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许多文人政客都学习《通鉴》,从中得到益处。为了普及《通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本书语译《通鉴》全书,题名为《资治通鉴(白话本)》。该书为辅助阅读,语译者增加了辅助资料。书前 导读 ,评介《通鉴》;行文中,每卷开头有 大事提要 ,卷后有 点评 ,行文中插入结构段意。此书结构清晰,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准确无误的白话《通鉴》。
《战国策》是记载战国秦汉之间,一群谋臣策士针对当时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建议 说辞。无论从史学的角度来看,或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都有它一定的价值。本书是一部《战国策》的集释。是把自有《战国策》以来,有关这部书的各家注解,各种说明,汇齐集合在一起。目的是帮助以后研究这部书的同志,在理解本文和深入研究、参考一些必要的材料时,不必东翻西阅,向渺茫的书海中搜寻资料,在阅读上、研究上取得一些方便,减少一些困难。
古人云:人才兴邦,得人才者得天下。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中国传统艾化,特别重视对人的评价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发现和使用的知识系统。《人物志》就是三国曹魏政权后期人物刘劭撰写的一部专门研究人才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德和才、兼才干和偏才、英和雄等概念,探讨人的内在修养、性情与外显能力及行事风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独特视角。该书被明代人推崇为夏商周三代以来*流的人才学著作,20世纪初叶被详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在荚国出版。 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主要理于外交领域的话,那么,唐代赵蕤的《长短经》则集中国古代谋略之大成,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
清代四川巴县档案是现已发现的体量大、时间跨度较长、保存相当完整的清代县级衙门档案,起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迄至宣统三年(1911年),共11.3万多卷,250多万件,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内容丰富的清代县级档案文献资料宝藏,被史学界誉为 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文献宝库 。档案详细记录了从清代乾隆朝至宣统朝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巴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司法、社会生活状况,是了解清代基层社会状况不可替代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历史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极其难得的史料遗存,也是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 清代巴县司法档案约9.9万卷,占巴县档案总数的84%,时间跨度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长达154年
《清代巴县档案整理初编:司法卷 道光朝》收录了清代道光时期巴县衙门档案中的部分司法类档案,四川省档案馆从近10万卷的原案卷中挑选了不同类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司法档案,共10个案件,涉及产权、贸易、宗教、烟赌、家庭、妇女、婚丧嫁娶、抚养继承、盗窃争斗、命案等不同类型司法判例,各审级的程序过程完整且诉讼请求内容丰富,真实再现了清朝中后期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的运作和司法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普通民众生活的众多方面,具有突出的研究利用价值和资政意义。
《御制资政要览》按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编次,分别阐述君、臣、父、子之道,齐家治国之方。全书以儒家理论为经,以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为纬,敦崇世教以治国保邦,给群臣百姓规定了思想、行为上的准则。《资政要览》是顺治皇帝从政数年的经验总结,对后世亦有可资借鉴之处。
《群书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 599 年 -649 年, 626 年 -649 年在位),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 631 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曰“博而要”。魏征等人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又以“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为原则,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的珍本。魏征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与卓越的史识,这更使得《群书治要》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
清朝会试共举行112科(正科84、加科2、恩科26),录取进士两万余名(不包括武科进士),然而现存各种“题名碑录”还有大量的问题,如姓氏错误、人名错误、籍贯错误及遗漏未收等情况,至今也没有学者对此作一番系统之整理。此次编纂校订,作者以《国朝进士题名碑录》为底本,然后根据国子监所刻题名碑的全部拓本、各种履历表齿录如《清代朱卷集成》、地方志中的“选举志”、专题文献如《词林辑略》《清秘述闻》以及相关传记史料如行状、墓志、年谱、家谱、档案等文献中的有关内容,逐一校核,隶定正确的人物资料,凡有异同,写出校记。 《清朝进士题名录(上中下)》分两部分组成,部分为《清朝进士题名碑录》,按科年著录清朝全部进士,未参加当年殿试者附于相应科年之后。每一进士为一条,依次注明籍贯、甲第、名次,有关考证资料
《智囊》是曾创作出《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名言》的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晚年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是冯梦龙在中国古代谋略研究方面的一部巨著。冯梦龙以“不惟其人惟其事,不惟其事惟其智”的编篡宗旨,搜罗了先秦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经史百家、稗官野史、以及民间传说中以智取胜的事例2000余则,帝王将相,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清代李渔评此书是“惟恐失一哲人,漏一慧语”。书中所叙谋略,共分十部二十八卷,有总叙、有评述、有按语。由于冯梦龙平易自然的写作风格,书中语言生动幽默、故事曲折有趣,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故有人称它是一部“小资治”。 本书由古籍学方面的专家发掘整理,采用明崇祯七年(1634)的刻本为蓝本,经数十位历史学、语言学、古文字学、军事学、谋略学等领域的专家历经数载系统编撰而成,整理者
] 记述中国从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通史。简称《通考》。作者马端临。马端临约从30岁时开始,用20多年的时间,在《通典》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补充,撰成该书。把《通考》分为田赋、钱币、*、职役、征榷、市籴、上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24门,各门再分子目,制度史的体例更加细密完备。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是作者的新创。《通考》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各朝正史、历代会要、《资治通鉴》等史书外,还采用了私家著述的史书、传记等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这些史籍记载就是文,文的意思是典籍。此外,在叙事中还引用了很多当时臣僚的奏疏和学士名流的议论。这些奏疏、议论就是所谓“献”。“献”的意思是“贤者”。因为作者企图通过这些
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国,对于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我国很早就重视关于国家治理和管理问题的研究,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使我国能以一个大国的地位长久立于世界之林。过去于种种原因,对这方面的研究极为薄弱。为此,我们编选了这部《政书成》,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二、本书编选的重点是古代一些政治家包括帝王对当时政治和社会问,所发表的政论,以及一部分官吏从事地方行政管理的经验总结,比较贴近活,所论问题也很具体。通常人们所熟知的经史著作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均不选入。诸子百家中部分论及此类问题者,不选入。这里所说的政书,不是传统意义上讲典章制度的,像《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这类政书,而是专门论述政治主张、从政经验、历官回忆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初年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人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资政史料,擷取經、史、子中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該書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余萬言。書成,如魏徵於序文中所說,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洽世宝典。
元代典章制度方面的文献,除“元史”志书外,其他如“经世大典”、“大元通制”等书都已散佚,如今幸赖“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之存世,始足以供研治者之参考。其书存世早刊本,即本院所藏之元刊本。但因书册前后不附任何序跋,既不详编辑者姓名,也不悉刊刻的确切时间,惟据书中所收录的元代中央暨各地方行省檔案,止于元延佑七年(一三二○)十一月,推测其成书应为元仁宋末季或元英宗登基之后,再以书中字体判断,应是建阳书坊所刊刻。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一书,自明以来,未见翻刊,存世元刊本,民间也未见着录。据明“文渊阁书目”载有:“元典章一部,十册,阙。”不知其是否为刻本或钞本,但其书在万历年间已失传。民间藏书家,偶见有钞本传世,“千顷堂书目”及“述古堂书目”所载者均为钞本十五卷,就卷数言,不若此本六十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资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姻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为了适应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检索的需要,一九八八年海内外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同仁倡议,在已有类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一部新的类书《中华大典》。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 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根据《新唐书》记载如下: 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 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赉赐尤渥。 《群书治要》一书,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唐太宗在读《治
《府志》共八十六卷。卷首一至卷首二十六,为一部分,可称作上编。分诏谕、天章、巡典、山庄、行宫、围场六门共二十六卷。卷一至卷六十,为另一部分,可称作下编。分图说、晷度、建置、疆域、阅隘、桥梁、公署、翠校、坛庙、山川、寺觐、占迹、冢墓、田赋、蠲恤、兵防、蕃卫、风土、物产、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列女、纪事、外纪、艺文、杂志二十八门共六十卷。总计三十四门,八十六卷。总之,《府志》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化、教育、民族宗教、风土人情、人物以及古迹等各个方面,为有清一代地方史志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府志》收录的数据,有的直接来源于《钦定热河志》,有的采取前代的有关著述,有的是“网罗散失、博访遗闻”得来的材料。编辑成书后,只有光绪十三年刊印的一种版本,未见初
《文献通考》,是宋元之际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全书共348卷,分为24门,分别为:田赋、钱币、*、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文献通考》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点校本《文献通考》,以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武英殿校刊本为底本,以余谦补修本(简称元本)、慎独斋本(简称慎本)、冯天驭本(简称冯本)、光绪二十二年浙江书局(简称局本)刻本为校本,并查阅《通考》所用的其它书籍,吸收近人校勘成果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资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为了适应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检索的需要,一九八八年海内外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同仁倡议,在已有类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一部新的类书《中华大典》。 《中华大典》所收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约三万种,达七亿多字,分为二十二个典,近百个分典,内容广博,规模宏大。 《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坚持科学态度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尽量采用古精
“食货乃八政之一,而盐又食货之一也。”盐法上关国课,下裕民生,在古代社会是国家经济的重申之重。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大片滩涂,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盐业生产。自秦汉开始,浙江地区的盐业生产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两浙地区的官修盐法志书,首推明代嘉靖年间御史刘仕贤纂修的《雨浙嵯志》。雍正年间,名臣李卫“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管巡抚盐政兼理江南七府五州督抚事务”,奉旨修撰《雨浙盐法志》十六卷,雍正六年刊刻。 嘉庆年间,浙江巡抚阮元和两浙盐政官员延丰,有感于李卫旧志修于七十年前,“阅时既久,互有异同”,遂上书求重修《盐法志》。嘉庆七年,《两浙盐法志》修成。全书三十卷,卷首二卷,后附李卫旧序和阮元、延丰序,肉容完备,材料丰富,是清代为完备的雨浙地区
本书是晚明晋江人黄凤翔的诗文集和史书,包括《田亭草》和《嘉奖大政类编》两种。《田亭草》共有 20卷,涉及策问、奏疏、序、记、说、传、行状、墓志铭、墓表、诔、祭文、启、书、试策、论、像赞、赋等多种文体,总计近300篇。除了作者自序之外,甘雨、李光缙等为该集作序。《田亭草》主要涉及怀古、感时、咏物、即事、即景以及往来唱和等内容。《嘉靖大政类编》无分卷,按照大礼、四郊、庄肃谥议、章圣南祔、京营、河道等18个主题分别编纂,大体上囊括了明世宗一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事,对研究晚明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群书治要》是唐朝初年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人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从前人著述中辑录精华以资辅政,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 贞观之治 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匡政巨著。是一部汇集中国古代经、史、子书精华,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