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
《史籍举要》是柴德赓先生的讲义手稿,是他多年治史心得的荟萃,书中对中国古代各体史学著作,如纪传体类、编年体类、纪事本末类、政书类中的代表著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讲授史籍入手,进而涉及史学的许多方面,以及历史评价的诸多问题。在作者这里,研究历史同研究史学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史籍、史学、历史的融会贯通,使作者所论,可以古今联系,纵横驰骋,读来视野开阔,获益良多。适合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历史学研究者深入阅读。
? 《东京梦华录注》是作为研究北宋汴梁的重要资料而收入《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的。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鄧之诚先生的《东京梦华录注》,到目前为止,是这部书的注本,它提供了不少可以和原著相互印证的参考资料,因此,《选刊》决定采用鄧注本。在印行前,除对鄧注的个别条目作了删除以外,其它皆未改动。
記載明萬曆至崇禎時期北方地區史實的史書。清初無錫計六奇(1622~)撰。六奇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蘇無錫人。全書共二十四卷,起自萬曆二十三年(1595)清太祖努爾哈赤興起東北,止於崇禎十七年(1644)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分年記事,于崇禎一朝尤詳,李自成入京後史事,幾乎按日排比。每年之中,又以紀事本末體逐事標立名目,內容大多涉及晚明農民戰爭、階級矛盾、民族關係等,取材廣泛,記事有序。因成書于康熙初年,上距明亡為時不久,史事大多無誤,但也有傳聞、迷信不實之處,由於清初文禁,是書列入禁毀之列,未能付梓。嘉慶、道光年間有北京琉璃廠半松居士木活字本刊行,但已經芟改,非計六奇原本。以後又有圖書集成局石印本、商務印書館鉛印本等行世,內容與半松居士本雷同。後在杭州、常熟發現清初抄本,較通行本多
中国古代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典藏宏富,在传统文史古籍中被视为“稗官”,占有一席之地。 笔记章法灵活,不受约束;驳杂广记,包罗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凡古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宫廷秘闻、文人轶事、庙堂宏论、街谈巷议、金石文字、碑版书画、天文地理、民俗风物、宗谱世系、氏族图腾、易卜星算、诸子百家无不涉及,可谓采拾博洽,百科荟萃,广谱式地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其中有治乱得失、文史考评,有访察探索、大千博览,有宦海风波、人生感悟,是知识与智慧的总结,具有广博的文史与古代科技研究参考价值,今天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在近年来笔记著作广受欢迎的读书氛围中,编选出版这套《历代笔记名著丛书》,着眼于历代广有影响的名家名著。首辑自魏晋至明清精选10种,使用较好的版本校点整理,与前已出版的
《正说历朝八十后(套装上下册)》收录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等年代的皇后经历。《正说历朝八十后(套装上下册)》由乔继堂编写。子楚夫人生下儿子秦始皇,历史上已有定论。但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却扑朔迷离。 事情还得从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说起。这一年,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柱的儿子、14岁的异人被送到赵国做人质。 赵国都城邯郸当时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市。酒楼、妓馆在夜晚红灯闪烁,富商大贾和达官贵人、风流公子和市并无赖进进出出,令这位异人艳羡不已。
《经济博弈论》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许多 教师和读者的青睐和支持,曾获得首届全国优秀 教材二等奖。本书是作者编著的《经济博弈论》 (第五版)配套的习题参考解答,并根据社会经 济中的现实问题另外构思设计了一些补充习题及 其参考答案和解答提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教材中介绍的博弈论思想、原理和分析方 法,在博弈分析中淡化求解的思路,强调分析的 思想,在理论分析和应用分析中注重提出问题和 建立模型,不要为了解题而解题。虽然本习题指 南是为上述《经济博弈论》教材配套编写,但其 中的多数习题与教材内容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对 使用其他教材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既能为使 用《经济博弈论》教材的教师提供方便,也可以 进一步提高读者学习博弈论的兴趣和效率,提高 应用博弈论的能力。
本书是已故有名学者贾敬颜先生的遗稿。贾先生曾长期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有关东北边疆的编绘和释文,而这十三种疏证稿,正是为上述工作做准备的资料。所谓“边疆行记”,并不是普通的游记,而大都是作者奉命巡查或出使异国的行程录,它不仅记录沿途见闻,而且更记录在异国的应对情况,对研究古代地理和民俗等,具有重要价值。贾先生广征博引,对这十三种行记所涉及地理、名物进行了翔实考证。每一书成,先由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油印散发,征求意见,再由贾先生总汇修订。本书对研究宋、辽、金史颇有裨益。
《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撰。易字希白,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之侄。入宋,为真宗朝翰林学士。钱易少有文名,博闻强记,潜心国史。史传载其有著作二百八十卷,今仅存是帙。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南部新书·茅亭客话》成于大中祥符间(1008-1016)。据书前钱明逸序,全书原“凡三万五千言,事实千,成编五,列卷十”。现所见之本多有散乱。其以干支为序,记事凡八百余条。内容多涉及唐代朝野掌故和遗闻轶事,亦兼及五代。其中以记载主要官职的兴废、朝章政制的因革和官场仪式的掌故为主,对研究唐代政治史颇具参考价值;而书中不少有关唐代科举制、文学家故事的著录,又有裨于文学史的研究。 《南部新书》最早见录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后有抄本流传。今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以《粤雅堂丛书》、文渊阁《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