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资治通鉴(附考异)(平)(全六册)
    •   ( 918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编撰,邬国义 校点 /2017-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其叙事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与司马迁《史记》并称中国古代史学的 双璧 。

    • ¥226.1 ¥238 折扣:9.5折
    • 宋会要辑稿(精装全十六册,共两箱)
    •   ( 777 条评论 )
    • 刘琳刁忠民舒大刚尹波 等校点 /2014-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会要辑稿》是清代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全书366卷,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内容丰富,卷帙浩大,堪称宋代史料之渊薮。但因辑录稿文字错误繁多,向来视为难读。现经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专家历经数十年点校整理,成为可供学者利用之书。

    • ¥3040 ¥3200 折扣:9.5折
    • 通鉴纪事本末:全12册 中华书局
    •   ( 73 条评论 )
    • (清)袁枢 撰 /2015-08-01/ 中华书局
    • 《通鉴纪事本末》42卷,是将《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1360余年间的重大史事,归纳为239个题目,从“三家分晋”开始,至“周世宗征淮南”结束,全书脉络清楚,每事首尾明晰,可以省去不少翻检之劳。此书开创了纪事本末的体裁,对于史料的整辑、排比之功值得肯定。本书以宋宝祐五年的大字本为底本,加以校点分段,以便阅读。

    • ¥280.2 ¥460 折扣:6.1折
    • 历代纪事本末(礼品装)
    •   ( 683 条评论 )
    • 【宋】袁枢,【明】陈邦瞻,【清】李有棠,【清】杨陆荣, /2016-08-01/ 中华书局
    • 纪事本末体史书不同于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其以历史事件为中心,选摘史文,使得事件眉目清晰,对于系统了解历史事件大有裨益。前人评价纪事本末体史书是 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 。纪事本末体史书始于《通鉴纪事本末》,此后陆续有《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凡8种。

    • ¥914.2 ¥1082 折扣:8.4折
    • 明史纪事本末 中华书局
    •   ( 35 条评论 )
    • (清)谷应泰 撰;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点校 /2015-08-01/ 中华书局
    • 《明史纪事本末(套装共4册)》含《明史纪事本末(一)》《明史纪事本末(二)》《明史纪事本末(三)》《明史纪事本末(四)》,共四册。《明史纪事本末(套装共4册)》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起兵,终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自杀。编者把这近三百年间他们所认为的重要史事,选编成八十个专题,每题为一卷,叙述了这些事件的始末。各卷后面几乎都附有“谷应泰曰”的史论。

    • ¥103.5 ¥168 折扣:6.2折
    • 隋书 1--6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126 条评论 )
    • (唐)魏徵 等撰 /2008-04-01/ 中华书局
    •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早的隋史专着,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

    • ¥139 ¥176 折扣:7.9折
    • 清通鉴【皮面】(全六册)
    •   ( 33 条评论 )
    • 邹博 /2009-11-01/ 线装书局
    • 《清通鉴》清代300年历史的详细记载 《清通鉴》是按照《资治通鉴》的体例写作的部编年体清史,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编年体清史,使我国古代的“通鉴体”编年史终成完璧。按照我国的史学传统,往往是后继的政权为前朝修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国政府在短暂的38年间,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清史的编纂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新中国要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务。 《清通鉴》用浅易文言书写,文风力求简明扼要。所谓简明,即文字简练,干净,不艰涩,不枝蔓,眉目清楚,尽可能生动;所谓扼要,即分清主次,抓住要害,不东拉西扯,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全书文字风格虽大体定位在“浅易文言”,由于时代不同、史料不同以及作者主观条件不同,可能会有,也允许存在文风上稍许差异,特别是鸦片

    • ¥840 ¥1680 折扣:5折
    •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 撰;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点校
    •   ( 71 条评论 )
    • (清)谷应泰 撰;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点校 /2015-08-01/ 中华书局
    • 《明史纪事本末(套装共4册)》含《明史纪事本末(一)》《明史纪事本末(二)》《明史纪事本末(三)》《明史纪事本末(四)》,共四册。《明史纪事本末(套装共4册)》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起兵,终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自杀。编者把这近三百年间他们所认为的重要史事,选编成八十个专题,每题为一卷,叙述了这些事件的始末。各卷后面几乎都附有“谷应泰曰”的史论。

    • ¥101.1 ¥168 折扣:6折
    • 国史纪闻(全二册)(山右丛书)
    •   ( 228 条评论 )
    • (明)张铨 撰,田同旭赵建斌马艳 点校 /201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国史纪闻》十二卷,又名《皇明国史纪闻》,明张铨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至天启四年甲子始刊行。《国史纪闻》之纪年,起于元朝末帝元顺帝之 壬辰,元至正十二年,高皇帝起兵濠州 ;迄于明武宗末年之 辛巳,正德十六年春正月,上还京。 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 ¥150.1 ¥15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