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左传(全二册)(国学典藏)
    •   ( 8320 条评论 )
    • [战国] 左丘明 著, [晋] 杜预 注 /2016-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左传》是中国现存的*部编年史,,起于隐公元年,止于哀公二十七年,记载了这一时期各国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生平。 《左传译注》依照原书分为《隐公》、《庄公》、《闵公》、《文公》、《襄公》、《昭公》等篇,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

    • ¥94.1 ¥99 折扣:9.5折
    • 新五代史(全3册 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旧版
    •   ( 2831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校注 /2015-11-01/ 中华书局
    • 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公元1007 1072年),大约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由宋朝欧阳修撰写、宋朝徐无党作注的《新五代史(1-3)》一书是《新五代史》中的部分,《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 褒贬 义例。

    • ¥75.8 ¥105 折扣:7.2折
    • 新五代史(平装全3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3030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撰、【宋】徐无党 注、陈尚君 等 修订 /2016-08-01/ 中华书局
    •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习称《新五代史》。 全书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相比,《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依时间先后编排,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上,《新五代史》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行文方面,欧阳修追求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倡导重一统、明血亲、砺士节、黜势利,文笔简隽,寓意深邃,自宋代以来即立于官学,盛行于世。 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

    • ¥83.2 ¥128 折扣:6.5折
    • 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梁书(共3册)新版
    •   ( 2732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著 /1973-05-01/ 中华书局
    •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 ,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的《梁书(共3册)》,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 ¥71.5 ¥99 折扣:7.2折
    • 南齐书(全3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新版
    •   ( 1994 条评论 )
    • 〔梁〕萧子显 撰 /2016-03-01/ 中华书局
    • 本系列包括本局出版的《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各种版本。《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 二十五史 。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竖排《二十四史》(共241册,加《清史稿》48册, 二十五史 合计289册),主要供研究使用;繁体竖排缩印本《二十四史》(16开20册,加《清史稿》缩印本16开4册),主要供检索查阅。简体字本《二十四史》,精装、平装都是大32开65册,主要方便一般读者收藏、阅读,也是比较贵重的礼品。

    • ¥92.4 ¥128 折扣:7.2折
    •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明本华阳国志(全三册)
    •   ( 2094 条评论 )
    • (晋) 常璩 /2018-11-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华阳国志》(一名《华阳国记》)十二卷,由晋常璩编撰,所记地理范围当为晋世梁、益、宁三州之地,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及四川、云南和贵州一带。所记时间断限: 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 凡一千余年。 此书内容包括卷一巴志,卷二汉中志,卷三蜀志,卷四南中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卷六刘先主志,卷七刘后主志,卷八da同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卷十先贤士女总赞、广汉士女、汉中士女,卷十一后贤志,卷十二序志、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録等,前有李 叙、吕da防序。《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zui早、比较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其所创立的方志编纂体例对后世方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自刊印以来,有众多的刻本和抄本问世,版刻传抄体系非常复杂。现存zui早的足刻本是明嘉靖四十二年四川铜梁人张jia胤知蒲州时所刻,现存国家

    • ¥57 ¥60 折扣:9.5折
    • 春秋会要(精)
    •   ( 723 条评论 )
    • 王贵民 等 /2013-03-01/ 中华书局
    • ????《春秋会要》在清代姚彦渠《春秋会要》的基础上,从经学到历史等各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增补扩充,全书共三十六卷,内容包括世系、礼制、宗法、阶级、官制、刑法、军事、食货、文化及天文、灾异、医药等门类。囊括了春秋一代几乎所有的史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对于研究中国古史,尤其是春秋史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 ¥63.5 ¥88 折扣:7.2折
    • 百衲本梁书
    •   ( 183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2014-07-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梁书》,唐姚思廉撰。五十六卷。纪传体。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贞观十年成书。记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敬帝太平二年共五十六年历史,为现存有关梁史较为原始的记录。体例近于萧子显《南齐书》。本纪中武帝事略居其半。列传共收三百十二人,类多先叙历官,中叙行事,末载诏典。又以儒林、文学二目分立,新设止足目,类似前史良吏目,而良吏目仍与并存。诸夷传载周边国家、民族凡三十二,较《宋书》为多,有裨于中国与西南亚关系史研究。惟曲笔讳饰与记事漏略颇多,尚有赖于《南史》与《资治通鉴》以考求其事。

    • ¥95 ¥100 折扣:9.5折
    • 左传译注(全2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47 条评论 )
    • 李梦生撰 /2016-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事详明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对后世的散文、语言学等影响巨大。本书于原文之下,加以注释和白话全译,文字精审而流畅。 李梦生译注的《左传译注(上下)(精)/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采用《四部丛刊》影印的宋刻杜预注《春秋经传集解》为底本,参校了1936年世界书局据清武英殿本影印的《春秋三传》。因为有今译,所以注释主要对人名、地名及个别难词加以诠解。在译注时,参考了前人的不少注本。

    • ¥62.8 ¥128 折扣:4.9折
    • 新五代史 中华书局
    •   ( 12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撰;(宋)徐无党 註 /1974-12-01/ 中华书局
    • 《新五代史》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共53年的历史,与《旧五代史》相比,体例上打破朝代界限,综合各朝本纪、列传,依时间先后编排,并将列传加以分类。内容上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此点校本以百衲本(影印南宋庆元本)为底本,对校、参校了明清时期的多种版本。

    • ¥62.5 ¥105 折扣:6折
    • 百衲本陈书
    •   ( 62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 /2014-07-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陈书》,唐姚思廉撰。三十六卷。纪传体。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书成于贞观十年。记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共三十三年历史。多据陆琼、顾野王、傅縡三家《陈史》,兼采遗闻,小部分袭用其父姚察旧稿。体例略同于《梁书》,仅列传少止足、良吏、诸夷三目。本纪以武帝事略居其半。诸传共收三百零七人,皇后、王子、宗室人数几占四分之一,其篇幅则几占三分之一。所记土豪剽掠致富情况和大量募兵资料,颇可显示梁、陈以来社会历史的变化。为现存有关陈史较为原始的记录。

    • ¥66.5 ¥70 折扣:9.5折
    • 百衲本五代史记
    •   ( 265 条评论 )
    • [宋]欧阳修 /2014-08-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大约于景佑三年至皇佑五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譬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的则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 ¥95 ¥100 折扣:9.5折
    • 东观汉记校注(上下)/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1 条评论 )
    • (东汉)刘珍|校注:吴树平 /2008-11-01/ 中华书局
    • 刘珍的《东观汉记校注(上下)》是“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之一。《东观汉记》是东汉几代史学家相继撰修而成的记载东汉历史的重要史书,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该书早期流传阶段,为世所重,人们把《史记》、《汉书》、《东观》合称为“三史”。比它晚出的东汉诸史都取材于《东观》。 吴树平先生在前人基础上,重新翻检了大量古类书、史书和古注,辑得遗文数百条,又利用各种资料比勘互校,使一些鲁鱼亥豕歧异舛误的文字得到了厘订。同时,对人物事迹的编次 加合理,每条遗文都注明了出处,从而使《东观》一书的辑佚工作臻于完善。为便于阅读,又作了较为详细的校注。

    • ¥98.08 ¥150 折扣:6.5折
    • 两汉纪(全2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旧版
    •   ( 2296 条评论 )
    • 东汉荀悦,【东晋袁宏 撰、张烈 点校 /2017-08-01/ 中华书局
    • 《两汉纪》,系《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称。 因《汉书》文繁难省,东汉人荀悦依编年体《左传》体例历三年撰写《汉纪》,是中国编年断代体史书。《汉书》是一部当时著名的纪传体西汉史,荀悦运用较高的史学识见和编撰技术,对《汉书》加以剪裁,将《汉书》的精华加以吸收,并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作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来读。 《后汉纪》,东晋人袁宏受了荀悦《汉纪》编写成功的影响,也采取编年体裁记录东汉史事撰,历经十年。此书以时间为经,理出了东汉一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及各人、各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容易使人们建立起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前八卷以光武帝事业的发展为基本线索,综述吕母,赤眉、新市、平

    • ¥92.4 ¥128 折扣:7.2折
    • 左传疏证
    •   ( 49 条评论 )
    • 徐仁甫 著 /2014-01-01/ 中华书局
    • 徐仁甫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和古典文献专家。他撰写《左传疏证》历时二十余年,在将《左传》与有关古籍细加剖析之后,认为《左传》并非成书于先秦的解经之作,而是西汉末年刘歆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杂采《国语》、诸子、《史记》、《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精心加工而成,因能集众家之长,故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此观点并非着者首创,但因本书论证全面细致,对前人异说均加以讨论辩驳,故能自成一家之言。

    • ¥50.7 ¥60 折扣:8.5折
    • 读通鉴论(精)中华国学文库 旧版
    •   ( 3506 条评论 )
    • (清)王夫之 /2013-03-01/ 中华书局
    • 《中华国学文库: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 ¥59.2 ¥75 折扣:7.9折
    • 汉书窥管(全二册)
    •   ( 85 条评论 )
    • 杨树达 著 /2013-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体例上依仿裴骃集解《史记》的方式,博采群书,折衷诸说,以品评班固《汉书》的得失。裴氏重在释音,而此书则重在释义,兼述古音,采用训诂与校勘并行的方法,藉此纠正历来旧注和种种错误。积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为《汉书》研究史上的杰出著作。

    • ¥93.1 ¥9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