方经济情况,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175 ¥350 折扣:5折
    • 明实录(全100册)
    •   ( 31 条评论 )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8-07-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全书共十三部,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现依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影印出版,精装大32开,分装100册。

    • ¥16000 ¥32000 折扣:5折
    • 清代巴县档案整理初编·司法卷·道光朝
    •   ( 85 条评论 )
    • 四川省档案馆 编 /2018-06-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清代巴县档案整理初编:司法卷 道光朝》收录了清代道光时期巴县衙门档案中的部分司法类档案,四川省档案馆从近10万卷的原案卷中挑选了不同类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司法档案,共10个案件,涉及产权、贸易、宗教、烟赌、家庭、妇女、婚丧嫁娶、抚养继承、盗窃争斗、命案等不同类型司法判例,各审级的程序过程完整且诉讼请求内容丰富,真实再现了清朝中后期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的运作和司法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普通民众生活的众多方面,具有突出的研究利用价值和资政意义。

    • ¥180 ¥360 折扣:5折
    • 清代巴县档案整理初编·司法卷·嘉庆朝
    •   ( 84 条评论 )
    • 四川省档案馆 编 /2018-06-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清代四川巴县档案是现已发现的体量大、时间跨度较长、保存相当完整的清代县级衙门档案,起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迄至宣统三年(1911年),共11.3万多卷,250多万件,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内容丰富的清代县级档案文献资料宝藏,被史学界誉为 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文献宝库 。档案详细记录了从清代乾隆朝至宣统朝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巴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司法、社会生活状况,是了解清代基层社会状况不可替代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历史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极其难得的史料遗存,也是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 清代巴县司法档案约9.9万卷,占巴县档案总数的84%,时间跨度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长达154年

    • ¥180 ¥360 折扣:5折
    •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人物志·长短经·郁离子·尉缭子 吴子等,共14种15册(国学经典丛书:治国、谋略书
    •   ( 568 条评论 )
    • 刘劭赵蕤等著 /2015-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古人云:人才兴邦,得人才者得天下。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中国传统艾化,特别重视对人的评价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发现和使用的知识系统。《人物志》就是三国曹魏政权后期人物刘劭撰写的一部专门研究人才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德和才、兼才干和偏才、英和雄等概念,探讨人的内在修养、性情与外显能力及行事风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独特视角。该书被明代人推崇为夏商周三代以来*流的人才学著作,20世纪初叶被详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在荚国出版。 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主要理于外交领域的话,那么,唐代赵蕤的《长短经》则集中国古代谋略之大成,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

    • ¥163.5 ¥327 折扣:5折
    • 册府千华——珍贵古籍雕版特展图录
    •   ( 43 条评论 )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2015-06-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我国古代雕版印书,发端于唐,奠基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延袤于元明清,直至近代,雕版印刷一直占据着中国印刷业的主要位置。其间,举凡官署、藩府、私宅、坊肆、儒学、书院等竞相刻书,为后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弘扬了传统文化,但刷印这些典籍的版片迄今却万不一存,弥足珍贵。本书收录国内公私收藏的珍贵雕版上百块,是首次向国内外读者所作的珍贵雕版的大规模的集中展示。

    • ¥130 ¥260 折扣:5折
    • 大清名贤百家手札(线装本)
    •   ( 66 条评论 )
    • 紀昀等撰 /2012-07-01/
    • 手札就是书信,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亲友间的往来信札。 而名人手札,主指的便是那些活跃于社会各界的有成就、有贡献、有影响、有知名度人物的信札、手稿。《大清名贤百家手札》一书收辑了清代那些有影响力的名人的墨迹近千余种,涉及清季十三朝一百余人,这其中既有名震清季的纪晓岚、刘墉,亦有影响清季历史命运走向的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 《大清名贤百家手札》搜罗了潜存在清末民初的那些精品古籍中的稀见手札稿本重新影印结集。如光绪乙酉年(1885)点石斋的石印手札稿本、清光绪十年(1884)湘阴郭氏岵瞻堂刻本《名贤手札》等等。其中如曹溶、何焯、王芑孙、包世臣等名人的墨宝系民国初年之后首次再现。“词家三绝”之一的朱彝尊、“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四王后劲” 戴熙等人的手迹也多不常见。

    • ¥2320 ¥5800 折扣: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