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国语集解(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2636 条评论 )
    • 徐元诰 撰,王树民沈长云 点校 /2002-06-01/ 中华书局
    • 徐元诰编*的《国语集解》介绍:国语是一部重 要的先秦古籍,所记内容以春秋史事为主,不少记叙 与左傅相表裹,汉书苏文志将其与左傅亚列入“春秋 家”,故自汉人以下,或径称之为“春秋外傅”,而 称左傅为“春秋内傅”。唐刘知几作史通,始别左傅 与语为两种不同的体裁,而以国语作为“六家”亦即 诸种史学*述中的一家,即今所称“国别史”之首。 清四库全书总目于史部下无“国别”一项,而将其列 入“杂史类”。无论何说,国语长期以来被视为一部 基本的史学*作,是没有异义的。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国语实际并是一部史, 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纪事;以国分类,亦不是它的主要 特色。国语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部“语”,“语”的本 义是议论。说文云:“语,论也。”其解“言”字曰 :“直言曰言,论难日语。”是国语本为一部议论

    • ¥86 ¥86 折扣:10折
    • 辽史(繁体竖排平装全5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1268 条评论 )
    • 脱脱 /2017-09-01/ 中华书局
    • 《辽史》,元脱脱等奉敕撰修,是研究辽朝历史基本、重要的史料。 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史事。 《辽史》在 二十四史 中成书极速,问题也较多,整理难度较大。点校本《辽史》起初由冯家昇负责整理,后由陈述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工作本,以乾隆殿本为通校本,参校南、北监本和道光殿本,又用《永乐大典》所引《辽史》全校一过,同时运用本校、他校方法,订正了不少错谬,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整理本。 本次修订,选择以百衲本为底本,以原内阁大库所藏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永乐大典》引《辽史》为通校本,参校以明南、北监本及乾隆殿本,以版本校为基础,充分利用本校,

    • ¥210 ¥210 折扣:10折
    • 南齐书校议--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   ( 10 条评论 )
    • 丁福林 著 /2010-09-01/ 中华书局
    • 本书拟利用内外证互相结合等方法,在朱季海先生《南齐书校议》之基础上,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所存在的校勘及标点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全面考证辨析,力求得出较为准确之答案。以作为朱季海先生《南齐书校议》的补充,也可供《南齐书》再版时参考,并使南朝历史的研究者能比较方便地获取较为可靠的手资料。

    • ¥33.2 ¥39 折扣:8.5折
    • 漏网喁鱼集 海角续编
    •   ( 287 条评论 )
    • (清)柯悟迟祁龙威 校註海角 编,(清)陆筠 撰 /1985-12-01/ 中华书局
    • 1998年我局曾将《历代史料笔记丛刊》整体推出,近几年新出13种,包括《唐宋史料笔记丛刊》39种,《元明史料笔记丛刊》20种,《清代史料笔记丛刊》39种,凡98种整体。我局还将继续整理其它有价值的笔记,陆续出版。笔记形式活泼,内容广泛,并且大都是亲见亲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多年来颇受读者欢迎。 本书所记为太平天国起义前夕江浙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太平天国建立后所制定的土地政策在常熟等地区的实施情况,并与记载太平军在常熟情形的《海角续编》一书合印,对于研究太平天国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0.1 ¥12 折扣:8.4折
    • 盛衰成败中国史(国学微读)
    •   ( 47 条评论 )
    • 刘鹏 著; /2017-12-01/ 凤凰出版社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本书即是对中国数千年历史反思基础上撰就。内容涉及年号、国号、政变、地名、人物等等,作者写来饶有趣味,引人深思。

    • ¥34.6 ¥48 折扣:7.2折
    • 国朝宫史(史部-45)——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12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

    • ¥64.1 ¥89 折扣:7.2折
    • 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上下卷)
    •   ( 191 条评论 )
    • (宋)岳珂 编,王曾瑜 校注 /1989-02-01/ 中华书局
    • 《鄂国金佗(禾卒)编》二十八卷,《鄂国金佗续编》三十卷,是现存重要、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由岳飞之孙岳珂所编。由于岳飞为宋高宗、秦桧所害,身后几十年,高宗秦桧大兴文字狱,篡改官史,大量有关岳飞的文字资料在严酷的政治迫害下佚失或销毁,直至孝宗时冤案平反,方由岳飞三子岳霖重新整理岳飞之史迹,宋宁宗、理宗时,岳霖之子岳珂承父志,萃编成册。本校注本考订周密,注疏详尽,具有相当文史价值。

    • ¥71.8 ¥85 折扣:8.4折
    • 群书治要全鉴
    •   ( 115 条评论 )
    • (唐)魏征编东篱子整理 /2016-02-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征等人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辑录而成。它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是中国古圣先王修身治国之智慧之作,是历经千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 贞观之治 ,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而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个人,相信《群书治要全鉴》也能成为修身、齐家、处世的智慧源泉。

    • ¥36.1 ¥38 折扣:9.5折
    • 北梦琐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   ( 139 条评论 )
    • 孙光宪 撰,贾二强 点校 /2002-06-01/ 中华书局
    • 唐自广明乱离,袐籍亡散,武宗已后,寂寞无闻,朝野遗芳,莫得传播。仆生自岷峨,官于荆郢,咸京故事,每愧面墙,游处之间,专于博访。顷逢故凤翔杨玭少尹,多话秦中平时旧说,常记于心。他日渚宫见元澄中允,款狎笑语,多符其说。元公谓旧族一二子弟曰:[诸贤生在长安,闻事不迨富春,此则存好问之所宏益也。]厥后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非但垂之空言,亦欲因事劲戒。三纪收拾筐箧,爰因公退,咸取编连。先以唐朝达贤一言一行列於谈次,其有事类相近,自唐至后唐,梁、蜀、江南诸国所得闻知者,皆附其末,凡篡得事成三十卷。禹贡云[云士梦作乂]传有[畋於江南之梦],鄙从事於荆江之北,题曰北梦琐言,琐细形言,大即可知也。虽非经纬之作,庶勉后进子孙,俾希仰前事,亦丝麻中营蒯也。通方者幸勿多诮焉。

    • ¥19.5 ¥26 折扣:7.5折
    • 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16 条评论 )
    • 徐元诰|校注:王树民//沈长云 /2002-06-01/ 中华书局
    • 徐元诰编著的《国语集解》介绍:国语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所记内容以春秋史事为主,不少记叙与左傅相表裹,汉书苏文志将其与左傅亚列入“春秋家”,故自汉人以下,或径称之为“春秋外傅”,而称左傅为“春秋内傅”。唐刘知几作史通,始别左傅与语为两种不同的体裁,而以国语作为“六家”亦即诸种史学著述中的一家,即今所称“国别史”之首。 清四库全书总目于史部下无“国别”一项,而将其列入“杂史类”。无论何说,国语长期以来被视为一部基本的史学著作,是没有异义的。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国语实际并是一部史,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纪事;以国分类,亦不是它的主要特色。国语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部“语”,“语”的本义是议论。说文云:“语,论也。”其解“言”字曰:“直言曰言,论难日语。”是国语本为一部议论总集。

    • ¥56.63 ¥86 折扣:6.6折
    • 白话史记(上、下卷)
    •   ( 2 条评论 )
    • 冯国超 主编 /2004-01-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本书是光明日报出版社重点图书工程——光明彩图书系中华传世经典系列中的一种。编者甄选《史记》中为人称道的本纪、世家、列传等精华内容,对其进行译白,以通俗却不失文彩的语言诠释历史,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这部享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美誉的史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为读者提供一条回归历史的彩色通道。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和愉快体验。

    • ¥60 ¥78 折扣:7.7折
    • 西清古鉴(2册)(史部-60)——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14 条评论 )
    • 本社 编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

    • ¥118.8 ¥165 折扣:7.2折
    • 贞观政要正宗
    •   ( 55 条评论 )
    • 赵清文 等著 /2010-08-01/ 华夏出版社
    • 《贞观政要》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典籍,主要记述贞观年间唐太宗君臣关于治理国家问题的一些议论和思考,内容包括国家治理中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等各个方面。从思想内容上说,其中所提出的“国以民为本”、“善始善终”、勇于纳谏、忧患意识、礼乐教化等思想对社会治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社会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伦理思想史和军事思想史等学科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了解唐朝初年社会基本状况的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

    • ¥23.3 ¥29 折扣:8折
    • 钱录·帝王经世图谱(史部-61)——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2 条评论 )
    • 唐仲友乾隆十六年敕 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末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122

    • ¥46.9 ¥68 折扣:6.9折
    • 老学庵笔记(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   ( 221 条评论 )
    • 陆游 撰 /2016-06-01/ 中华书局
    • 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 开编常默識,闭户有余师。 大莭艰危见,真心萝寐知。 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犀。 《老学庵笔记(唐宋史料笔记)》是南宋*名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公元三五一二○九年)自题其读书室老学庵的一首诗(见剑南诗稿卷五十)。 在陆游众多的*作中,老学庵笔记所佔的比重虽然不大,但书中所记,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内容豊富,颇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关抗金活动的记载较多,如卷一记宋高宗赵构 维扬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去,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 ,卷二记殿前司军人施全刺杀秦桧,又记民间画家赵广宁愿被斩断右手拇指,也不愿为金军绘画遭擄掠的宋朝妇女,又记在金人佔领区内,有一个在原宋都开封卖炒栗子出名的平民李和,他的儿子冒着危险向南宋派往金廷的使臣挥泪进献炒栗子等条,

    • ¥19.5 ¥26 折扣:7.5折
    • 群书治要:精装典藏版
    •   ( 151 条评论 )
    • (唐)魏徵 /2017-06-01/ 吉林文史出版社
    • 《群书治要(精装典藏版)(精)》是贞观初年 *名谏官魏徵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 李世民,从先前历代帝王治国资政的史料中撷取有关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精要而成的一部匡政巨 *。该书上起五帝,下迄晋代,从一万四千多部、八 万九千多卷古籍中撷取汇编而成,全书总计五十多万 字。是中国历史上**套按照经、史、子分类的类书 ,可以说是唐朝的 四库全书 。 该书曾随唐朝的灭亡而一度在中国失传达千年之 久。所幸的是该书被日本的遣唐使带回国后被日本历 代天皇及大臣奉为宝典,从而得以保存下来。20世纪 90年代该书被重新引入国内得以整理出版。这是一部 当今国人了解国学的入门**书,学人的案头书 。

    • ¥27.5 ¥55 折扣:5折
    • 光绪朝东华录(全10册)
    •   ( 183 条评论 )
    • 朱寿朋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光绪朝东华录》起自1875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迄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共220卷,460万言。按时间顺序编排,逐年逐月乃至逐日记载,系统反映了光绪朝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事,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编年体资料长编。

    • ¥505.3 ¥598 折扣:8.4折
    • 《宋书》复音词研究
    •   ( 14 条评论 )
    • 万久富 著 /2006-09-01/ 凤凰出版社
    • 作者之所拟以梁代学者沈约《宋书》纪传中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是因为51万多字的《宋书》纪传,具有优质语料的丰富性与鲜活性;其中,拥有11400多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复音词,对中古汉语乃至整个汉语史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次深入全面探讨了以《宋书》为代表的中古史书中复音词切分的原则和方法,详细讨论各种结构复音词的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科学性。作者还在广泛参考已有中古语词考释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子语料库进行词频统计和历时比较。因此,本书可谓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方面的值得推荐的学术力作。 作者在语言理论方面有深厚的素养,又注意开拓研究的思路,并采用新的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因而能对《宋书》纪传部分复音词的类型、语言、结构特点做出比较细致的和较有深度的论说。 作者有较深的古文南功底,对

    • ¥23.7 ¥30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