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解荀子》为 国学经典释读 之一种。此书作者为叶玉麟,所据转换排印的版本为民国二十四年大达图书供应社出版、新民书局发行的《白话译解荀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玉麟所著的关于国学经典释读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读性,称得上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成为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基本读物,可惜后来竟被忽视,难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便是叶玉麟先生所著的《白话译解荀子》。本书用通俗的语言,逐章逐句对《荀子》进行了译解,对相关词句和典故做了通俗的注解和诠释,今天看来,仍然是学习国学经典较为适当的读本。本次出版将其由原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以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本书参考数十种中日韩三国学者《论语》研究专著,及数十种有关《论语》的学术笔记,融百家精义于一炉,铸成一种新的《论语》注释新体式。每章根据内容立一标目,目的在帮助读者把握要义,领悟其中的意义。同时面对当下人的生活进行思考,缩小《论语》与当代生活的距离。使读者能亲身感受到其指导人生的意义。作者从文字训诂、史实考据、经学意义、文学理解等多个角度,尽可能的发现其当代价值,阐述详细,却又不流于繁琐,让《论语》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新编诸子集成丛书,自一九八二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学术界特别是新老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已形成规模,成为学术研究的基础图书。丛书原拟分两辑出版,辑拟目三十多种,后经过调整,确定为四十种,今年将全部出齐。第二辑原来只有一个比较笼统的规划,受各种因素限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有的项目已经列入辑出版,因此我们后来不再使用辑的提法,而是统名之为新编诸子集成。 随着新编诸子集成这个持续丁二十多年的丛书划上圆满的句号,作为其延续的新编诸子集成绩编,现在正式启动。它的立意、定位与宗旨同新编诸子集成一脉相承,力图吸收和反映近几十年来国学研究与古籍整理领域的新成果,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提供更多的子书品种和哲学史、思想史数据。 续编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积少成多,不设拟目。希望本套书继续得
有很多书写《论语》、写孔子。可是这一本,很不一样!虽然它也完整解译了《论语》的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但兴起意到之处,不刻板、不庄严、不沉闷、不说教。 从这本《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回望春秋大地,孔子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可爱,简直打翻了我们对老夫子“迂腐造型”的臆想。它让我们看清他生而为人的直白、机变,看到他的不“愚忠”、不“迂腐”、不“端庄”。它也让我们擦净了几千年来被一代代帝王、官学者们涂抹妆扮过的“儒家经典言论”,那才是圣人之心的本源,也本应成为我们的信仰与准则……《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的作者是芮新林。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载体,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极经典的入门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 四句教 。
戴望,晚清今文经师。征古训注圣经,表彰颜李之实学,更发扬《公羊》之微言大义,欲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救世敝而维圣教。戴氏深善刘礼部《述何》及宋于庭《发微》,顾其书皆约举,大都不列章句,辄复因其义据,推广未备。故《戴氏注论语》依篇立注,为二十卷,皆檃括《春秋》及五经义例,系晚清《公羊》义释《论语》之重要注本,盖戴望求素王之业、太平之治之宏愿。 校疏者郭晓东,复旦大学教授。《戴氏注论语小疏》之点校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清同治十年金陵书局初刻本(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本影印)为底本,校以南菁书院丛书本;并对戴氏注之出处、涉典故与义理之术语,尤其是大量涉及《春秋》与《礼》的内容加以疏释,撰此《戴氏注论语小疏》,亦其治经以经世之意。
《抱朴子外篇》是晋代葛洪撰写的一部儒学著作,意深文艰,用典颇多。这部《校笺》以平津馆丛书本为底本,参校十余种其它版本,校注精审,多有创见。
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他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历史渊源、学术流派及现实政治问题都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剖析和价值评判。 《荀子》是研究荀况思想及先秦各派学说的重要材料。自唐代杨倞作注后,直至晚清才有学者对它进行校勘诠释。王先谦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该书脉络清楚,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注本。
李顒(1627-1750),字中孚,陕西盩厔(今周至)人,因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故学者称其为二曲先生。李顒生于关中,生平提倡讲学,为关中学者推崇,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是明清之际很有影响的大教育家之一。 《二曲集》中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概括言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宗陆王心学并糅以程朱理学精神的“学髓”说 《二曲集》卷二的《学髓》,是一篇很著名的教育哲学著作。所谓“学髓”,就是学术的真髓,亦即学术切要的宗旨。这篇论著是李顒给门人的讲学录,由门人记录整理而成,有图有说,而图是李顒自作的。这部《学髓》有图有说,体例有似周惇颐的《太极图易说》,其书分两部分,一为“揭出本来面目”的心性本体论,一为揭示“下手工夫”的道德修养工夫论。在本体论方面,《学髓》认为“人生
书中正文补充多,也是异文和附录繁的,颇具版本价值。在新辑补的一百四十四条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庄子言论,如“生为傜役,死为休息”“生则重于天下”“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小巫见大巫”“叶公好龙”等,他们大部分可以明确依据古籍的记载,称引或辩驳其是否能引在庄子名下。由是观之,《庄子集》新补的内容不仅将引起世人的极大兴趣,也必将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鬼谷先生里氏姓名无考。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引东晋学者徐广的话说:“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隋书·经籍志》引皇甫谧注:“鬼谷先生,楚人,生于周世,隐居鬼谷。”唐代李善《文选注》引《鬼谷子序》:“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子,言其自远也。然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其他传说很多.但多附会,不可凭信。地名叫鬼谷的地方历史上说法也不一。《史记·甘茂列传》记载苏代向秦武王介绍甘茂,说他:“非常士也,其居于秦,累世重矣。自殽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来则置之鬼谷。”但在《战国策》中“鬼谷”作“槐谷”。清代学者黄丕烈说:“‘槐’、‘鬼’者,声之转也。”则“槐谷”就是“鬼谷”。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说:“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有学者考证,扶风池
《家庭国学读本》为本社所编国学读本系列之一,上承《领导干部国学读本》和《青少年国学读本》。如果说《领导干部国学读本》立足于“政”,基调是刚健和中正,《青少年国学读本》立足于“教”,基调是奋发和励志,而本书则以“情”为其立足点,以温馨和亲和为其基调。它着眼于家庭阅读,旨在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提高家庭成员的国学素养。本书体例上分为原典、注释、题解三个部分。原典选取国学精粹,将有代表性、有现代价值的文本原汁原味地推介给读者,在受到教益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阅读、欣赏古文的能力。注释力求简明扼要,旨在扫清阅读中的障碍。题解则引申发挥,纵论古今,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家庭国学读本》后另有附录,辑录有关人伦日用的文献材料,帮助读者了解古代历史文化,便于阅读时参考,增强读本的知识含
有很多书写《论语》、写孔子。可是这一本,很不一样!虽然它也完整解译了《论语》全部的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但兴起意到之处,不刻板、不庄严、不沉闷、不说教。 从这本《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回望春秋大地,孔子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可爱,简直打翻了我们对老夫子“迂腐造型”的臆想。它让我们看清他生而为人的直白、机变,看到他的不“愚忠”、不“迂腐”、不“端庄”。它也让我们擦净了几千年来被一代代帝王、官学者们涂抹妆扮过的“儒家经典言论”,那才是圣人之心的本源,也本应成为我们的信仰与准则……《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的作者是芮新林。
“四书”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极为重视这四部经典,纷纷对其进行注释讲解,其中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著名。朱熹此书去取诸家之说,推敲注释文字,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钦定的教科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与“五经”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此次出版《四书章句集注》,不仅原文经过精心校理,堪称“善本”,而且对版式作了重新设计,使之更加醒目、美观。同时,我们还将著名学者金良年先生对“四书”原文所作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