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全书共十八卷,记载了四十多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四百多个神怪异兽,仅三万一千余字,却包含地理、历史、神话、宗教、民族、植物、动物、矿产、医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它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生活图景,以丰富离奇的幻想和浪漫诡异的笔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广而久远的影响。《国学典藏 彩图全解山海经(超值全彩白金版)》不仅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广大读者获得古代知识的宝库。要了解古代的山川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怪、金玉珍宝、神话故事,不可不读《山海经》。但是,由于这部书年代久远,文字艰深难解,许多读者因为文字的障碍,不能饱览其全部风采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在 34 年旅行中记录下了六十余万字的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书中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写景记事,追求细致,内容丰赡,文笔隽永,具有地理学、文学以及史学价值,被后人誉为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
Array
《山海经》内容丰富、风貌奇特,堪称 天下*书 。全书仅三万一千字,是一部讲述远古时期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等方面内容的上古佳作,展示了上古的山川河流、神祇神兽、奇花异草、金石矿物、异国部落、祭祀及神仙方术 为您呈现一幅瑰丽的千古画卷。 同时,《图解山海经》搜集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珍贵古版《山海经》插图,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奇幻、*瑰丽的想象之作。本书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此书不仅会引起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对于所有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它提供的灵感也是无穷无尽,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方舆胜览这部书在祝穆生前已经写就,並刻印成册。全书分为前集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携带遗一卷。前集自浙西路起,至海外四州止;后集为淮东和淮西两路;续集自成都路起,至利西路止;拾遗则自览安府至绍熙每府州各補数条,各集之末又有简短的告白。 该书的元刻本不少,单北京图书馆就收藏有三种,其它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也都有收藏,收藏元刻残本的还有福建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哈*濱图书馆等单位。 清代没有刻印过方舆胜览,但有很多新的抄本问世。除四库全书抄本外,我们这次还看到了北京图书馆的昆山徐乾学傅是楼抄本、上海图书馆的江苏缪庭桂震无处齌抄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孔氏嶽雪楼抄本。这四
《禹贡》是夏朝前后时期的地理交通、生态物产民俗资源古籍,是中国族群国家形成的凭据,至今占据着无法替代的证据地位,《远古华夏族群的融合: 禹贡 新解》旨在介绍《禹贡》文献的价值作用,传播中国地域族群的传统。
国史所以明历代之兴替,家乘所以存世系之渊源,邑志所以征一邦之文献,熠示来兹,其揆一也。《天长县志》散佚已久,自爱新觉罗氏人关以迄鼎革,几三百年未加修辑。惟清嘉庆时县教谕张公宗泰慨旧志之残缺,惧文献之无征,乃拾遗鳌订,数历暑寒,惜未竣而改官他邑,仅草成《山川》、《人物》数篇,以系私纂,故名日《备稿》。内缺《风俗》、《食货》两门,虽云未臻完备,而所以资后人者,厥功亦有多焉。百余年来,几经燹劫,其稿犹存,竟为目今本邑纂志之蓝本。主其事者为邑明经刘君增龄,刘系予同学,品端学粹,为同辈敬。居常以邑乘未修为念,以故任职以来,广征博引,就《备稿》缺者补之,谬者正之。其明年,俊奉命移宰是邦,欣逢纂事告竣,将以付椠,征序于予,予曷敢以不文辞?为弁数言,以志乐观厥成云。 *二十三年三月十六日
本书从江苏历代旧方志中选辑各地风景名胜图310幅,按照江苏现行行政区划顺序排列,涵盖现行江苏十三个省辖市,后附泗州。本书线装一函四册。线装单面印制,最大程度地还原原图原貌。这些地图是古代江苏地域的自然人文记忆,直观展示了历史上江苏人民生存生产的活动环境。本书直观展示了江苏各地区名胜的历史面貌,如 凤凰台 杏花村 长干里 等地,这些地方不仅有绘图,而且在图上标注有该名胜的具体位置,足以让人按图索骥,凭幽吊古,并由此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所选名胜图,大都绘于清康熙乾隆年间,是极好的清中叶时期的精美版刻画艺术的代表。
内容简介: 《山海经》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另两种为《周易》和《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书中保存了大量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神话、风俗等资料。因地名沿革、风俗变迁,给今人解读《山海经》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迄今为止,未见真正适合普通读者需要的读本。 本书原文以清代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为底本,参考并综合了当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在尽量保留《山海经》古本原貌的基础上,充分反映《山海经》研究的*进展;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对生僻的字及多音字均标注拼音,而且在标注拼音时,一律以权威工具书为依据,以确保注音规范,并配有对该文字的配图或导读,通俗易懂。
2000年,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资助,拙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得以出版。其后,本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兴趣益增、范围更广,八年来,又有若干成果问世,除《北齐地理志》、《隋代行政区划沿革史》、《近2000年来长江三角洲岸线变迁研究》等专著外,发表的多数是论文。今得中华书局大力协助,将二十余篇论文裒集成编,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续集)》名称出版,虽说是对前集的继承,但也有新的发展,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舆地纪胜》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总志著作。此次对《舆地记胜》进行校点整理,以清道光刻惧盈斋本为底本,并参校北图藏清钞本、清咸丰刻粤雅堂本。在校点整理过程中,精校了宋以前正史之《地理志》、《州郡志》 部分,以及《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通典·州郡典》、《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临》、库本、粤雅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舆地碑目》、《蜀碑记》、《蜀舆地碑记目》、《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引用《舆地纪胜》渐分。并广泛参校了《纪胜》一书中所涉及到的历代正史、别史、类书、笔记小说、诗文总 集、别集等等,参引书目多达数百种。 《纪胜》一书出现错误的原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王象之所依据的史籍本身就有错误,尤其是所依据当时编纂的
这套“山海经图鉴”系列用现代美术的手法,将我国早的一部包含了地理、生物、人文的经典名著《山海经》以一种新的图画形式呈现,为孩子们勾绘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妙世界。孩子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求知欲,而且现代的美术手法还能够开阔孩子们的创意视野,增强心灵的感受力。“山海经图鉴”系列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以及《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初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形式上说,全书是他对三国时代成书而不知作者的《水经》的注释。但是在内容上,它不仅比《水经》大20多倍,而且丰富生动,所以成为一部脍灸人口的不朽名著。历来对此书有许多崇高的评价,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曾经评论:“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跋寓山注二则》,《娜嬛文集》卷五),《水经注》在描写风景方面的声誉可见一斑。《水经注》共四十卷,原是朝廷藏书,直到宋初,尚未缺佚,如《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等所引,有许多都不见于今本,可以为证。到北宋景祐年间(公元1034-1038年),朝廷编修《崇文总目》,发现已缺佚五卷,所以宋初引及的河流滹沱水、泾水、(北)洛水等,都不见于今本,当在缺佚的五卷之内。而今书仍作四十卷,则是后人整理时分
《山海经》像是一块五彩的宝石,我们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会发现惊喜。漫步在《山海经》里,我们犹如走进了伊甸园,满眼是奇花异草,到处是猛兽珍禽。智慧的先民们不止流连其间,更重视它们的实用价值。在《山经》中,作者在细致描绘花草禽兽的基本特征之后,总要指出它们给人带来的利弊。书中特别重视动植物的药用功能,一部《山海经》就如同一部上古的《本草纲目》。同时,《山海经》对各地的矿藏资源也十分留意。色彩斑斓的宝石,光芒夺目的金银,简直是满山遍野,俯拾皆是。从先民的这些记叙中,我们看出他们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在他们对山神祭祀的虔诚态度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而这点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今天,我们高扬和谐社会的旗帜,先民们的智慧应该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吧! 自汉代
秦汉时期的政区和边界,是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研究历史为悠久、同时也*魅力的基本问题,曾有诸多中外优秀学者,相继做出探索,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不过,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能够梳理清楚。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诸多全新的看法,其中包括秦始皇三十六郡、两汉州制、高阙、直道、秦汉之际的西北和东南边界等内容,多有创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