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及其《乐书》简介 《乐书》二百卷,北宋陈旸撰。陈旸字晋之,生卒年不详,今福建闽清人,宋哲宗绍圣年间中制科,官至礼部侍郎,事迹见《宋史》本传。《乐书》的编写,始于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 1085),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徽宗,前后40余年。《乐书》内容丰富,体例分明,图文并茂,篇章达1124条,图540余幅;征引丰富,考证细密,辨论精审,保存了不少现已散失的音乐资料。王世襄先生称《乐书》为 中国现存历史上较早出现的音乐百科著作 。 《乐书》的前95卷为儒家经典训义,后105卷为《乐图论》。卷1至卷95采摘《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文献中有关音乐的论述加以训义;卷96至卷188以雅、胡、俗分类论述律吕、乐器、歌、舞、杂乐;卷189至卷200为吉
《榕村全书》是清初重臣、一代名儒李光地的文集汇编。全书共分十册,收录了李光地著述二十二种、共一百六十三卷,包括《周易通论》、《周易观彖》、《尚书解义》、《诗所》、《四书解义》、《春秋?余》、《朱子礼纂》、《古乐经传》、《榕村语录》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
中国书法是独步世界艺术之林的千古文化遗产,而古代石刻则是前人书法艺术的载体。历朝历代,乃至今日,人们学习书法的众多范本都是来自古代石刻的拓片。被人们临摹多、堪称中国书法典范的《九成宫醴泉铭》《伊阙佛龛碑》《圣教序》《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等千古名碑,至今仍然矗立在祖国的大地上,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辉煌。 有唐一代,尤其是初唐与盛唐时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达、影响力强的鼎盛时期。这时,中国古代书体脱离隶书园囿,进入成熟美观的楷书时代。安定统一的强盛帝国与欣欣向荣的文化教育,造就了数不胜数的书法大师。从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到李邕、苏灵芝、李阳冰、颜真卿、张旭、怀素、柳公权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上百种精美的碑刻,奠定了唐代书法无与媲美的崇高地位。不仅如此,即使是唐代无名
三代以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悠悠數千載間,中華國勢的興衰强弱,不僅記載在竹帛上。從現存的各種古代遺物中,都可以看到各個歷史時代的天下興亡,領會到不同的大國風貌。 有唐一代,曾經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先進强國。而自唐太宗至武周時期的初唐階段,更是意氣風發、生機勃勃的强盛時代。大,氣魄宏大,就是這個時代的鮮明特色。于是,就有了當時世界上的國際都市 長安與洛陽,有了大的建築 洛陽武周天樞,有了宏偉的造像 龍門奉先寺大佛,也有了河南現存的摩崖題刻 《夏日游石淙詩并序》與《秋日宴石淙序》。
国学百部系列(总定价 2688 )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目前已有百部,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温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 16 开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此套丛书共分为三辑,*辑1048元,第二辑1100元,第三辑5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