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六〇二 六六四)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唐太宗时高僧,世称三藏法师。曾于贞观年间游历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回到长安,译经同时奉敕撰写《大唐西域记》,翌年书成。 正文末有辩机跋记,叙在长安跟随玄奘撰录《西域记》过程。辩机,大揔持寺沙门,曾为玄奘译经场之证文。 该书记述玄奘往印度取经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传闻所知,凡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之山川胜迹、风土人情,乃当时南亚次大陆、中亚西亚及我国新疆之真实记载,是研究该地区之珍贵资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为了全面整理有关古长安的史地文化典籍,史学家史念海教授和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提出了编纂出版《古长安丛书》的设想,史先生任主编,出版事宜则交给三秦出版社。经过各方努力,先後推出了《隋唐两京丛考》和《三辅黄圆校注》,受到学界好评。後来由於种种原因,丛书的出版遇到了诸多困难。近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之我社综合实力渐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把前辈学者开创的这项整理古长安历史文献的事业继续做好。鉴於各方面情况变化较大,我们对原先的计划作了调整,决定编辑出版一套全新的《长安史迹丛刊》,收入《唐两京城坊考》、《长安志》、《两京新记》、《关中胜迹图志》等十敷种历代撰述;先前已出和将出的三部书也纳入丛刊,按照新的要求重新出版。可以说丛书基本包括了有关古代陕西尤
《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战国策》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本套《国语 战国策》为线装竖排,双色插图版,注释清晰,精致美观,实为不可多得之珍藏之品。
公元1784年,即清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帝举行第六次南巡。至2014年,已历时230年。当乾隆兴致勃勃地巡游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在崛起,而这时的大清帝国,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230年过去,中国和世界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乾隆帝的故事,既遥远,又相近。遥远的是年代久远,世事沧桑;相近的是遗迹犹在,多处可见。这位“十全老人”的影响,至今仍不容小觑。无锡惠山,是乾隆南巡中颇为关注的一站,至今还留有不少乾隆诗碑,地方上有众多关于乾隆的传闻掌故。抚今思昔,感慨良多。无锡惠山古镇以祠堂群闻名,正在申遗。乾隆南巡,与古镇的祠堂有亲密的接触,这是古镇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陈国柱忝列祠堂文化研究会,当为无锡文化事业尽绵薄之力,于是不揣鄙陋,编写了《乾隆南巡游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