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为北魏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早*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书中记载了公元六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从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原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分别记载了我国古代关于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特种作物的栽培方法及畜牧、酿造以至于烹调等多方面的技术经验,概括地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等方面的光辉成就。本书在石声汉先生《齐民要术今释》的基础上,为各篇增加题解,增补注释,并将译文补充完整。这是一个便于读者阅读和收藏的版本。
本书内容简介:穆藕初(1876~1943),名湘玥,上海浦东人。34岁远涉重洋,留学美国,专攻农学、纺织,以其为当时中国所急需。六年中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学成回国以后,陆续创办了德大纱厂、厚生纱厂、豫丰纱厂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实业家、棉业大王。他将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泰罗博士的科学管理思想同步引进中国,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行者、实业兴国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仅限于工商业,他还积极资助教育,扶持昆曲,支持抗日,参与政务和社会事务,件件都留下了可歌可颂的佳话。他的一生勤于工作,创造了大量财富,却自奉甚俭。在近代史上,他是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蜚声海内外。 1922年10月,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这样评价穆藕初:他是一位乐观向上的人物,有如惊涛骇浪中的一枚铁锚,有着坚强的
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本笔记体百科全书,《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倾一生之才情、尽一生之阅历所著作的,其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十几个方面,历来以其在科技上的诸多重大创举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同时也记载了古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唐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人文气息与生活情趣。自问世以来,《梦溪笔谈》受到了历代读者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不断被刊印,不断被阐释,也不断有国内外学者对之进行研究,为今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本书在生动翻译《梦溪笔谈》全文的基础上,为所有文段增加了贴切的标题,为每一个科技知识配备了深入浅出的示意与阐释,同时添加了近600幅精美古画与手绘插图,设置了许多妙趣横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编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农书”之一,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本书是没有标点标示的古籍影印版,适合古籍爱好者阅读。
本书为我国元代农学集大成者。此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农桑通诀》是关于农作物的种植收贮、果木栽培、禽畜饲养等论述;《百谷谱》是对五谷杂粮等各种具体作物栽培的介绍;《农器图谱》对我国传统农具、水利器具、养蚕缫丝织造器具等的使用和制作,以图绘加文字予以详尽介绍。此次整理,不仅对原书进行了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而且用白话作了今译,从而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农学著作。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集数十年深入调查研究之功而完成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该书首次由宋应星之友涂伯聚刊行于崇祯十年(1637年)(天工开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