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关《周髀算经》解读的作品。本书包括对《周髀算经》的长篇论述、《周髀算经》全文白话译文、《周髀算经》全文原文及详细注释、相关附录、参考文献及综合索引,意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种全面的《周髀算经》第一手史料。新论重新考察了《周髀算经》的宇宙模型,原文注释则讨论了几乎所有的技术性细节及有争议的问题,白话译文融会了汉代赵爽、北周甄鸾、唐代李淳风等各家注释的精华。同时,本书还特别分析了《周髀算经》中所体现的在古代中国科学史上极为罕见的公理化尝试及其意义。
《后汉四分日历表》排列后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的日历,后附《蜀汉四分日历表》。
本书是专为研究历史、考古、治历者设计的检算公元前后四千年气朔交食的速算法。内容包括从阳历、回历的年月日检算星期或纪日干支,阳历、回历、标准夏历间的互求法,二十四节气平定两方面的时刻,朔、望、两弦平定两方面的时刻,一切月食可见与否的推定及其食分与各限时刻,一切日食各地可见与否的推定及其见食分与食甚时刻。本书可使不谙天文的一般历史、考古工作者,以普通的四则运算和比例内差的简单算术,独立地推算数千年间的气朔交食,所得虽为近似值,但已足够考古治历之用,也可供一般天文爱好者参考。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四民月令校注》以北周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引文为主要根据。校勘所用参考材料,最重要的是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其次,引用了隋末到宋初的几部大型颊书,并和清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漠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卷四十七崔塞四民月令,及近人唐鸿学辑四民月令两种辑本对过。另外,注释时,参孜了晋宗懔(?)的剂楚岁时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从顾野王玉篇起,到唐慧琳一切经昔义等几部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