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 考据精确,议论高简 ,誉之为 南宋说部之首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在小说系统中,横空出世的百回本《西游记》具有绝高的艺术品位,以及无限的文化阐释空间,但归根到底,它也只是故事演化传播史上的一个坐标。 各种 西游 戏曲、说唱、图像资料,长期活跃在民间百姓的口头,根植于文化精神深处,体现了民间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叙事智慧,演绎出封闭时空中的 西游故事 。 以本书所收宝卷为例,这些用于特定宗教仪轨中宣唱的科仪文本与百回本《西游记》存在互文关系,却又自成体系,它们基于民间宗教实践的内驱力,遵循自身的叙述逻辑,并在传播上形成闭环。 从文本形态来说,宝卷的早期作品多数较为简略,故事仅具梗概,如《长生宝卷》《西藏宝卷》等。有些则只是选择某一故事元素,如《江流宝卷》《唐王游地府》《进瓜宝卷》等,只是围绕某人、某事展开情节,但往往又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当中加入不
本书为明代潮州*文献价值的大型文选之一 《潮州耆旧集》的点校本,原书为清道光年间顺德人、潮州府学教授冯奉初所辑,共37卷,收录了明代宣德至明清鼎革两百多年中潮州地区20家的著作。点校底本选用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潮州会馆影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道光原刻本,道光原刻本校勘较精,且影印时又做了一些校勘。点校者花费十年时间,广搜资料,反复查考,遵循古籍整理原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精心的校勘。本书的校勘出版,对于潮汕地域文化乃至我国整个明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意义。
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十二卷,是在总结前人注本基础上完成的一部集大成的韩愈诗注本,笺注方法具有清人注疏的时代特色,并首先采用编年之体,在现存韩集旧注中属质量上乘之作,为后世多种注本大量借鉴引用。
《汤显祖学刊(第十、十一辑合刊)》所收论文主要选自2022'中国(抚州)汤显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致辞、会议发言和学者论文。会议共收到近六十篇文稿,我们对这些文章进行审读、讨论,终遴选了二十六篇。根据内容,分为“临川汤公”“文献文物”“艺文哲思”“案头场上”“影响传播”“汤学学案”“学术动态”等栏目。七个栏目所选文章各有特色,有的还有新意。“临川汤公”栏目里的文章站位高,视野广,描绘了汤显祖研究的发展愿景。“文献文物”栏目里的文章有新文献发现。“艺文哲思”栏目里的文章探讨了汤显祖剧作的经典性,汤显祖的至情论、文学思想、人生哲学等,给读者提供启发。“案头场上”栏目里的文章,有的关注台湾省和江西本地演出汤显祖剧作的状况,有的从诗学、医学角度阐释汤显祖创作。“影响传播”栏目里的文章侧重于汤
杜牧编著的《杜牧集系年校注》,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为底本,并与景苏园影宋本、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本、《全唐诗》本、《全唐文》本、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本以及《唐文粹》、《文苑英华》、《唐诗纪事》、《又玄集》、《才调集》所收杜牧诗文一一对校。校勘尽量保持底本原貌,列岀对校本大抵可通文字。并作详细的注释,考证,系年,作品后附历代评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