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续资治通鉴(全12册)
    •   ( 1967 条评论 )
    • 【清】毕沅 撰, “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 校对 /2016-06-01/ 中华书局
    • 《续资治通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毕沅(1730-1797年),清江南镇洋人,字镶蘅,号秋忛,官至湖广总督。他对经学、史学、小学、金石学等,皆有涉猎和研究。他认为 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涑水先生(即司马光)很长 。他喜欢结交学人,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等

    • ¥554.6 ¥768 折扣:7.2折
    • 资治通鉴(全80册)
    •   ( 60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编著 /2017-04-01/ 中华书局
    • 北宋史家司马光编撰,编年体。记载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资治通鉴》是与《史记》比肩的中国古典史学名著,司马光由此与司马迁并称 史学两司马 。顾名思义,《资治通鉴》的主旨是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不仅历代史家十分重视,更是为官当政者的书。*就非常重视、喜欢《资治通鉴》,常置床头一部,一生读了十七遍。

    • ¥9244.4 ¥12800 折扣:7.2折
    •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
    •   ( 1043 条评论 )
    • 张文江 /2015-08-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史记》是总结先秦古学的集大成著作,以此来划出时代,《史记》以前都是古学,《史记》以后都是今学,它是后代人理解先秦古学的阶梯。司马迁的志向不仅是写一部历史书,而是模仿经或者拟经,实际达到的地位是子。因此《史记》可以看成诸子类的哲学著作,而不仅仅是史学著作。 《太史公自序》则是《史记》的总结性文章,包含两大内容:一是总结《史记》这本书,一是总结自己这个人。司马迁在其中追溯了民族的历史、家族的源流、政治的变迁、文化的辨析,融自己的遭遇和志向于一炉,是一篇大文章;分判了当时所有学问,是一篇思想性的文献。这篇文章深邃复杂,张文江先生以逐句讲解方式,作了卓有洞见的探索。 《 中的范蠡》,讨论《越世家》中的相关插笔。《史记》七十列传倒数第二篇《货殖列传》探讨经济,此文探讨政治。《货殖列传》

    • ¥21.3 ¥27 折扣:7.9折
    • 冒辟疆与董小宛
    •   ( 3 条评论 )
    • 王利民丁富生顾启 著 /2004-04-01/ 中华书局
    • 这套《文人情侣丛书》,是企图通过选择唐、宋、元、明、清时代的著名文人与女子或男子的情感交往为主要线索,以人物的生平研究和文学创作研究为主要材料,通过传记体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写出一段怀感经历,写活一对人物,再现一种社会风貌。所选择的人物,在那个时代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元稹作《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就有一定的生活原型,能够典型地表现出唐代文人的婚恋观念,故事演化成后来的《西厢记》,生动地表明了古人情爱观的演变。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他们的爱情又被置于宋代理学逐渐兴盛、妇女情爱观骤 然改变以及南北宋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之下。赵孟*既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又是亡国的王孙贵族,在元代异族统治的社会背景之下,婚恋观念有着某种变异,可以窥见中原文化与

    • ¥15.3 ¥18 折扣:8.5折
    • 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第二版)
    •   ( 68 条评论 )
    • 伍晓明 /2013-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近思文丛·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第2版)》在2003年出版后倍受重视,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美国介绍和研究中国当代思想的著名国际学术刊物ContemporaryChinese Thought: Translations andStudies曾以2007年夏季号一整期的篇幅发表了此书章的翻译。 《近思文丛·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第2版)》的关键词是《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和西方基督教传统引发出的“他者”。伍晓明试图用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方法去揭示《论语》的“微言大义”,把我们熟知的孔子思想放在了西方哲学的显微镜下重新审视,用“异域的”西方概念这把解剖刀去分解中国的传统观念。 如果《论语》可以历两千五百年之无数阅读而弥新,那么这部试图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进行对话的著作也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对这一“历久弥新”有所贡献者。

    • ¥36.2 ¥45 折扣:8折
    • 明实录(附校勘记)(共183册·布面精装)
    •   ( 8 条评论 )
    •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校印黄彰健 校勘 /2016-01-01/ 中华书局
    •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编修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计有十三部,今存三○四五卷。记载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十五朝皇帝的史事,其中,建文帝实录附于《太宗实录》,景泰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 一九三○年开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原藏北平图书馆的红格钞本为底本,广校诸本,对《明实录》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勘整理。整理完成的《明实录附校勘记》总计183册,其中,影印《明实录》133册,排印《明实录校勘记》29册,影印《明实录附录》21册,为目前善之版本。

    • ¥38025 ¥45000 折扣:8.5折
    • 新唐书(繁体竖排,全二十册)
    •   ( 324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13-09-01/ 中华书局
    • 本系列包括本局出版的《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各种版本。《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十五史”。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竖排《二十四史》(共241册,加《清史稿》48册,“二十五史”合计289册),主要供研究使用;繁体竖排缩印本《二十四史》(16开20册,加《清史稿》缩印本16开4册),主要供检索查阅。简体字本《二十四史》,精装、平装都是大32开65册,主要方便一般读者收藏、阅读,也是比较贵重的礼品。

    • ¥464.7 ¥550 折扣:8.4折
    • 史记(线装大字本)
    •   ( 107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1970-01-01/ 中华书局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华书局曾接受中央交办的任务,铸大字模印制一批线装书,供*等中央领导同志阅读,包括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等。 线装大字本《史记》以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主持整理的标点本《史记》为底本,阅读使用价值和收藏鉴赏价值极高,特予仿真重印,以飨大众。 本套书共六函五十二册,采用传统线装工艺印装,装帧讲究,版面疏朗,字大醒目,古色古香,既便于捧读,也适合做品质高雅的馈赠礼品。

    • ¥4095 ¥5000 折扣:8.2折
    • 三国志:繁体横排版 全十二册(今注本二十四史丛书)
    •   ( 195 条评论 )
    • (晋)陈寿杨耀坤 揭克伦 校注 /2013-09-01/ 巴蜀书社
    • 同以往版本相比,《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具有如下特点: 1.史家注史 与传统的注音、释意与白话翻译不同,《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特色在于史家注史。“今注本”不追求一词一义的杂芜注解,而在于理清历史脉络,对关键问题进行考辨论证,为研究者提供快速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及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提供方便。同时,也因其高质量的学术价值成为后来研究二十四史不可或缺的资料。《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力图以新的角度、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为《三国志》创造出一套代表当代学术水准的现代善本。 2.底本校勘 本书以中华书局校点本为版式底本,再与百衲本、殿本、卢弼《集解》本及部分中华再造善本相互校勘,择善而从;同时,在具体校勘中,还利用了《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建康实录》、《群书治

    • ¥417.6 ¥580 折扣:7.2折
    • 史记
    •   ( 1 条评论 )
    • 西汉司马迁 著,冯栋才 编 /2006-09-01/ 吉林摄影出版社
    • 《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它是司马迁一生的结晶,它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奇书,又是一部精妙的文学巨著,在中国小说和散文的发展历史中都产生过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正因为此,鲁迅先生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天韵之《离骚》”,今天读来仍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本书是其精装版。

    • ¥14.2 ¥18.9 折扣:7.5折
    • 查继佐年谱查慎行年谱
    •   ( 32 条评论 )
    • 查继佐年谱(清)沈起 撰,汪茂和 点校,查慎行年谱(清)陈敬璋 撰 /1992-07-01/ 中华书局
    • 《查继佐年谱》查继年谱,原名查东山先生年谱,清沈起撰,张涛、查榖簒注。 本继佐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学者。原名继佑,以应系试时试册误书佐。遂仍之。自号舆齐,又称敬修子。题书画或署钓史、钓玉。入清后更名省,字不省。 《查慎行年谱》查慎行年谱,原名查他山先生年谱(或称初折先生年谱),一卷,清陈敬璋撰。查慎行是清代著名诗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年上十更名慎行,字悔馀,号他山,又号查田。晚筑初白庵以居,帮学者或称初白先后。浙江海宁人。先生清顺治七年庚寅(一六五○),死于雍正五年丁未(一七二七),年七十八岁。

    • ¥15.2 ¥18 折扣:8.4折
    • 史记(插图版全3册)
    •   ( 63 条评论 )
    • 司马迁 /2017-07-01/ 海潮出版社
    •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 * 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 * 著名的古代典籍之一,对后世贡献很大。《史记》不仅是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垂留史册的文学巨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 双璧 。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 《 史记 本纪精粹 》 主要写帝王,自秦以来,几乎每一个帝王都单独成章,作者对 本纪 中的人物进行了全面的勾勒,其中将项羽列入 本纪 也是对 以成败论英雄 的一大突破。 《 史记 列传精粹》 选取了 列传 中流传 更 广、影响 更大 的有关篇章,这些篇章或是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或是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而其语言则是简洁凝练

    • ¥79 ¥112.8 折扣:7折
    •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 史记
    •   ( 209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撰,王其和 译注 /2012-06-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史记》记事上起远古时期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记载了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内有一篇自传性质的《自序》),共计一百三十篇。其中有几篇,或者没有写定,或者在流传中散失,由汉元帝、成帝间的博士褚少孙补写了《武帝本纪》《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篇,又为《外戚世家》《陈涉世家》《滑稽列传》等增补了一些内容,并标以“褚先生曰”字样,以示区别。 本次选注我们主要以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

    • ¥27.6 ¥35 折扣:7.9折
    • 陈书(全二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389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1972-03-01/ 中华书局
    • 《陈书(套装全2册)》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该书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

    • ¥42.3 ¥50 折扣:8.5折
    • 阎若璩年谱
    •   ( 174 条评论 )
    • (清)张穆 撰,邓瑞 点校 /1994-06-01/ 中华书局
    • 閻若璩年谱,原名阎潛丘先生年谱,清张穆撰。閻若璩,字百诗,别号潛丘居士本太原人,寄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市),生于明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十月十四日。 阎氏早年卽好学深思。二十岁时,读古文尚书,认为东晉梅賾年献古文尚书是伪作。此后沈潛探研近三十年,著成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引经據古,一一陈其矛盾牴牾之處,列出一百二十八条证据,有力地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书。毛奇龄作古文尚书冤词与之驳辩,但亦“终不能以强辭奪正理”,“则有据之言先立於不可败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二古文尚书疏证)。 这次点校,以道光刊甲本为底本,参校乙本与粤雅堂丛书本,并收入伍崇曜的跋文。

    • ¥12.6 ¥15 折扣:8.4折
    • 史记(全二册)
    •   ( 3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撰,郭逸郭曼 标点 /1997-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马谈,历任太史令。司马谈卒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间,二十岁起游览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迹,广为搜集史料,为他日后撰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当局判处腐刑。出狱后,担任中书令。在此期间,他一直从事《史记》的写作。直至武帝征和二年(前91),才基本完成全书的撰写工作。他的卒年,约在完成《史记》以后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无从查考。 《史记》是世界史学巨著,文学杰作,又是我国的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篇,表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叙事起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迄于汉武帝,历时约三千年。据《汉书·司马迁传》:《史记》“十篇缺,

    • ¥75.1 ¥95 折扣:7.9折
    • 陈书(全二册)
    •   ( 15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撰 /1972-03-01/ 中华书局
    • 《陈书》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该书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本书为中华书局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南监本、北监本、武英殿本等多种版本,具有权威性。本书是中华书局版二十五史的一种。

    • ¥17 ¥20 折扣:8.5折
    • 《史记》妙语——中国古代妙语
    •   ( 12 条评论 )
    • 高成元 编著 /2005-07-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中原文据中华书局校点本摘选,《孝武本纪》等四篇舍而不取。原文释义,参考多家注解酌定。 根据“妙语选”这种方形式的要求,应当摘取近于警句格言的精萃语句。但具体到《史记》一书,由有与诸子言论 同的特殊情况,即作者的精萃思想主要是借助典型故事与人物活动来表述的,与情节游离的妙语相对缺乏。然而不少精彩的故事片断却含有相当于“妙语”的整体寓意,有的则为至今流传的成语出处,如“网开三面”、“指鹿为马”等,令人不忍舍弃。鉴于这种情况,本书摘引原文不免稍长,并带有情节叙述。为使用文尽量精萃,有时用删节号省去不必要的语句。 每节原文之后,除大致的白话释义外,并附有背景交待、事件阐释及简单的评析。

    • ¥12.7 ¥17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