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 25633 条评论 )
    • 陈磊 译注 /2016-0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 19 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 294 卷,约 300 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 959 年),涵盖了 1362 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其主旨是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

    • ¥24.7 ¥26 折扣:9.5折
    • 资治通鉴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本)
    •   ( 9550 条评论 )
    • (北宋)司马光 著,闫林林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资治通鉴》简称 通鉴 ,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 294 卷,历时 19 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共 16 朝 1362 年的史事。 司马光从开始编撰到停笔花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到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政权的兴衰,看到帝王将相们的处世之道、为政之法,以及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沉浮、悲欢离合。 由于篇幅有限,本书仅从原著所记的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遴选其中精彩、典型的故事,以供读者朋友们窥一斑而见全豹。

    • ¥12 ¥12 折扣:10折
    • 东坡志林(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新版
    •   ( 5089 条评论 )
    • 苏轼 撰,王松龄 点校 /2022-03-01/ 中华书局
    •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 ¥15.8 ¥22 折扣:7.2折
    • 群书治要译注(全注全译 简体版 全十册 五十卷完整本)
    •   ( 10365 条评论 )
    • (唐)魏徵 等编撰,刘余莉 主编,谦德文化出品 /2013-05-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 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治世宝典。 唐太宗在读《治要》后

    • ¥319.2 ¥420 折扣:7.6折
    • 战国策(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 812 条评论 )
    • 李波彭时权,导读,注 译 /2019-05-01/ 岳麓书社
    • 《战国策》是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 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30.4 ¥32 折扣:9.5折
    • 国学经典丛书:春秋繁露
    •   ( 1417 条评论 )
    • 董仲舒 /2010-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家学者董仲舒的著作。顾名思义,是对《春秋》大义的一种解释和发挥。《春秋繁露》全面地阐发了董仲舒的宇宙观和政治哲学、伦理思想。同时,也反映出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基本面貌。 《春秋繁露》共存篇目八十二篇,阙文三篇,限于字数,本书只对《春秋繁露》一书中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注译。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选取了书中影响较大、较能代表董仲舒思想全貌的篇目。注译的原则是既注意严谨规范又尽量做到简单明白。注释较简而译文较详。本书所用的底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春秋繁露》。

    • ¥20 ¥21 折扣:9.5折
    • 《齐民要术》史话
    •   ( 154 条评论 )
    • 缪启愉缪桂龙 著 /2017-03-30/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早*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早*有价值的名著之一。长期以来深受国内外所推崇,在今天也还焕发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光辉。此书大约写成于公元 6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之间,作者贾思勰,生活在南北朝的后魏。他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到过山西、河北、河南等省,足迹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书中所反映的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所到之处,随时随地细心考察农业生产,通过调查采访、比较研究和亲身验证,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业知识。在前代和当代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实验和提高,写成了这部世界农学名著。书的内容丰富多彩,规模宏伟,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成为总结我国农业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优良传统的代表作,也是继往开来的划

    • ¥42.8 ¥45 折扣:9.5折
    • 史通
    •   ( 393 条评论 )
    • (唐)刘知几 著,张固也 注译 /2012-12-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国学经典: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 ¥27.6 ¥29 折扣:9.5折
    • 国学经典丛书:容斋随笔
    •   ( 953 条评论 )
    • 洪迈 /2010-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容斋随笔》是宋人洪迈撰写的一部著名笔记,是宋代也是中国古代笔记中的精髓。 《容斋随笔》是个总名,其收录的内容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个部分,又名《容斋五笔》。 该书为笔记,有轶文辑录,也有史料考证;有掌故荟萃,也有经验总结;有治国行政的宏论,也有养生健身妙道介绍,将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本书从中选出二百余篇,选取的标准侧重于知识性、借鉴性与可读性。注释力求简明准确。译文以直译为主,个别文字过简与艰涩之处,采用意译,避免由于文字过简直译出现失之衔接的现象,同时防止过多的附加叙述造成脱离原文的倾向,力求通顺流畅。

    • ¥34.2 ¥36 折扣:9.5折
    • 国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本)
    •   ( 860 条评论 )
    • (春秋)左丘明 著,王超 译 /2015-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载了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 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全书共二十一卷,以春秋时各国 著名人物为主线,客观叙述了他们身上发生的典型故事,并以此贯穿当时的历史环境, 是一本通俗易懂解读的精品读本。

    • ¥12 ¥12 折扣:10折
    • 吴越春秋校注
    •   ( 179 条评论 )
    • 张觉 校注 /2006-04-01/ 岳麓书社
    • 《吴越春秋》历叙吴越两国的史事,从记载史学这一点来说,它是一部史书;从记载的内容与风格来说,它实是一部介于史家与小说家之间的作品,可谓是后世历史小说的滥觞。本书以上海涵芬楼影影印的明弘治十四年邝廷瑞、冯弋刻本为底本,并用其他明、清版本,类书,古注的引文,以及《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异文进行校勘改正。 本书从记载史事这一点来说,是一部史书;但从它记载的内容与格调来说,又不同于严谨的史家之实录。它实是一部介于史家与小说家之间的作品,可谓是后代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因此,它虽然一向被列入史部,但读起来却比一般史书更为生动、更富于情趣,因而更受到读者的喜爱。

    • ¥12.6 ¥16 折扣:7.9折
    •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精装)
    •   ( 1000 条评论 )
    • 魏征 等,魏征等 编纂,沈锡麟 整理 /2019-04-01/ 中华书局
    • 好干部读本 《群书治要》五十卷,唐魏徵等奉敕撰。《新唐书》萧德言本传说: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赍赐尤渥。 本书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五帝,下至晋朝,自六经至诸子所载有关治道政术、涉及劝诫的文字,均予辑录。书成后,唐太宗各赐诸王一部。可以说这是一代英主为自己及其子弟特令魏徵等人编撰的读本。天宝十三载(754),唐玄宗要了解古代 政理之要 ,可是 史籍广博,卒难寻究 ,就询问李泌该读什么书。李泌即推荐《群书治要》 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的魏徵,领衔编撰《群书治要》,其取舍之意,是后世诸儒难以企及的。而阮元所肯定的作手萧德言,史称他 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 。贞观中任著作

    • ¥40.5 ¥48 折扣:8.4折
    • 湖湘文库--海东杂记.台湾杂记.巡台退思录.台海思痛录
    •   ( 69 条评论 )
    • (清)黄逢昶 撰,巡台退思 录,(清){2 /2011-02-01/ 岳麓书社
    • 本书是四位清代在台湾任职的湘籍官员著述的合刊,包括朱景英《海东札记》、黄逢昶《台湾杂记》、刘璈《巡台退思录》和黎景嵩《台海思痛录》(托名思痛子撰,今整理者据陈恭沅撰《黎景嵩墓志铭》,认定思痛子即黎景嵩,详见后文),所著皆是关于台湾社会变迁、风土人情等,均被收入《台湾文献丛刊》。

    • ¥44.2 ¥56 折扣:7.9折
    • 读通鉴论(全三册,王夫之著作) 旧版
    •   ( 6768 条评论 )
    • 【清】王夫之 著,舒士彦 点校 /2013-05-01/ 中华书局
    • 《王夫之著作:读通鉴论(套装全3册)》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是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 ¥77.6 ¥98 折扣:7.9折
    • 资治通鉴(精装全四册)
    •   ( 361 条评论 )
    • 司马光 撰 /2015-07-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资治通鉴》为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遗,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兵青睐,视之为之书。 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爱好历史,出仕以后,仍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

    • ¥214.7 ¥226 折扣:9.5折
    • 品读群书治要(中央党校教授为您解读《群书治要》, 开创唐朝贞观盛世之治,会集圣君明王治国大道)
    •   ( 1386 条评论 )
    • 刘余莉著 /2012-10-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治世宝典。本书是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学习《群书治要》后进行的九个专题的讲座集结。分别从文化、官德、教育、道德、民本、用人、观人、得人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群书治要》中古圣先王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不仅对现代领导干部如何为政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更对普通人如何修身、处世、治家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27.5 ¥32 折扣:8.6折
    • 读通鉴论 上中下册--王夫之著作
    •   ( 746 条评论 )
    • 王夫之 著,舒士彦 点校 /2011-01-01/ 中华书局
    • 王船山读通论论舆宋论,为船山遗书史类中之雨种。遗书旧刻祇有零种单行,不成都帙,其板早,绝,清道光时,船山裔孙名世全者,始谋汇刻各种,新化邓氏实主其事,然亦祇经类十八种,板复旋毁。至同治初,湘乡会氏重刻于金陵,则于遗书搜访较备,经史子集四类皆有。由刘毓崧张文虎等参舆校鲜。惟书中凡触及当时忌讳者,或加改窜,或留空格。而史论两种,因诵习者众,流传颇广,坊间多有翻刻,石印排印,不一而足,耍皆自金陵刻本出。今兹校点,郎用金陵刻本为底本。二十年前,马宗霍,先生尝先后获见衡阳刘氏、邵阳曾氏所藏船山遗书抄本若干种,史论两种适在其内。因借抄本就刻本对雠,则空格之字皆全,改窜之迹亦显。比连写为校记,初未示人,士彦此次承中华书局之约,从事整理,实得力于此校记。过刻本有空格而抄本不空者,郎据以补之

    • ¥72 ¥96 折扣:7.5折
    • 群书治要心得(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
    •   ( 602 条评论 )
    • 萧祥剑 /2012-09-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了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的治世宝典。对今人而言,此书虽为治国理政而编,但其中的思想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企业家如何治企,乃至个人如何修身齐家,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群书治要》所体现出的古圣先王的治国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化解世界冲突,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本书作者在阅读《群书治要》后,深感此书实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至

    • ¥27.5 ¥32 折扣:8.6折
    •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二册(简体中文版,群书治要菁华摘选,360条原文加注释、翻译,浓缩古人修齐治平之智慧)
    •   ( 771 条评论 )
    • 群书治要三六〇》编辑小组 译 /2013-07-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晋代,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 采摭群书,剪截淫放 ,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 治要 ,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 贞观之治 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群书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大纲目整理成书,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 ¥12.9 ¥15 折扣:8.6折
    • 陈寅恪集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 6296 条评论 )
    • 陈寅恪 著 /2015-07-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这本书以陈寅恪执教期间备课讲义及其它零散史学原稿结集出版,为海内首次付印。遵作者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异体字。 这本书中纠正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王遵绝无功业之说。列举史实,证述遵在东晋初年,团结江东境内诸政治社会力量,共同抵御北方盛强胡族之侵略。当时中国之文化,因而得以保存,故其功实不可没。文中又分析南来北人之社会階層及居住地域,并论其与后来南朝史事之关系。篇末附载近年广州出土晋墓磗铭,亦可供治史者之参证。

    • ¥54.6 ¥78 折扣:7折
    • 史纲评要--中华经典史评
    •   ( 347 条评论 )
    • (明)李贽评 纂;张友臣 译注 /2008-09-01/ 中华书局
    • 《史纲评要》是明代评点史学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属编年体史评。其内容分为“史纲”与“史评”两大部分。“史纲”以编年体的形式简略地记载了从“唐尧至元计共三千七百二十四年”的中国历史,按王朝帝系顺序排列,每一朝代列一“纪”,再按王朝先后和时间顺序记载重大历史事件。“评要”以“批”“评”的形式,通过眉批、夹批、断后评和对史文的圈、点、抹等,表达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抒写作者的读史心得和感受。全书的评语文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且将不少俗语引入评论中,使史学的评论更口语化,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主要表现出四大特点:思想的自由性,情感的审美性,形式的散点化和评语的口语化。无论在史学思想上还是史学审美兴趣上,都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个性特征。

    • ¥26.8 ¥34 折扣:7.9折
    • 中国古代思想家赞述
    •   ( 87 条评论 )
    • 郑福田 著 /2016-05-01/ 中华书局
    • 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用于赞颂人物等,多为韵语。是赞起于孔丘,讫于戴震,凡五十三家。郑先生是诗词歌赋圣手,赞文典雅鲜活,气象清新。且每篇赞文之后,附有白话解说,疏通文字,陈说义理,旁证博引,令人心折。当下,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鉴于作者的特殊身份(民主党派领导、政协委员、大学教授),我们推出此书,有可能成为广为流传,发挥价值的普及读物。

    • ¥36.3 ¥46 折扣:7.9折
    • 群书治要
    •   ( 5 条评论 )
    • (唐)魏征 等编,吕效祖 点校 /2004-12-01/ 鹭江出版社
    •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949年在位),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魏征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的珍本。魏征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

    • ¥38.7 ¥49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