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芳备祖》,凡五十八卷,南宋陈景沂辑,祝穆参订。陈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天台人。此书在陈氏早岁即开始编纂,脱稿约在理宗即位前后,付刻则约在宝祜年间。 此书专辑植物资料(尤其是栽培植物),分前、后两集。前集二十七卷,为花部,分记各种花卉一百二十种左右。后集三十一卷,分为七部分,计九卷记果、三卷记卉、一卷记草、五卷记木、三卷记农桑、五卷记蔬、四卷记药,著录植物一百五十馀种。各植物下又分三大部分:一是“事实祖”,下分碎绿、纪要、杂著三目,辑录各类文献资料;一是“赋咏祖”,收集有关诗词歌赋;一是“乐府祖”,收录有关词作,分别以词牌标目。 《全芳备祖》荟萃数百种植物资料于一书,是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之作,于后世有深远影响,被誉为“世界早的植物学辞典”。 此次点校,以影印
暂无内容简介。。。。。。
明代中晚期,中國的刻書業迅速發展。私人書坊盛行,大量圖書出現,售價低得驚人。越來越多的圖書服務於社會底層,整個社會仿佛進入大眾閱讀的時代。
《茶经》,世界茶研究专著,三卷十章,涵盖茶叶栽培、生产加工、药理、茶具、饮用、历史、文化、茶产区划等。《续茶经》,清代较大茶书。订定补辑,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行考辨。颇切实用,征引繁富。
茶的发现始于传说中的神农氏,距今已五千年。之后经历了从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历程,到唐代饮茶成风,品饮技艺初步具备,陆羽遂著成世界上部茶学著作《茶经》。唐代以后,凡茶的栽培、采制、煎煮等加工技艺不断进步,饮茶也逐渐成为一种士人相尚的文化,成为雅致逸乐生活的一部分。在《四库全书》艺术(琴棋墨砚酒茶鼎器)类中,历代关于茶的文献,所选仅《茶经》《茶录》《续茶经》《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东溪试茶录》《煎茶水记》八种。 本书据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按原本色彩、装帧形式影印出版。本书的影印出版,可满足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需求,不仅为民俗研究、古籍文献整理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唐陆羽《茶经》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
《天工开物》是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刊印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记载了常见谷物的栽培和加工方法,养蚕、纺织和染色的技术,以及制盐、造糖的工艺。中篇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舟车的制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篇则主要集中于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宝石的采集加工等。《天工开物》是世界第一部记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以大量生动细节留存了丰富的古代科技史料。它也是世界第一部百科类图书,曾流传于日本及欧洲各国,引起极大反响,被誉为“百科全书之祖”。本书为原著的白话编译本,文字明快生动,同时配以大量古代文物、绘画以及准确逼真的彩色手绘植物图谱,而157幅优雅古朴、翔实再现各行业生产过程的着色版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所介绍的资料,都较为具体地描述了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的调查选点标准如下: 一、有相对丰富的、能被搜集到的,基本上属于未发表的地方资料,如民间水利碑册等;借助这些资料,瞭解基层村社管理水资源的稳定传承和社会变迁的状况。 二、有被地方史料所记载的、或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水利纠纷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寻找调查的入口,以进一步开展对村社用水关系、管理制度和合理利益观念的调查。 三、有历史上形成的村社组织,能有效地控制当地的水资源,既相对独立,又部分地与基层政府合作,保证村民用水。 四、有地方合作者,熟悉和重视本地的历史,可以带领我们下去调查,能与村民一起解释所搜集到的资料,也愿意把本地资料放到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做比较研究。
博识多闻,是儒家强调的治学理念。孔子说的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历来为人所重视,这种 多识 的追求发展到宋代,就成了一种 尚博 的风气,以致宋人有一物不识、一事不知为耻者。随着 鸟兽草木之多识 的日益增长,经济的发展繁荣,士人阶层的崇尚,以及印刷业造纸业的发达、市场的繁荣,宋代出现了大量的草木、鸟兽、虫鱼谱录,《四库全书》在著录历代书籍时,在子部下设 谱录类 及其系属之门 草木鸟兽虫鱼之属 ,收录有大量的宋代谱录。宋元此类 草木鸟兽虫鱼 之谱录图书,卷帙不大,内容多趣,读之能怡情,能博物,也可以作为学问加以研究,一卷在手,兴味无穷。本书汇录《蟹谱》、《促织经》、《桂海禽志》、《桂海兽志》、《笋谱》、《菌谱》、《禾谱》等十三种宋代记录草木鸟兽虫鱼的谱录,以及一种元代枣谱,即柳贯的《打枣谱》,并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