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古代 武经七书 中的一种。它是一部以传统的问答体写成的兵书,主要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之间关于作战方略的问、答。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98次问答。该书反映的兵家指导思想是:必须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通过其中的记载,我们对兵家文献中常见到的攻防原则、奇正相变之术、阵法训练等,均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整理,所用底本为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日本静嘉堂藏南宋浙刻本《武经七书》本,校本主要有明嘉靖癸丑年翁氏刊本、明万历辛巳年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本、明天启辛酉年刊行的王阳明批注本等。书末附有多篇传记、评述资料。
《墨子》一书遵从 诸子现代版丛书 之体例,注重从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诸子著作,以求从中汲取可供当代读者学以致用的精神养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该书前有前言一篇,作者在其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墨家学派的思想及主张、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浮沉,以及墨学文献的流传情况等,使得读者对墨家学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对具体篇章的解读中,每一章都分为题解、正文、注释、译文、评析五大部分,层次分明,有条不紊。题解部分概括该篇的主要内容,分析墨子在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开宗明义,让读者一目了然。正文部分,在广泛参校各版本的基础上确定*文本,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的优良底本。注释部分则选取正文中的疑难字句加以注解,语言平实,浅显易懂。译文部分是对整段文字的疏通串讲,有助于读者对墨子精义的把握。每篇*后的评析部
本书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材,也是对社会读者进行国学普及教育的读本。分为文学编、哲学编、史学编,基本涵盖传世名篇佳作。本书采用“文选”的方式,以阅读讲习传统典籍为主,以概括评析为辅。各编均附总论和名家评论,对读者理清各学科领域历史发展线索和特点、扩展视野多有助益,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清经解》,即《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始刻于道光八年(1828)八月,两广总督阮元命学生严杰任总编。道光六年(1829)九月,阮元调任云贵总督,刊刻事交付广东督粮道夏修恕接办,严杰仍任总辑。道光九年(1829)九月,全书刻毕,共收七十三家,一百八十三种著作,凡一千四百卷。咸丰七年(1857)九月,英军攻粤,书版毁失过半。咸丰十年(1860),两广总督劳崇光等人捐资,补刻数百卷,增刻冯登府著作七种,计八卷,即 咸丰庚申补刊本 。同治九年(1870),广东巡抚李福泰刊许鸿磐《尚书札记》四卷,附诸《皇清经解》之后,是为 庚午续刊本 。 《清经解续编》,即《皇清经解续编》,又名《南箐书院经解》,光绪十二年(1886),江苏学政王先谦仿《皇清经解》体例,搜集清代乾嘉以后经学著作及乾嘉之前为《皇清经解》所遗漏者,辑
本书内容浅显易懂,向您介绍的各种国学知识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我们尽量选取那些*代表性、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趣闻逸事,选取那些课堂上老师不会讲的国学故事、专家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国学尘封、丰富典故,逐一呈现给渴求精神财富的您。这些内容不但是您茶余饭后消遣的谈资,更是您了解中国国学文化的绝佳窗口。另外,书中还精心挑选了弥足珍贵的近600张精美图片,让您在趣味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中国国学的底蕴。 斯人已去,时光如水;千年往事,转眼成空,历史终究已成为历史……让我们一起去发掘国学碎片,重温那些或精彩、或神秘、或平淡、或曲折的国学画面,聆听那一曲曲壮丽无比的国学叹歌吧!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前770 前476)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所载史实,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
《人物志》全书共三卷十八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 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庄子在本书中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 道法自然 的观点,提倡 自然无为 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本书添加版画图和注释、译文,选取权威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双色宣纸印刷,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的著作集。 《韩非子》一书系统地阐明了“法、术、势”的法治理论,反映了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许多重要情况。其中的《解老》、《喻老》两篇文章是中国早注解《老子》的著作。该书中的大量寓言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又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阐述了“道理相应”的唯物主义规律论和注重“参验”的认识论。它通过“矛盾之说”,阐发了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韩非子》的刻本很多,以宋代乾道年间的刻本为早,原刻本已不存。时代的《韩非子》必本较多,其中较重要的有《道藏》本,《韩子遇评》本,赵用贤本。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400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菜根谭》有多种版本传世。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事迹不详。本书在参照各种权威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可靠性、*时代性、*契合度的360余条经典原文。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全书分为处世篇、修持篇、养身篇、闲适篇,并编制了主题目录。书中准确流畅的“释义”和详尽的“注释”,更便于您去阅读和理解。独特的“新解”,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短小精悍的“专栏故事”,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您在捧腹开怀之际,体会到更深层的生活哲理。收集百家之言,共同“品味菜根”之香,使您从中采撷更丰富的人生智慧。 《幽梦影》,清张潮著。这是一部绝妙的奇书,是一部清新的随笔。书重
如果说秦诸子百家是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那么经过汉魏六朝、唐宋的发展壮大,至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古典散文已渐步入终结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小品文”,关注的是人生处世、生活情趣,品字、品物、品人、品事、品文、品花、品酒、品茗、品玩,不一而足。语言凝炼,行文简洁,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的事例之中,精辟透彻,入木三分。《菜根谭》、《小窗幽记》和《幽梦影》,可视为一时期“小品文”的代表作。 该书告诫人们,在生活中要睁着一只眼,不能胡涂;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脱俗;人生何处无烦恼,超然空灵,才能享受那种文学家所拥有的口味和灵秀。人生的苦与乐、荣与辱有时是很微妙的,微妙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对人生的苦与乐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苦乐与我, 人活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看待荣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 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 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变法的几大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法令军规,其中有些内容比如不能让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监督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慈”是指长者对晚辈的抚爱;“孝”是指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和尊敬。“慈”与“孝”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道德标准和家庭教育的基础。只要家庭存在,“慈孝”这一基本的人伦道德便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古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纯粹出于一种无私的天性,“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淮南子·缪称训》)。孟子日:“丈夫(男孩)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滕文公下》)。但是,古人同时强调,父母对子女应爱之有道,如果一味地溺爱,便不是真正的爱子女,而是害子女了。司马光说:“天爱之,当教之以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爱而不教,适所以害之也
国学经典是民族精神传统的凝聚,是国人灵魂的故乡。“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们从《周易》、《礼记》、《论语》、《孟子》、《老子》、《荀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曾文正公家书》几部经典中选取了适合大学生诵读的若干章节,分为“明德、劝学、修身、尊亲”四编。编辑此读本,是希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传统的窗口,一片文化的土壤,播下读书的种子。通过诵读经典,体认古代仁人志士不断修养、磨砺自身的精神品格,激发我们见贤思齐的渴望。 《国学人文读本/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国学基础课“十二五”规划教材》分析了中国反贫困工作的政策走向,阐释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规划体系和保障体系。本书还对反贫困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关系、扶贫
本书是从后人从曾国藩的书信中收集的极具教育意义的一部分文章,编撰而成,所涉及的內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改、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庄子》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以具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汪洋恣肆的文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本书选取了《庄子》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其做了注释,便于阅读。对所选文章,有题解、文化史拓展,文学史链接、集评等内容,对把握《庄子》的思想,有很大帮助。
为了普及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孔子及其学说,汲取其中有益成分,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特编译了这本《老子庄子妙语》。 妙语,一般是指深微精妙、意味隽永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语言,如格言、警语、精粹之论和动听之语等等皆是。不过,本书所说的妙语比这个范围要广,除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那些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富于机智以及具有重要思想文化价值,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材料。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广义的妙语的形式把老庄的思想精华介绍给大家。 本书先列原文,后为“原文大意”和“点评”。在“原文大意”中,把有关的背景、事件材料以及说明和阐释的文字一并纳入译文中。本书在编选过程中,原文主要依据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的《老子注》和《庄子集释》,并参考了其他注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