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全宋词》在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战时期在长沙出版。这部书的印数无多,流传不广,而且存在着很多缺点。*严重的,就是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知道或者无法见到,在体例上则参照了《全唐诗》的做法,首以 帝王 宗室 ,而殿以 释道 女流 。一九四○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研究工作者说来,《全宋词》仍然为他们所需要。如果用旧版重印,显然是不相宜的。在南京师范学院党委的关怀和鼓励下,得以对旧版《全宋词》进行重编;其后,又由中华书局文学组对全稿作了订补加工,並使之和读者见面。重编订补后,不论在材料上或体例上,较旧版都有一定的提高::以某些较好的底本代替了从前的底本;增补词人二百四十余家,词作一千四百余首(不计残篇);删
《南唐二主词》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经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本套丛书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至今已近十九年,重印过四次。其间,陵续有学者同好或致函书局、或撰文发表,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正如唐圭璋先生在《修订说明》中所言,《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稿“未加标点”、“其错字很多”虽经唐先生亲自校改,“但因不能入国图书馆查书,疏失仍多”。虽经唐先亲事董理,修订工作只能由我局请人而为。其事殊非易,前后积数年之功,方始告竣。此间发生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自当由我局编辑部负责。 按我局惯例,重印再版,应当修订后,方可面世。然《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为活版铅排,其工艺者之亟需。同时,我局已聘请尃人,对全书作全面修订,等完成后,将重排新校出版。 一九九一年,李复波先生所编的《词话丛编索引》单行出版。此次
姜夔所*,陈书良笺注的《姜白石词笺注(精)/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以夏承焘校定本为底本,并参稽明清以来各种版本及相关文献,仔细比堪,认真考证,对白石词作深入的整理,分校记、笺注、辑评和评析四部分。书后还附录了《版本考》及各本序跋等。校勘严谨,资料详备,为研究白石词提供了*大便利。
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杰出的词人,在我国词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二人词作约于南宋时期即已合刊为《南唐二主词》行世,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文字异同纷繁。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次子王仲闻先生曾搜罗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本次整理出版的《南唐二主词笺注》,系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在前贤校勘基础上,对南唐二主词所做的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现据我局平装本整理,收入精装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文学批评经典著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我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对20世纪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世说新语》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宋词是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文学形式,南北宋三百年来,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倍极变化而又垂范后世。举凡闺情、旅愁、亲情、离思、交游、国事、田园、隐逸,皆得以在词中彰显广大,宋词遂成为与“唐诗”并峙的又一座高峰。宋词历来选本众多,《宋词三百首》撷取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是历代选本中较好的一部。“中信国学
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的确,爱情词可以说是纳兰词*特色,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华,是诗人呕其心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前人说纳兰词“哀感顽艳”,用这四字作为他的爱情词的总评,应该说还是允当的。
本书为著名学者陈友琴所选注的清代绝句诗选。陈友琴从清代六千余家诗人中精选两千余首五言、七言绝句,附有每位入选诗人100余字小传及简要注释。该书填补清一代绝句诗选空白,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同一系列。
《全宋词(简体增订本)(套装1-5册)》是据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唐圭璋编《全宋词》繁体竖排本和一九八一年版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本改版重排的。自一九九九年初问世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近年来,宋词研究和考订工作大有进展,出现了一些新资料。新成果,编辑部的工作便只能局限于《改版重印说明》中交代过的四个方面,因此,这些新资料、新成果无法在本书中得到全面的体现。此次重印,我们仅对已经发现的二十馀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作了订正。 我们约请冉休丹先生编制了《全宋词作者索引凡》,兼收唐圭璋《全宋词》和孔凡礼《全宋词补辑》中的全部作者,单印一册。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书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一共18位词人的作品,共500首,18位词人分别是温庭筠、皇甫松、和凝、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他们的词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 被称为花间词派。
吴闦生的《晚清四十家诗钞》于光绪三十年甲辰初他是,至民国十三年甲子成书,积载二十,仅为三卷,用功深而所得稡,是一种有特色的选本。由于它持守较严,又背于时趋,所以流传不广。后来的学者虽偶尔提起它,也仅作一般文献征引,而未见专门的开阐。 吾师北江先生钞晚清以来古今体诗,凡四十有一家,都为三卷,增新与同门诸子谋而刻之。自太夫子垂教北方,教化所渐被,渊源本末具见于此,而有清一代诗学之大颧,亦莫成于是矣。夫诗之道至广,意之所寄、性之所感,与夫遭时处境各异,而温柔敦厚、悲愤沈郁矌貌、酣光怪;及基韦、柳之冲和,元、白之平易,温、李之新,郊岛之苦,皆自辟蹊径,不相沿袭以成其体。
这是女作家洁尘对冷冰川黑白画的书写:一个男性对女性这个群体温暖的情感;女人体、植物、窗、内景,然后是一些远景;被南方的潮湿、茂密、鲜艳和复杂所覆盖的作品;从单幅作品上那种明显的情色意味和官能化倾向中,衍生出一种内省的、精神化的气息…… 这是洁尘对近年来所关注的“女性生态:写作主题的新角度的书写:把五十篇短语用一个词汇来归纳,就是这本书的书名《遁词》。都是些遁词。所有的振振有词都是可疑的,都是贫弱的,都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这是女人普遍的情感困惑。 所以在洁尘的眼中,冰冷川的画中只有一个个女人,其他仅仅是陪衬、背景。
本书是 浙江文丛 之一收录宋周邦彦珍本词集三种,分别为清抄本《片玉词》、朱祖谋辑校稿本《清真词》、朱祖谋手校王鹏运四印斋刻本《清真集》,彩色影印行世。另附谭献稿本《片玉词考异》。
本书主要收录张羽存世的诗集和文集。诗集部分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静庵先生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明弘治四年张习刻本、明万历三十七年汪汝淳刻本、民国四年胡思敬辑刻本,并参校《列朝诗集》《江西诗征》《盛明百家诗》。底本未收之诗,辑为 诗集补遗 ,以弘治本为底本。文集部分整理,以台北 国家图书馆 藏卢址手校旧钞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钞本三种、上海图书馆所藏钞本两种、台北 国家图书馆 藏钞本两种、南京图书馆藏钞本一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钞本一种、民国六年刻《豫章丛书》本。文集补遗一卷,以上海图书馆藏劳格辑补一卷为基础。
本书收录了伟大诗人屈原、宋玉的光辉诗篇,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大招》、《九辩》、《招魂》,配有清代萧云从、门应兆及元代张渥等杰出画家的精彩插图一百六十余幅,每篇作品由当代楚辞研究专家吴广平先生作了精细的校勘注释与新意叠出的文化人类学阐释。全书布局爽朗、图版清晰、诗画一体,图文并茂,读来赏心悦目,是文学、美术工作者及广大文学艺术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又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诗、骚并举,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形态各异,相辅相成的“诗学原始”。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就是要从源头上了解中同人的审美精神形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源远流长、深厚博
作者小传,尽量不对历史人物作是非评判。对一些有争议的词人生平,除了借鉴学界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必要的考证,比如词人程垓的生平,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引杨慎《词品》云:“东坡中表之戚”,接着说:“非必昆弟同辈,其说未知所据。”俞氏似乎觉察到苏轼与程垓之间的时代差距,并未遽然判断,而是两说并存。唐圭璋《读词札记》中“程垓非东坡中表”条经过考辨,指出“顾自来以垓为东坡中表,实大误也。此说原始于杨(慎)升庵,毛晋从之,后人遂沿其说而莫辨”。唐氏所论大致不差,但仍非确论。杨万里《诚斋集》卷七十《举眉州布衣程侅应贤良方正科同安抚司奏状》:“眉州布衣程恢,经明行修,通达国体,其探索王霸,有仲舒师友渊源之淳,其议论古今,得苏洵父子治乱之学。”“程侅”即“程垓”。《诚斋集》卷二十三有诗《题眉山
《钦定词谱(繁体竖排版)》为清康熙朝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帝的旨意编撰的词谱,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古代诗词之初,并无词谱,人们按照传诵的词律作词吟唱。晚唐时期温庭筠,为历史上第 1 位词作大家。其在开创词之填作时,就开始规范了词的长短句格律形式,他所传承至今的词作中,涉及到十九个调名。温飞卿之后,文人雅士开始大量填写词作,所创词牌词律也越来越多。及至两宋时期,词成为当时为显著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将词的发展推到一个全盛的时代。但是,唐宋时期人们竞相传诵的词作,皆沿自前人词调,并无“词谱”然词之流传久矣,词牌、调名愈来愈多。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谱》,开始收录诸词谱,但所记词曲之谱内容颇为简陋。清杭州仁和赖以邠撰着《填词图谱》九卷,将词之格律及词牌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