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成书於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於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於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结前人音乐创作经验,探索传统音乐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尽管近五百年来,有上百种古谱集中保存了成千首传曲,比较起来,还是以《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中保存的古代音乐作品史料价值。 《神奇秘谱(套装共3册)》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称《太古神品》,收十六首作品。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歷史价值较高酌『太古』传谱。如《广陵散》是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音乐的主要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系统地阐述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本书注释、译文力求准确晓畅,作者结合自己弹奏经验作出的点评,读来实用中肯。
石涛专著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共十八章,阐述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 搜尽奇峰打草稿 ,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主张 借古以开今 ,反对 泥古不化 。这些绘画思想对近代有重大影响。
宋元戏曲史新学术开山之作。全书十六章,以宋元戏曲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艺术特征及文学成就,界定了真正戏曲的概念,书末附有元戏曲家小传。先肯定了元杂剧何以在乐曲形式上的成熟、部分优秀 文章 中蕴含的悲剧意识。同时引入西方哲学、美学的概念,多角度的考察,为勾勒中国戏曲发展史、近现代戏剧研究树立了典范。
《画禅室随笔》的作者为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提倡“以意背临”;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贬抑“行家画”。对于绘画的发展,推崇自唐而宋由“工”变“ 畅 ”,批评由宋入元某些画家的由“畅”而“佻”。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生 、秀、真为艺术境界之极诣。
《乐章集(套装上下册)》中慢词居十之七八,且词调多为独创的 新声 ,可以说,柳永发展了词的体制,对慢词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体现。在内容上,柳永词作多抒羁行役之情,多描写歌妓生活,亦有对当时社会的繁盛的体。《乐章集(套装上下册)》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韵律谐婉,在当时及后世都广泛流传。
清康熙《御制耕织图》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的一部传世经典。不分卷,清圣祖康熙题诗,焦秉贞绘,朱圭、梅裕凤镌刻。书前有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五年(1696)序言。《耕织图》即绘刻完成于此年。图绘农村耕作、蚕织绩纺的场景,凡四十六幅,耕织各半。该图据南宋初期楼璹《耕织图》原意而绘,保留原图中的楼璹五言诗,增删部分图目。每幅图上方又有康熙亲书诗文。画法上,融入西方焦点透视法,纤细秀丽。刻法圆润秀挺,曲尽其妙。全书可谓诗、书、画、刻 四美具 。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晚清卷1)》编著者许宏泉。《近三百年学人翰墨》丛书批包括五本,分别是清初卷一、清中卷一、晚清卷一、晚清卷二、民国卷一。该套丛书记录了吴伟业、袁枚、姚鼐等数百位名家的文化艺术创作,以及作者许宏泉对这些名家的解析等。此外,书中还收录了这些文化名家的书法、诗画代表作,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读者理解。许宏泉称希望这套丛书能成为中国近三百年文化史的普及读本,他表示,收录其中的很多文化名家如果按照以往的主流学术史来选定,可能属于“边缘人物”,通过对他们文化艺术成就的研究,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三希堂法帖(1-4)(套装共4册)》是中国清代宫廷刻帖,刻于乾隆十二年。皇帝命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而成。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稀世墨宝的3件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线装典藏 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1-4)(套装共4册)》精选底本,精心印制,以求全面展示古代书法佳作的神韵,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古圣先贤智慧,使传世典藏存世弥久。
本书以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实录了完颜麟庆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具体情况,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
本书特点如下: 一、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一笔巨大的遗产,它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炽烈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 二、本集成不是一般意义的画集,不是书斋中材料的蒐集与编辑,它是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木版年画所做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普查成果。 三、此次普查强调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同步的全记录;内容涉及从历史遗存到活态现状、从作品到制作、从艺人到销售张贴、从艺诀到年俗,而且将所有产地囊括其中,一网打尽,不留死角。此种普查在历史上应属首次,也是终结性的。 四、大量的手的发现性的素材和严格的学术整理,是本集成重要的价值。
《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 上海图书馆卷》之《二弩老人遗印》,方去疾编辑,一函一册,宣和印社1953年刊行。此谱收录赵时棡自用印55方,绝大部分附有边款,其中近一半为赵时棡自刻,还有当时篆刻名家及赵氏弟子为其所作印章。
内容提要 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文人高深的精神境界。书法 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 ,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古至今,无数热爱书法艺术的人将大量名家名作临摹、刻石,以期永久保存。不仅如此,他们还刊印了众多书法作品集,让这些瑰宝可以流传于世。从官府刊印的《昇元帖》、《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到私刻的《潭帖》、《乐善堂帖》、《停云馆帖》等,古人刊印的书法作品种类繁多,不可胜数。就影响而言,当数《三希堂法帖》的意义为重大。
《唐玄宗鹡鸰颂 徐浩朱巨川告身》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 铁画银钩 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金农花卉册页(1)》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
清代编写的一部历代画家人名辞典。辑录上起上古黄帝,迄于嘉庆、道光年间画家共一千五百余人评传,以诗韵编次姓氏,依时代顺序,各列小传,从一千二百六十三种文献资料中采辑编成。后吴心教编著《历代画史汇传补编》四卷刊行,对前书进行补充。据相关版本影印,并新编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