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集(套装上下册)》中慢词居十之七八,且词调多为独创的 新声 ,可以说,柳永发展了词的体制,对慢词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体现。在内容上,柳永词作多抒羁行役之情,多描写歌妓生活,亦有对当时社会的繁盛的体。《乐章集(套装上下册)》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韵律谐婉,在当时及后世都广泛流传。
本书以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实录了完颜麟庆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具体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
自屈原曰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至《神农本草经》言 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再到钟会称菊花 神仙食也 ,至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到苏轼 黄州菊花误 一事被贬黄州团练使。菊花从药用、食用功能到菊花审美内涵的定型以及古人咏菊的嗜爱,处处流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博雅经典:菊谱》选取六部有代表性的、流传范围较广的、文献价值较高的菊谱加以校注,即宋代刘蒙菊谱、史正志菊谱、范成大菊谱,明代高濂菊谱、黄省曾菊谱、周履靖菊谱。每篇菊谱前有注译者的提要,介绍作者、内容、版本等情况。《博雅经典:菊谱》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校勘、注解、翻译,并配以相关图片,《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各种菊谱的提要亦附每节后。 宋代菊谱以记载花品为主,明代菊谱以种艺之法为主。本书既谈逸闻趣事,又录菊花品种、
他的画基本上是写实性的,但这种写实又不是对景描摹,而是从物象中得到某种领悟,激起创作欲望后,再把自己感同身受的情结,凝聚强化到以线、墨、色构成的形象上。笔和墨便由着这种主观性、精神性,为超群的“意”所驱使,在纸上左右驰骋,上下铺排,穿插点染,刚柔相济,胸有成竹,落笔成章。这种写意往往是一气呵成,从而达成一种整体性、气势连贯的画面效果,并能凸显出物象的神采和精妙之处。因此,我们品味他的画作时,便总能得到一种视觉上的畅快淋漓之感和精神上的浓炽鼓舞力。 傅梅影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国写意画家,我以为主要是得益于他的坚韧品格,题材对位,对传统和造化的尊重和热爱。还有,就是他的聪颖和天赋。 现在傅梅影先生始人八旬,并不老。他的艺术生命正进入另一个旺盛期,他依然每日伏案,默默
《王祯农书(上下)——古刻新韵辑六》是元代 名农学家王祯的学术*作,该书收录了元代以前农耕 技术经验和所使用的农具等,较为详实地反映了我国 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农 学*作。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李流芳集》主要内容包括:五言古诗凡人十一首、冬夜书怀、陇上别、酒后为郑闲孟画扇戏题、将赴试白下走笔别荃之、题荃之昼兰、燕中归为闲孟画烟林小景有感、而作、登慈云岭还访严印持忍公无敕、读壁问旧题如昨日耳而当时、共事者徐孺谷张君实与小史、荃之皆死矣退之有言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怆然、兴怀爰作此诗、西碛看花宿六浮阁上走笔示闲、孟兼呈同游诸子、登铜井访三乘上人、弹山左阜待月独饮等等。
本书以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实录了完颜麟庆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具体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
南戲《琵琶记》,元·高明(约一三○七——约一三七一年)著,该劇以宋元时民间流传的蔡伯喈故事及戲文《赵贞女蔡二郎》为基礎创作而成。剧中描写蔡伯喈進京应试中状元后,被迫入贅相府,其妻赵五娘在家奉飬公婆,艰难度日。公婆去世后,赵五娘剪发葬以安葬双亲。遂又一路琵琶賣唱至京尋夫,历尽艰辛,终成圑圆。《琵琶记》问世以后,影響很大,有“曲祖”、南曲”之宗”等美稱,并流傅海外。 本书共编录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琵琶记》、明容与堂刻《李卓吾批评琵琶记》、清成裕堂刻《绣像第七才子书》、清末暖红室刻《陈眉公批评琵琶记》四种刻本的全部插图,所录插图共有一百三十八幅。影印时根据版面情况封原图略作缩小,每一种插图之前均封原书版本、尺寸、刻工、绘图者、插图情况等作简要说明,以便读者瞭解。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南宋薛尚功撰。薛尚功,字用敏,钱塘人(今浙江杭州)。生平事迹不详,绍兴中,以通直郎余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约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编次条理清晰,是宋代金石着述中辑录铜器铭文丰富的一部。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将钟鼎器物上的款识依样摹写,既有释文,又有考据。书中对器物铭文的考释不乏精当之处,较之同时期金石学着述中所着录相同器物的释文断代更为准确,从而使得本书成为南宋金石学的重要着作。但是由於作者所处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书中也不免有谬误,如所称夏器多为昊、越之物,商器中又掺杂周器,也有部分伪作器物,作为金石学初创期的着述,鉴别或有不精,在所难免。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有石刻拓本和木刻拓本两种传世
王冕,字符章,一字符肃,号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人。着《竹斋集》等。 王冕是元代著名诗人和画家,极富艺术才情与创造精神。《四库全书提要》评其诗曰:『多排幂道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他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对明清昼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绘画艺术。王冕又是一位篆刻名家,突破传统刻印方法的局限,开启了文人印的先河。 《竹斋集》有清康熙顾氏秀野堂刊《元诗选》本、《四库全书》本、嘉庆三年邵武徐氏刊本、清《戴鹿床手写宋元四家诗》本。本次整理编校,以四库本为底本,参校邵武本、《元诗选》本和戴钞本。又补入辑自《永乐大典》第二八二一卷的《梅谱》。这样,王冕诗文存世作品,大体收录在这部新编的
《胡氏書畫攷三種》八卷,即《南薰殿圖像攷》二卷、《國朝院畫録》二卷、《西清劄記》四卷,清胡敬撰。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法书要录》十卷,唐张彦远撰。是书为我国部书法学论着总集,集录东汉至唐元和年间书法理论文章及著名法书三十余篇,均照录原文,另有未见原文者存其目,或疑无关书法者亦存目不录。《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书采摭繁富,汉以来佚文绪论,多赖以存。《自序》谓好事者得此书及《历代名画记》,书画之事毕矣,殆非夸饰也。余绍宋穴书画书录解题》以为是书采辑至为精审,《四库提要》具言之。其后宋朱长文辑《墨池编》,陈思辑《书苑菁华》,矜多务博,所录唐以前论书之文颇多伪托之作,俱未见于是书,或彦远已灼知其伪矣。今天此书仍为书法艺术和书学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并对古典文学和文字学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此次整理以穴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参考其他诸刻本及相关文献,并吸取范祥雍校本的部分校勘成果。
《王羲之书法全集 楷书卷》 王羲之(公元三○三!一三八一年)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被奉为“书圣气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气历来为人们所珍藏,并用作临池范本,从而陶冶、造就出一代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徙居会稽山阴,官东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气”王会稽气《晋书》卷八十有传。相传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后见前代名家书迹,博采众长,草书师张芝,正书学钟繇,遍习蔡邕、梁鹄等书,精研笔势,损增古法,一变汉魏书风,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书,犹当雁行。 本书还包括:《王羲之书法全集 草书卷》《王羲之书法全集 行书卷上》《王羲之书法全集 行书卷下》
《辛丑消夏记》五卷,清代吴荣光鉴赏书画的精心之作。辛丑爲道光二十一年,时伯荣已放归田里,闭户养疴,因采历年赏鉴所得,略仿高士奇《江村销夏録》之例,详记款识,一一录出而成。全书首录《定武兰亭》并以唐宋诸本证其真,续记五代至明书画真迹百余件。吴氏于是书不仅详记书画作品尺寸,楷释图记,且具录题跋,并间出识语,其学养眼光令人称赏。作者吴荣光,字伯荣,号荷屋、可庵,或署拜经老人、白云山人。广东南海县佛山镇(今属广州市)人。伯荣工书,由欧阳询入手,旁涉苏轼。康有为评曰:“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能画,山水宗吴镇,花卉得恽寿平意。好收藏,精鉴赏。历年所积碑帖数十箱、图书数万册。著作有《吾学录》、《绿伽楠馆诗稿》、《筠清馆金石文字》、《帖镜》、《辛丑消夏记》等。《辛丑销
《芥子园画谱全集》为我社“古刻新韵”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系中国画学入门精典。该书自问世以来,便备受赞赏。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学习。其包举山水、花鸟、梅兰竹菊、人物的结构也非常便于初学者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