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即《白虎通义》,汉班固等撰集,系汉章帝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的记录。清代陈立的《疏证》,是《白虎通》校释中水平的。此次整理,还收录了卢文绍的《今本44篇阙文》、庄述祖的《白虎通义考》和刘师培的《白虎通义斠补》等8种资料,对研究《白虎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林清话》是叶德辉的代表作,也是版本目録学名著。该书凡十卷,以笔记体裁系统介绍了有关中国历代雕版印刷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从书籍和版本的各种名称,宋元以来历代官刻、私刻、坊刻的源流,各时代突出的著名刻本,到古代活字印刷、彩色套印的创始和传播,历代刻书规格、所用材料以及工料价值的比较,印刷、装潢、鉴别、保存的方法,乃至相关的遗闻掌故,等等,是书皆有论述。此次将《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合刊,以《民国丛书》本为底本点校。除改正明显的刊刻讹误外,一般不作校正 。书后附録《藏书十约》及叶德辉传记数据,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叶德辉其人其学。
子書是我國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書產生在春秋末到戰國時期的百家争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结晶。秦漢以後,還有不少思想家和學者寫過類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華書局修訂重印了由原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這套叢書匯集了清代學者校勘、注釋子書的成果,較為適合學術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幾十年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後一些學者整理子書的新成果,所收的子書種類不够多,斷句、排印尚有不少錯誤,為此我們從一九八二年開始编輯出版新編諸子集成,至今已出滿四十種。 新編諸子集成所收子書舆舊奉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經常要閱讀或查考的書。每一種都選擇到目前為止較好的注釋本,有的書兼收數種各具優長的注本。出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還有不少讀者提出意
被譽為「中國的狄德羅一的宋應星,他的著作《天工開物》被譽為一中國科學技術的百科全書了成書於明崇禎十年,但直到近三百年後的民國初年,才受到國内學界的關注。而對其人其書較系統、成熟的研究,更晚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O江西省圖書館藏海内外孤本《論氣》、《談天》、《野議》、《思憐詩》四種的發現,打破了宋應星為純自然科學家的觀念0歲月不能磨蝕的光辉,足以證明其本身的價值。 宋應星是江西奉新縣人,世代業儒,萬曆四十三年(二八一五》領鄉薦,此後屢上公車不第,歷官分宜縣教諭、汀州府推官、亳州知州,明亡後退居鄉里,清康熙初棄世。宋氏一生於科場、仕途均不甚得意,然著述頗豐,除《天工開物》外,尚有《畫音歸正》(崇禎九年〔一六三六〕梓行,今不存》、《美利箋》、《原耗》(以上二種佚》、《卮言十種》
用兵以戚南唐之旗鼓为初门,孙武子之虚实为极致,击刺抑末矣。然不能此末艺,则不敢身至阵前,无以定将士勇怯,而行不踰时之赏罚。人无畏心,战何能胜?况又平日所用教师,多被诱于花假,以误士卒乎。虽然,殳何人而敢言此。惟以壮年所广集,汇为一编,以定其邪正浅深。贻之子孙而已。余所得者有石家枪,敬严也;峩嵋枪,程真如也;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枪,其人不可考;少林枪,余得者洪转之法,汊口枪,则程冲斗也,有《耕余剩技》、《少林阐宗》、《长枪法选》诸书刻印行世。此七家者,其法具存,余若金家枪、拒马枪、大宁笔枪等,尚有十余家,名存而无徒,书又不传,无可考据。应由技术浅小,虽取名一时,不足以传久故也。今就七家言之,真如一门而入,一师而成,一于纯者也。敬严徧历诸家,年将四十,始遇真如,重下本源工夫,而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由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分别组织宾客所写的著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使今人感兴趣的是这两部书积累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大量的神话传说,旧史佚闻,前人遗语,古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早已湮灭的家派学说。这两部书的文章,述事简洁,说理晓畅;《淮南子》尤其写的词翰美富,色彩缤纷。《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汉时即有注本,今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订本的底本前者采用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于后者采用刘问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本书之标点、分段,《吕氏春秋》沿用陈氏本;《淮南子》则由杨坚先生参考前人圈点进行标点及分段。本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
本次整理《倪瓒集》,拟为读者提供一部简单实用的倪氏诗文集读本。具体整理情况如下:以《无锡文库》所影曹氏《清閟阁全集》为底本,并校以《四部丛刊》所影蹇氏《倪云林先生诗集》(简称天顺本)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所影倪氏《清閟阁遗稿》(简称万历本)。而沈吾所辑《清閟阁全集补遗》,则以《无锡文库》所影上海图书馆藏古华山馆稿本为底本,予以标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次辑録补充,不少倪氏诗文版本存在体例不纯、诠次芜杂的弊病。有鉴于此,此次整理即将《清閟阁全集》中收録倪氏相关资料之卷十一、卷十二移至书后,作为附録;而《清閟阁全集补遗》之卷三、卷四则不予收録,裨使全书结构更为明细和合理,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稍加留意。
《晏子春秋》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古书,被称为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全书既有子书的特点,又有诸如《战国策》等史书的风貌,共8卷,由短篇故事组成,刻画了晏子及其身边诸人物形象,所载史实,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编著者刘默。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人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为使《菜根谭》更好地启迪人生、造福社会,我们精心制作了这本书。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妙传神的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彙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新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 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拟选入(用清陈立疏证)。 全书将分两辑出版。 辑所收
《快雨堂题跋》为王氏友人汪谷子承谊所编,所谓‘梦楼太守以能书名海内,心农中书以收藏甲吴下,遂相契厚,中书所收藏,太守必加墨焉。中书令子桐孙裒集成帙,并搜太守他所评识辑而刊之,为《梦楼题跋》’(李兆洛《快雨堂题跋序》)。是书卷一至卷六皆题书帖,起自《阁帖》,讫于自书;卷七、卷八为题画之作。文治善书,精赏鉴,其评定诸帖持‘不倚考据,专贵眼照,古人如曰不然,请俟之五百年以后’之论,故书中多有精诣,所谓‘持论姽婳,不循常流,神理时出元章、山谷之外’(李兆洛《快雨堂题跋序》),在清代众多书画题跋中独树一帜,颇具价值。本次点校,以民国间广智书局铅印本为底本,校补以道光间谼荪阁所刊本,予以标点整理。由于整理者学识謭陋,加之时间仓促,书中讹误在所难免,敬祈方家指正。
《节序同风录》,为专论节序民俗之作,详述一年十二月之风俗事宜。《阙里文献考》称孔氏‘采曲阜民俗撰《节序同风录》十二卷’,所纪大抵以北地风俗为主,或采旧籍陈说,亦及吴楚南中之俗。《四库总目》归史部时令类,列为存目,提要云 ‘《节序同风录》,无卷数,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人瑞录》,已著录。是书仿《荆楚岁时记》为之,以十二月为纲,而以佳辰令节分列为目,各载其风俗事宜于下,颇为详备。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异,尚任不分其时其地,比而同之,又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混淆,不足以为典据也。’是书又有《清文献通考》《清通志》《曲阜县志》《山东通志》《阙里文献考》等均著录,然而未有刊本,或以为不存。近来学者查访,始知大连图书馆藏《节序同风录》清抄本,此本不分卷,无题跋,不著撰人
《淮南子集释(套装共3册)》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荘逵吉校刊本为底本,校以道藏本、道藏辑要本(简称蜀藏本)、中立四子本(简称中立本)、茅一桂刻本(简称茅本)、刘泖生景写宋本(简称景宋本)、唐写本兵略残卷(简称古残卷)暨唐,宋类书所引及诸书凡淮南所出及出自淮南者。
本书辑录十一种古代养鱼的文献,分别记载了鱼之种养之法、鉴赏品第之法,甚至西方国家养鱼经验,以及运用遗传学理论梳理金鱼的演变。具体包括:明黄省曾撰《养鱼经》、张谦德撰《朱砂鱼谱》,清蒋在雝撰《朱鱼谱》、句曲山农等撰绘《金鱼图谱》、荣廷撰《虫鱼雅集》、宝奎撰《金鱼饲育法》,民国金云高撰《金鱼学》、高君珊译《金鱼饲养法》、苏堤撰《金鱼养殖法》以及陈桢撰《金鱼的变异与天演》等。
《论衡校读笺识》是马宗霍(一八九七—一九七六)先生一部未刊的遣稿。此书始撰於上世纪三十年代,完成於一九五九年,是继黄晖、刘盼遂二书之後一部研读《论衡》的力作。此稿由马宗霍先生的哲嗣马志谦先生抄稿标点,并补人少量校记和注释。书後附天岸撰《马宗霍传略》,也由马志谦先生提供。文中介绍马宗霍先生的学术经历与撰著情况甚详,可供读者参考。
《潜夫论》是东汉进步思想家王符的论著,对东汉后期的社会政治情况作了广泛的尖锐批评。清代汪继培引证详核地作了笺注。 本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选入。 全书将分两辑出版。 辑所收子书与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扶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虽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 第二辑收集辑之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成注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余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进行点校。 本书、二辑的均拟先出版平装本,每种单独定价,陆续发行。
《草堂之灵》乃杨氏于读书翰墨之余所作笔记,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诡谲恢奇,又不可一世。故谓之为人不可也,谓之为神不可也,谓之为鬼不可也。无以名之,名之曰草堂之灵’。书中所涉颇为广泛,掌故、书画、金石、诗文乃至风俗等皆有收録。如曾国藩、王闿运、叶德辉等秘闻有之,何绍基、李瑞清、齐白石之艺事亦有之,论诗文、辨笔墨、记碑帖更是俯拾皆是。且杨氏文锋犀利,风格明快,时时令人莞尔。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文字方面来看,此书皆极具可读性。此次出版,以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成化书局铅印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需要说明的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社会环境,杨氏某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因此在出版过程中,我们对部分文字进行了处理,望读者明察之。
本书收录书画装潢著作四种。一、《装潢志》,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明淮海人,钱谦益称其‘鉴古,工书’,另纂有《香乘》。是书专论书画之装潢,凡四十二则,每条各立标题,详述洗、揭、补、全等装潢之法,亦及天候、裱房、用糊、纸绢、轴品,所论‘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古迹重装如病延医’‘优礼良工,宾主相参’可谓甘苦之言,为历来装潢家所重。此次出版,以学海类编本点校整理。二、《赏延素心录》,周二学撰。周二学,字幼闻,号药坡,又号晚菘,仁和人,诸生。通诗文,善书,尤精鉴别,所蓄书画甚富,书画之癖,以致‘学殖渐荒,家计日消’。生平详金甡墓表、《杭郡诗辑》、《两浙輶轩录》诸传。所撰《赏延素心录》,凡十则,可谓《装潢志》续篇,论揭洗、补缀、装裱、糊法、题跋印记及画闩、画案、画匣等,以为书画装
《墨辩发微》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谭戒甫编著的,内容简介:墨辩正名 墨经證羲第二、经说释例第三、别墨衡異第四、名墨参同第五、墨辩原文、旁行句读第二、经上旁行句读表(表一、表二、表三)、经上三表流变之臆测、经下旁行句读表(表一、表二、表三)、经下三表流变之臆测等。
《云麓漫钞》15卷,是南宋有名的笔记之一,该书内容极为广博,向为前人所称赏。 《云麓漫钞》十五卷,南京赵彦卫撰。《四库全书》列为子部·杂家类·杂说属。从它的内容上看,大约有三成为记述宋代政治、士林的杂事,余者为古今仪礼制度、天文历算、典实故事的考证辩说;庞杂赅博中独具只眼,便是它的特色了。其记事部分,固不难琐细,却多关涉一些重要问题事件,足补正史之阙,对从枝节细把握当时社会、文化风神,颇有禅益;其考辨部分,广征综核,“析误钩隐,辨是与否”,不但廓清一些旧误谬传,同时也保存一些很有价值的史料,如隋唐长安城的建制模式、唐代制科名目、宋代迎送金使的形式及使费等等,对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及其演进状况,自有定的意义。当然,它也难免此类作品的通病,作者务求赅博而或失之不尽准确,为逞一家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