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一部兵法奇书,集兵家诡道之大成的智慧宝典,共收录三十六个计谋。自问世以来,其已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重要的智慧源泉。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古代 武经七书 中的一种。它是一部以传统的问答体写成的兵书,主要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之间关于作战方略的问、答。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98次问答。该书反映的兵家指导思想是:必须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通过其中的记载,我们对兵家文献中常见到的攻防原则、奇正相变之术、阵法训练等,均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整理,所用底本为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日本静嘉堂藏南宋浙刻本《武经七书》本,校本主要有明嘉靖癸丑年翁氏刊本、明万历辛巳年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本、明天启辛酉年刊行的王阳明批注本等。书末附有多篇传记、评述资料。
这是一本有关《周髀算经》解读的作品。本书包括对《周髀算经》的长篇论述、《周髀算经》全文白话译文、《周髀算经》全文原文及详细注释、相关附录、参考文献及综合索引,意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种全面的《周髀算经》第一手史料。新论重新考察了《周髀算经》的宇宙模型,原文注释则讨论了几乎所有的技术性细节及有争议的问题,白话译文融会了汉代赵爽、北周甄鸾、唐代李淳风等各家注释的精华。同时,本书还特别分析了《周髀算经》中所体现的在古代中国科学史上极为罕见的公理化尝试及其意义。
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命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无法看到了。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此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太宗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976 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決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是继他的《万病回春》等书之后的又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也是集中反映和体现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十卷,脏腑、经络、诊法、治则、药性、病证(内外妇儿)、方剂、民间单验方、急救、气功、食疗、养生、杂治、救荒本草、灸法等内容无所不包,其中有很多是 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 ,有些是他 百投百效 的治疗经验,读起来真正感到是一部切切实实的好书,难怪刊刻后被医家所推崇而广泛流传。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寿世保元》名曰 寿世保元 者,意为保得人身之元神、元气,从而达到 仁寿之域 。书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人们治病、防病和养生的方法。兹点校出版,更适合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广大群众阅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作为中医学理论专着的鼻祖对它的研究代不乏人,有关《素问》的语译本、注释本及各种校勘本社会上多有流传,然而这些大多为一家之言。《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下进行的科研项目之一,经过全国专家论证,作者郭霭春历经数年之久,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又挖掘出一些新的资料,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见解,整理研究了这部《素问》。内容设有提要(针对每一篇)、原文、校勘、注释、按语几项,名曰《黄帝内经素问校注》。另外,尚有它的姊妹篇《黄帝内经素问语译》同时出版。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资料丰富,校勘翔实,训解精当,其中对《素问》的一些研究论点,经全国有关专家审定,代表了八十年代研究的*水平,适用於临床、教学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传习录》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此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在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门人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 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四句教 (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而使王学体系更趋齐备。 更贴心的是,此线装本在书前配有
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对前人的谬误也多有匡正,对同代人的考证、注释广为采集,注重文字训诂、史实考订和经义的阐发,本书以清同治五年初刻本为底本,参考他本,进行校勘与标点。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一派的经典作品。目前所见的各种版本,字数不尽相同,但都在五千字左右,文字极为精简。该书虽然篇幅简短,但哲学内涵极为丰富,历代注释者甚多,河上公章句、王弼注即为早期注释中著名的两家。此次推出的线装本,就是对《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王弼注》的点校整理。其中,前一书以《四部丛刊》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南宋建安 虞氏刊本为底本,后一书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有明显的讹误或脱漏处径改,不出校记。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作者不详,相传为河上公所撰。河上公,一名河上丈人,生平不详,大约生活在战国末期。从内容来看,主要是以汉代流行的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养生的观点解释《老子》,认为天道与人事相通,治国与治身之道相同,体现出非常浓厚的汉代黄老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这四部书高度推崇,认为是“六经之阶梯”,对四部书分别作了注释,并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大学》、《中庸》的注释《论语》、《孟子》的注释称“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此书从元代开始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书,影响中国历史及中国思想文化极为深远。《四书章句集注(共4册)(精)》(作者朱熹)为整理排印,版式疏朗悦目,极便阅读和收藏。
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后一部分(原卷次五○一——五二○),其内容主要是取材医学和医学以外的其它书籍中有关医学纪事和历史等问题。计有:总论:是从《易经》、《周礼》及《素问》、《灵枢》等书中收集某些有关医学的概论性资料;医术名流列传:从史书、地方志及有关医学著作中收集清初以前的著名医学家的传记,有一二○○多则;艺文:是历代医药书籍中的有研究价值的序和医学家的诗文;纪事:是历代史书、笔记中有关医药的纪事;杂录:是有关书籍中记载的医学事迹和寓言等;外编:为非医学书籍所记载的有关医学传说等。由于本书取材较广,能帮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祖国医学的内容和有关的历史资料,可供中西医研究中国医学历史参考之用。但因此书是古人所辑录,因而书内某些内容的观点和提法,难免有不当之处,请予批判地
《墨子》一书遵从 诸子现代版丛书 之体例,注重从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诸子著作,以求从中汲取可供当代读者学以致用的精神养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该书前有前言一篇,作者在其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墨家学派的思想及主张、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浮沉,以及墨学文献的流传情况等,使得读者对墨家学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对具体篇章的解读中,每一章都分为题解、正文、注释、译文、评析五大部分,层次分明,有条不紊。题解部分概括该篇的主要内容,分析墨子在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开宗明义,让读者一目了然。正文部分,在广泛参校各版本的基础上确定*文本,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的优良底本。注释部分则选取正文中的疑难字句加以注解,语言平实,浅显易懂。译文部分是对整段文字的疏通串讲,有助于读者对墨子精义的把握。每篇*后的评析部
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儿科”部分(原卷次401-500)。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二个部分,一为小儿疾病;二为痘疹专论。在小儿一般疾病部分,分为二十五门,包括胎养、诊断以及各种疾病的治疗;在治疗的方法上,除了一般方药外,还有针灸、单方等。在“痘诊”专论部分,详尽地叙述了中医对天花、麻疹经验。对于目前研究中医儿科疗法很是实用;尤其本书選列的文献资料,有一部分录自现已少见的古代儿科名著,因此,除了可供中西医临床参考外,也可供学术研究者的参考。 本书(儿科)分上下两册,这是下册,内容为“痘疹”专论。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礼记?孝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三经》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其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思维方式,对当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书为明代名医吴昆(15511620)对《素问》的注释。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先后拜师不下72人。他注《素问》多与实践相合,务去空谈,创建颇多,为后人所推崇。本书以现存早的万历本为底本,以日本元禄六年书林吉村左卫门重刻明玉树堂本为补校,并参阅了清刻宏道堂本,及光绪己亥程氏刻本,点校注释而成。
《新编诸子集成:抱朴子外篇校笺 (下)(繁体版)》共二十五卷,是晋代葛洪所撰的一部著名子论。该书着重宣扬儒家思想,杨明照先生以平津馆丛书原刻本为底本,参校十余种其它版本,对该书进行校笺。
本书对近年出土秦汉简牍中的医方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每条材料下列出解题、图版、释文、集注、译文等部分:图版依据出土简牍照片或摹本,逐字剪切处理后横行排列;集注包括各种发掘报告、专著、论文等,编著者个人看法以 今按 提出;释文、译文均吸收了z新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弥补了先秦两汉传世医学文献的不足,展现了先秦汉代我国传统医学的真实情况,有利于系统梳理中医药研究历史,加强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发掘并弘扬我国传统医学文化,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完整地认识中医药学的历史积淀,向世界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