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余首,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备。它的编选者萧统(公元五O一 五三一年)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字德施,天监元年(公元五O二年)立为太子。著有《文集》二十卷、《正序》十卷、《英华集》二十卷,都已失传。因为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后来又称《文选》为《昭明文选》。 我国封建社会中文化较发达的时期,首推汉唐两朝,而六朝可称是继汉开唐的转化时期。文体由楚辞变为汉赋。这种演化说明六朝时文体已相当完备,形式、辞藻、音律日益讲究,文学的观念更明晰了。这些都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准备了条件。《文选》在其间是起着一定作用的。
本书稿对《柳宗元集》的各家注本作全面整理,汇集各家笺注,辨明文本真伪,厘正文字是非,并补充新注,辑入佚文。对有关评论资料,分碑传、著录、序跋、艺文等部分分类归纳,同时附录柳宗元年表,末有篇目索引,资料收集全面,颇便读者。
《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 考据精确,议论高简 ,誉之为 南宋说部之首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南唐二主词》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经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徐渭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一生著述很多。这次整理出版徐渭著作以《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三书作为底本,顺序编次,并从有关总集及现存真迹中补辑了一些佚作。本书是目前收集徐渭诗、文、戏曲作品较完备的本子。
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深切把握,都需要通过精心研读支撑这种文明的经典著作来完成。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尤其需要后世学人潜心向学,孜孜研求。清代至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一个大总结时期,清代学者重视文字考据,遵沿“由小学人经学,由经学人史学”的治学路径,使传统经典中的诸多难题都“涣然冰释”。在这一大背景下,清代至民国初,也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初步读物,前接汉学的主张固然使得学风师古,但毕竟年代已久,如何在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领新生学子入门,成为新的时代需求。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著名思想家,长期经营近代工商业,社会活动超过半个世纪,早年曾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办等职,在外贸、金融、航运、工矿、铁路乃至慈善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其《盛世危言》首次提出了商战思想,是集中反映了近代改良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为《郑观应集》之第三卷,收入《救时揭要》、《易言(三十六篇本)》、《易言(二十篇本)》、《南游日记》、《西行日记》、《罗浮偫鹤山人诗草》、《罗浮待鹤山房谈玄诗草》、《待鹤山人晚年纪念诗》 、《香山郑慎馀堂待鹤老人嘱书》等共九种著作。
本书是 初唐四杰 之一杨炯诗文集的点校注释本。全书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童佩本为底本,校以《文苑英华》、《唐文粹》等多种古代总集、类书,底本讹误均予改正,并出校记;异文两通者载入校记。笺注严谨周详,释典释事精确到位,征引丰富规范。集后附新辑杨炯诗文断句数则。书后附杨炯传记逸事、著录评论及新编年谱,以备研究者参考。
脍炙人口的成语是怎么来的?周代八珍都是什么?伊尹是辅佐商汤代夏的功臣,他的哪些话成了中国烹饪的理论基础? 中国*次正式的宴会 夏朝的 钧台之享 ,地点就在如今的河南禹州市境内。这场王的盛宴是一个什么样的排场,座位是怎么划分的,食物是怎么摆放的,吃的都有哪些美食? 《味道河南》是目前国内平面媒体*梳理、揭秘饮食历史、文化乃至地方饮食特色、掌故、人、事件、现象等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型系列文化报道。该书即由该专栏整理而来。 目录 一、厨子、宰相和间谍 二、话说 本味 三、当番茄遇上鸡蛋 四、皇城根儿的碎片 五、骄傲是这样炼成的 六、夜市,从北宋东京开始 七、北宋小吃我们还在吃 八、飘着传说的开封菜 九、北宋开封的茶与茶坊 十、油条明星、博物馆长 十一、老字号的坚守与传承 十二、百年陈家菜藏在大花园 十三、名厨世
兩年前,《許寶蘅日記》由中華書局出版不久,我就開始着手整理父親許寶蘅(字季湘》先生留下的其他一些文献,包括他收存的師友來函、詩文與許氏先輩及族人的書信。當然,还有父親寫给我的堂兄許賓儒的書信,以及他的部分詩文手迹及收藏的少量清末名人手札等。這些文獻歷經戰亂和十年浩劫,能够保存下來並得以呈現在讀者面前,實在是一件幸事。 父親早年喜好收藏,尤其對於先輩手迹、詩篇多有收存。當時祖父在湖北做知縣,父親自幼生長於湖北,但隸籍浙江仁和,參加科舉考試必須回到杭州。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父親回杭州參加童生考試,恰逢族中仲二太太「曬書」,其中有同族先輩輯五公(許之瑞》的部分日記和往來信札。他見到後,如獲至寶,仲二太太慨然相贈。試後父親就把這些信札帶回武漢,這是他早搜集的一批先輩文獻。光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研究历来是学术中的显学。 已故朴学家吴林伯先生是马一浮大师的嫡传弟子,一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的研究,见解幽深而独到,堪称业界权威,他的大弟子陈书良教授于繁华纷扰中独立苍茫,以振兴朴学为己任,继承先师衣钵,将《文心雕龙》研究延续下来,发扬光大,以飨后学。 陈书良对《文心雕龙》原文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本书原文部分系文字上采用黄叔琳本,按照“三准论”将其篇次重新排列。另外,在前贤对它校注的基础上针对一些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之处,略陈陋见。凡前贤鸿笔已举,概不复陈;而管见虽浅,聊作引玉之砖。另外本书译文基本采用郭晋稀先生(《白话文心雕龙》,并对其相应作了改动。
Array
郑廷玉高度重视艺术形象的塑造,着力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在他的笔下,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富于立体感。赵鹗是一位寒士,虽然历经坎坷,善良忠厚的本色却始终如一,甚至善良得近乎懦弱,忠厚得有些木讷。考中状元,并未象小人得志那样忘乎所以;失仪落简、削职为民,也没有懊丧到痛不欲生的地步。在他卖诗周桥借以谋生的艰难时刻,却能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对李虎良言相劝,对张天觉解囊相助。区区二百文铜钱,微不足道,可是此时此刻,对缓解矛盾、平息事态,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因被诬丽身陷囹圄,定成死罪,生死攸关之际,他也不曾对别人产生刻骨仇恨,而只是慨叹自己的命运不济。他总是有心助人,无心利己,循规守分,随遇而安,其美好品德着实令人感佩。
冯子振(1257-1348),号海粟,自号瀛洲客,又号怪怪道人。湖南湘乡县洪塘乡(今谭市镇)山田村人。至元二十四年(1287),侍御史程鉅夫奉旨到江南求贤,向忽必烈推荐了赵孟頫等二十名儒士,冯子振因在其列而人京,官集贤待制。二十九年(1292),因写诗誉桑哥,及桑哥败,被遣还家。元贞元年(1295)再次人京,官复原职。大德十一年(1307)被免职。延祐元年(1314)官承事郎,至正八年(1348)卒,封侍御史。 关于冯子振的籍贯,文献中有五种说法:一、东海人。此说见于《乾隆顺德府志》。二、攸州人。此说源于《元史》卷一百九十,流传甚广。《元史类编》卷三十五、《湖广通志》卷五十七、《元诗选》、《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四库全书·万姓统谱》、《宋元学案·补遗》、《嘉庆攸县志》、《同治攸县志》等皆因袭之,几成定论,故近现代所
周游编的这本《中国寓言》是 线装中华国粹 系列之一。全书共收寓言故事343个,包括《两小儿辩日》、《庖丁解牛》、《卫人嫁其子》、《齐宣王好射》等。每个故事由原文、注释和译文三部分构成。其原文是文言文。
《彭蕴章集》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清代诗人别集丛刊 中的一种,也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吴晋邦博士整理。 本书收录清代道光、咸丰间名臣彭蕴章的《归朴龛丛稿》、《归朴龛丛稿续编》、《松风阁诗钞》、《鹤和楼制义》、《瓜蔓词》、《老学庵读书记》、《榕窗随笔》,并辑得《彭文敬公全集》未录之诗文百余篇。 附录 分为自订年谱、传记、轶事、评论、酬赠、道光本《涧东集》序次等板块,为进一步研究彭蕴章提供了便利。整理者对彭蕴章诗集、文集、词集、杂著等做了细致的校勘和标点,搜集了丰富的与彭蕴章相关的文献资料。本书是研究彭蕴章、长洲彭氏家族乃至清中后期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张剑(1971- ),河南遂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