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至今已近十九年,重印过四次。其间,陵续有学者同好或致函书局、或撰文发表,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正如唐圭璋先生在《修订说明》中所言,《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稿“未加标点”、“其错字很多”虽经唐先生亲自校改,“但因不能入国图书馆查书,疏失仍多”。虽经唐先亲事董理,修订工作只能由我局请人而为。其事殊非易,前后积数年之功,方始告竣。此间发生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自当由我局编辑部负责。 按我局惯例,重印再版,应当修订后,方可面世。然《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为活版铅排,其工艺者之亟需。同时,我局已聘请尃人,对全书作全面修订,等完成后,将重排新校出版。 一九九一年,李复波先生所编的《词话丛编索引》单行出版。此次
姜夔所*,陈书良笺注的《姜白石词笺注(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以夏承焘校定本为底本,并参稽明清以来各种版本及相关文献,仔细比堪,认真考证,对白石词作深入的整理,分校记、笺注、辑评和评析四部分。书后还附录了《版本考》及各本序跋等。校勘严谨,资料详备,为研究白石词提供了*大便利。
本书从唐宋两代各个发展阶段精选唐宋词人50多家,收入唐宋词名作120余篇。取其精粹,以既充分反映 词体特性又充分反映作者个性为选录标准。至于品评,重在契合词心,领略词境,体悟唐宋重要词家的流派、题材、语言、风格,为反映唐宋词的总体风貌提供借鉴。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文学批评经典著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我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对20世纪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本书是南宋南宋张炎所撰词集。张炎早期师法周邦彦,又瓣香姜夔,注重音律格调,内容不出湖山游赏、风花雪月,宋亡后其词风渐变,转而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为主。全集共八卷,存词三百余首,是南宋词家的代表之作,在后世很有影响。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涪翁,江西修水人。因游*皖山谷寺石中涧,乐其泉石之胜,又自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创江西诗派。书法以行草著称,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拗崛,自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书法]。传世墨迹有《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诗》、《廉颇閵相如传》、《诸上座》等等。《松风阁诗帖》是其行书代表作。 《松风阁帖》是黄山谷自书诗翰,粉花白纸迹卷,行书二十九行,字大如小拳,结体中宫紧敛,四周舒放,呈放射状拓展,笔者以为他甚得柳诚悬神韵。用笔工稳圆通,饶有《痤鹤铭》雅韵。真迹清入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台湾省。
在20世纪以来流行的各种宋词选本中,选目精粹、影响深远的,无疑应首推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 宋《宋词三百首》选目精粹,是因为它选的词作绝大多数都是历年公认的名篇佳作。我们曾经对古今40种唐宋选本进行过统计分析,根据入选次数的多少,依次遴选排列出唐宋词名篇300首,其中唐宋代词占53首,宋词占247首。而在这247首宋词名作中,《宋词三百首》就选录了150首,也就是说,《宋词三百首》中有150篇是历来公认的名篇佳作,在同类选本中,它的名篇入选率是的。 署名上彊村民辑的《宋词三百首》,实为朱祖谋与况周颐共同编选,二人三易其稿,方始成书。共收录宋代词人81家、词作284首。该书以选择精辟著称。此次对《宋词三百首》进行新的注释与品评,体例新颖,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为宋词极佳读本。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书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一共18位词人的作品,共500首,18位词人分别是温庭筠、皇甫松、和凝、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他们的词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 被称为花间词派。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国粹才装书的踪迹愈夹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着,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才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本书是 浙江文丛 之一收录宋周邦彦珍本词集三种,分别为清抄本《片玉词》、朱祖谋辑校稿本《清真词》、朱祖谋手校王鹏运四印斋刻本《清真集》,彩色影印行世。另附谭献稿本《片玉词考异》。
《白雨斋词话全编(上中下)》由陈廷焯撰、孙克强主编,本书辑录整理清末著名词学家陈廷焯所撰全部词学文献,包括《词坛丛话》《白雨斋词话》二部词话专著及陈氏所编《云韶集》《词则》二部词选的全部批语,可称集陈氏词学理论之大成。书中《词坛丛话》《云韶集》以稿本为底本;《词则》《白雨斋词话》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陈氏手稿本为底本。尤其是《白雨斋词话》,所据为未经删改的十卷本;两部词选批语又首度整理,均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是词学研究的基本资料。
《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的特点,首先是词调之下标注宫谱。明钞本词调之下并注雅俗宫谱,郑氏认为此乃从宋元本旧钞所得,故据以校正。朱祖谋《彊村丛书》本《梦窗词集》(三校本)采取了与郑文焯相同的做法,可见二人共有的“存旧文”之校勘理念。其次,此本在校字上据音近、形近、义近之校例校订错讹之字多处,并据明钞本对词调、词题、衍文、脱倒之处加以校正。再次,《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还运用了律校法校正字句讹误,同时还将吴文英与枊永、周邦彦同调词比勘考察辅助校订,这既是郑校梦窗词一贯的校勘方法,也是此本的显着特点。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扬州府兴化县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郑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二八九三),卒于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一七三二)中举,乾隆元年(一七三六)中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词是我国中古时期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尚无对词调名称解释方面的专*。有鉴于此,潘天宁*的《词调名称集释》专门对流传至今的一千三百多个词调名称的本义做了探赜索引、钩沉辨析的探究和阐释。在体例上,本书确定了判断 词 的标准:需是配乐的歌词,大体为长短句形式,讲求一定的格律,篇章、句式、用韵相对固定。本书把符合上述 词 的判断标准的词调名称,归人正文部分;把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 词 的判断标准的 词调名称 ,则归人附录部分。本书的解说和阐释仅为一家之言。希冀本书的结集能对学者、专家及广大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是一部对梦窗词作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八章。章,朦胧的生平,对梦窗的姓氏、生卒年、何以布衣终生、行迹与交游、爱情的隐痛诸方面,承前贤时彦之说,加以审慎判断;第二章,梦窗词的内涵,分应酬词、咏物词、咏节序风光词、爱情词和感怀词数类,结合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认为梦窗词主要是一幅南宋中晚期上中层文人生活画卷,其中折射出词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对其思想内蕴过高褒扬或过低贬抑都是不合适的;第三章,梦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本章是全书重点,笔者认为历来评梦窗词艺术性,以周济“奇思壮采”、“腾天潜渊”为精辟,惜乎语焉不详,故紧扣此语从语言及修辞角度,结合大量词例作深入细致分析,阐明“奇思”是指想象之丰富,“壮采”是指意象之密集和辞藻之华丽,“腾天潜渊”则是指章法跳跃性大而
本书对清词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了考察,内容包括政治词、咏物词、艳词、妇女词、选本及清词流派等,力图使所论述的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便从不同角度,认证清词超越前代之处,探索清词发展的本质精神,说明清词中兴的意义,从而对清词得出较为明晰的认识。与此相应,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选择了“中观”,即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将问题提到一定的高度,力求进行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就写作意图来说,希望避免过于空泛和过于琐屑两种倾向,以使本书的论述能够既踏实,又有一定的理论性。另外,始终坚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探讨文学现象,同时将创作和理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创作影响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创作,二者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过程的揭示,找出文学史发展的自身逻辑,这也是本书所特别追求的一个方面。
本书收录了宋词的大量经典之作,有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欧阳修的《采桑子》、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念奴娇》等等。每首词都一一作了注解,附有白话翻译与说明,还有作者介绍,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词的意义。本书既可作为青少年理想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的读物。 以读图时代的方式看宋词,循古代画家深深浅浅的笔触,品味宋词的婉转妙韵,历代丹青妙手的灵感汇集在这里。非常值得珍藏! 也许,您是一个很成功的画家,但您对古典诗词能有几多的体验!也许,您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但您心中能容下几多的林壑深谷!本书一部承诗启曲、绝唱千古的长短句总集,铸就诗人风骨,画家睿智,词人情韵,欣赏名篇佳作,领略隽永神韵!其所选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充分体现了宋词的总体风貌和发展水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