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后一部分(原卷次五○一——五二○),其内容主要是取材医学和医学以外的其它书籍中有关医学纪事和历史等问题。计有:总论:是从《易经》、《周礼》及《素问》、《灵枢》等书中收集某些有关医学的概论性资料;医术名流列传:从史书、地方志及有关医学著作中收集清初以前的著名医学家的传记,有一二○○多则;艺文:是历代医药书籍中的有研究价值的序和医学家的诗文;纪事:是历代史书、笔记中有关医药的纪事;杂录:是有关书籍中记载的医学事迹和寓言等;外编:为非医学书籍所记载的有关医学传说等。由于本书取材较广,能帮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祖国医学的内容和有关的历史资料,可供中西医研究中国医学历史参考之用。但因此书是古人所辑录,因而书内某些内容的观点和提法,难免有不当之处,请予批判地
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儿科”部分(原卷次401-500)。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二个部分,一为小儿疾病;二为痘疹专论。在小儿一般疾病部分,分为二十五门,包括胎养、诊断以及各种疾病的治疗;在治疗的方法上,除了一般方药外,还有针灸、单方等。在“痘诊”专论部分,详尽地叙述了中医对天花、麻疹经验。对于目前研究中医儿科疗法很是实用;尤其本书選列的文献资料,有一部分录自现已少见的古代儿科名著,因此,除了可供中西医临床参考外,也可供学术研究者的参考。 本书(儿科)分上下两册,这是下册,内容为“痘疹”专论。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礼记?孝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三经》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其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思维方式,对当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书对近年出土秦汉简牍中的医方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每条材料下列出解题、图版、释文、集注、译文等部分:图版依据出土简牍照片或摹本,逐字剪切处理后横行排列;集注包括各种发掘报告、专著、论文等,编著者个人看法以 今按 提出;释文、译文均吸收了z新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弥补了先秦两汉传世医学文献的不足,展现了先秦汉代我国传统医学的真实情况,有利于系统梳理中医药研究历史,加强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发掘并弘扬我国传统医学文化,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完整地认识中医药学的历史积淀,向世界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本书为前满洲医科大学东亚医学研究所研究业绩之一。著录古今医书1635种,附录238种,共计1873种,分为31类。著作体例,一般分为出典、考证、序跋、刊本及抄本四项,编者按语,随文附载。此次整理,悉遵底本次第,保留岡西为人自序,加以新式标点。底本之误,酌情修改,底本因所见之本序跋阙如者兹访得原本补录。作者及相关师友的传记、论文、照片一并附录。书后新编书名及人名索引。
祖国方书浩瀚,数以万计,然对方名作诠释的专著却较少见,因此撰辑本书。书名为《古方方义与方名考释》者,是因本书从古代一万首名方中,选取了方名颇具凤趣的方剂230余首,加以诠释考证,故名。每首方剂,主要包括有两个內容,一释方义,二释方名。 在选释的237首方剂中,方名取自《书》、《诗》、《礼》、《春秋》等经书的有30余首,取自《周易》的40余首,取自道家的30余首,取自佛家的4首。另外,方名取自古代文化其他方面的100余首。 本书既剖析了方剂义理,又阐释了方名寓意及立方大旨。故此,裨益于临床,便利于教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院校师生参考;同时,本书所载诸方,其命名与中国古代文化联系甚密,故亦可供社会各层人士阅读。
《活解金匮要略》是“老中医白话讲经”系列之一。 《金匮要略》原著是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货病论》16卷中的“杂病”部分(即《金匮玉函要略方》),原为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并疗妇科病。后经宋代林亿等人整理残卷而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医学早论述杂病的专著,内容广泛而系统,全书共25篇,列举病症60余种,方262首。 《活解金匮要略》是通过多种形式,以现代逻辑思维方法,对《金匮要略》原著进行全面而灵活的解说。主要方式:按篇或小节对原文进行注释和现代白话翻译;文中插入趣味性的图画辅助说明;对每卷、节的内容归类,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结合各卷、篇阐述的病理、法、方、药等,增补了方剂趣记图解、名医医案、歌诀,力求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本书集知识性、
《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脉学专著,为魏晋医学家王叔和所著,约完成于公元三世纪初,全书共十卷。前九卷分为九十七篇,第十卷未分篇,为手检图二十一部。本书以论脉为主,兼论其它诊法,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还结合临床阐述了许多辨证论治的重要理论,指出了男女妇孺之异,强调了凭脉参证以诊治各种疾病。本书不但是中医脉学理论的经典之作,而且对中医的学习、研究以及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影像医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全国范围而言,仍缺乏一本高水平、能立于世界之林的影像医学专著。因此,尽快出版一部总结我国影像医学成果、又反映当今国际影像医学发展*动态的高级参考书,已成为我国影像医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有鉴于此,人民卫生出版社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并委托我们组织全国力量编写这部《中华影像医学》。本书以系统为纲,同时采取系统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全书共分13卷:总论卷、呼吸系统卷、中枢神经系统卷、心血管系统卷、消化系统卷、肝胆胰脾卷、头颈部卷、骨肌系统卷、泌尿生殖系统卷、乳腺卷、介入放射学卷、影像核医学卷及超声诊断学卷。各卷独立成册,陆续出版。 本书编写人员组成的指导思想是老一辈专家把关,中青年专家挑大梁,调动所有积极因
本书是对张仲景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症状研究的完备、系统的专著。系统按[定义]、[分类]论述230多种症状,同时还补充了百世医家的认识及发展,具有较强的文献价值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又可直接指导临床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书可供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及临床中医师阅读参考。
本册书为《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之六,收载《五脏方》、《医宗三法》、《医学便览》、《医略便视》四书。 《五脏方》(全称《撄宁生五脏补泻心要》)一卷,乃元末明初名医滑寿所撰。该书为脏腑辨证选方用药专著。书中以脏腑为纲,以虚实补泻法为目,兼及五脏生克关系,并罗列相应的主治方剂。该书国内失传,今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日本宝历七年(一*七)刻本予以影印。 《医宗三法》是以表格为主的临床病因诊治手册,不分卷。明代医家冯愈约撰于嘉靖中。书中归纳疾病常见内因十六种,外因十六种,并用表格列举二百八十五种病症的病因、治法与主药,为古代重要病因专著之一,内容实用而编排新颖,该书国内早已失传。今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江户抄本予以影印。 《医学便览》四卷,明。解桢撰(一五七四)。该书以
《叶天士医学全书》集清·叶天士所编著医学著作之大成。叶天士、名桂,生于1667年,卒于1746年。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江苏吴县。本书包括《临证指南医案》10卷、《幼科要略》1卷、《温热论》1卷、《种福堂医案》1卷、《种福堂公选良方》3卷、《普济本事方释义》10卷、《叶案存真》4卷、《叶天士医案》1卷、《医效秘传》3卷、《景岳全书发挥》4卷、《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2卷、《眉寿堂方案选存》2卷、《未刻本叶氏医案》2卷。 本书主要内容为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专题论述了叶天士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书末附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本书首次系统整理校注叶天士所著及其门人后学所辑医书13部,为简化字、横排本。可供中医专业人员以及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者阅读。
《图解本草纲目》一书是“图说天下?典藏中国”中的一种。《本草纲目》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之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编写而成,素来享有“东方药学巨典”的美誉。其名为药学著作,内容其实涉及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地质、地理、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一部有着全球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医学与文化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本书为临床疾病专着。全书分七卷、三门、首卷为提纲门,卷二为内因门,以下五卷为外礼门,每门下列有临床常见的各种证候,计为七十种。每种证下又详设内因、外证、辨证等项,后为选方,方后并附方论。全书纲目了然,简结精练。尤为独特的是揭示了每证的“辨治”及方药的相互作用。封于临证很有参考价值。
《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古传本,同体而异名,虽在隋唐前问世,但因流传不广而被淹没,连许多大藏书家亦未见,直至清初陈士杰发现而雕刻刊行。此书对于研究伤寒理论具有很高的价值。今简体横排,与《唐本伤寒论》、《宋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脉经》等互校,并出注说明。
《素问释义》是一部奇书,其撰写始于一八六六年八月,终于一八六七年八月。这部字数百万逾百万的巨著,只用了一年时间告成,堪称学术史上的奇迹。《素问释义》是著者在戎马空锪中完成的,大量引述了历代中日学者《素问》研究的成果,而原稿极少涂改,给人以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感觉。几乎在撰著《素问释义》的同时,伊泽裳轩又完成了《金匮玉函略私讲》一书。这种速度神奇的著述活动,给后人留下意味深长的印象。 清代中国学者张琦,曾著《素问释义》,现有道光间刻本传世。伊泽氏著作中曾引用张琦之作,可见他知道张氏及其著作名。既然如此,为何仍将自己的著作题写同样的书名?我们整理前人遗作,无权更改书名,只能寄望于读者,不要将伊泽氏的《素问释义》,与张氏的《素问释义》相混淆。希望不久以后,伊泽裳轩的《素问释义》
《活解黄帝内经·灵枢篇》是“老中医白话讲经”系列之一。 《活解黄帝内经·灵枢篇》是通过多种形式,以现代逻辑思想方法,对《黄帝内经》原著进行全面而灵活的解说。主要方式:按篇或小节对原文进行注释和现代白话翻译;文中插入趣味性的图画辅助说明;对每卷、节的内容归类,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结合各卷、篇阐述的病理、法、方、药等,增补了方剂趣记图解、名医医案、歌诀,力求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为一体,不但对一般读者具有启蒙解惑之功,即使对医学大专院的学生和医学工作者也会有较大的启示和助益。
本册书为《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古籍丛书》之十,收载《脉证传授心法》、《回生明论医方》二书。 《脉证传授心法》不分卷,明代医家吴景隆撰于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该书以融会发明脉翠义理为主旨,结合临床诸病,介绍相关的脉与证。我国明清书目未载该书,今亦未见传本。今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江户写本予以影印。 《回生明论医方》(全称《新锲千选回生达贯秘传明论医方》》八卷,明。谢毓秀编集,余象斗增补,刊于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该书为综合性医书,讲述各科病症的诊治,其中包含谢毓秀家传的许多临床经验。该书国内失传,今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万历二十四年二五九六》双峰堂余氏三台馆刊本予以影印。 以上二书可供中医研究、临床、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供图书馆、资料室以及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