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至今已近十九年,重印过四次。其间,陵续有学者同好或致函书局、或撰文发表,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正如唐圭璋先生在《修订说明》中所言,《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稿“未加标点”、“其错字很多”虽经唐先生亲自校改,“但因不能入国图书馆查书,疏失仍多”。虽经唐先亲事董理,修订工作只能由我局请人而为。其事殊非易,前后积数年之功,方始告竣。此间发生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自当由我局编辑部负责。 按我局惯例,重印再版,应当修订后,方可面世。然《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为活版铅排,其工艺者之亟需。同时,我局已聘请尃人,对全书作全面修订,等完成后,将重排新校出版。 一九九一年,李复波先生所编的《词话丛编索引》单行出版。此次
《清诗别裁集》选录乾隆二十五年(1760)去世诗人之作,共录诗人近千名,作品近四千首,不少姓名不彰的诗人赖是书以存。此书所选诗作,在内容与艺术上均有一定代表性,大致反映了清初到乾隆间的诗歌创作情况,不失为了解清代前期诗歌之佳著。
《蕙风词话》是近代词学大师况周颐的论词代表作。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当有 词心 ,强调 真 ,但亦不废学力,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这部词话被誉为 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 。
选编宋词人苏轼词作200余首,附部分诗。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本书为清代词学理论名著。全书大半是对词家及词作的评论,对于词的旨趣、音韵,亦有探源辨流之论。陈氏论词,继张惠言和周济之后,极力发扬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作词贵在 有寄托 有所感 。论词推源风骚,旨归温柔敦厚,给后来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现据光绪二十年刻本校点整理。
本书主要辑录《全唐诗》中所收唐诗僧皎然诗,据清扬州诗局刻《全唐诗》本仿真影印。皎然(730 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是他出家为僧的法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其诗清丽闲淡,语言简淡,被时人成为 江东名僧 。与贯休、齐己齐名。所著《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此书辑高步瀛所编《唐宋诗举要》中宋诗部分,收17人、诗197首,附录金元好问诗。此书主要依据王士《古诗选》、姚鼐《今体诗钞》、吴生《古今体诗约选》编选,而又有所变化、发展。此书论点持平。所选均为大家。不过南宋除陈与义、陆游外,其他作者均未入选。作者编选的目的,在便于读者诵习,而不在反映唐宋诗的全貌。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国粹才装书的踪迹愈夹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着,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才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本书主要辑录《全唐诗》中所收唐诗僧齐己诗,据清扬州诗局刻《全唐诗》本仿真影印。贯休(823~912),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 (今浙江兰溪)人。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其以悲愤苍凉之思,写清新俊逸之辞,唐末五代著名诗僧、画僧。著有《禅月集》。
苏辙(1039 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辙饱读经史,性情沉静,为人耿介,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几经沉浮。晚年闲居颍昌(今河南许昌),杜门不出,以读书著述为乐。苏辙学问文章,深受其父、兄影响,一生作诗二千首,散文一千篇,而以散文的文学成就较高,散文中又以书、记、传、序、论、策和杂说为代表。风格沉静简洁,文理自然, 其奇峭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其疏宕嫋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 (茅坤语),在苏轼去世之后,苏辙便成为文坛泰斗。苏辙诗歌的风格清淡朴实,一如其人。苏辙诗文集是苏辙生前亲手编定的,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共
《梁启超手批稼轩词》原底本为清代王鹏运刊刻的《四印斋所刻词》之中的《稼轩词长短句》十二卷本,梁启超生前在此书上做了大量的批注。 原书一函五册,据《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集部》 词曲类 记载收录梁启超所藏《四印斋所刻词》条目下曾明确记述: 《四印斋所刻词》九十四卷,清王鹏运编,清光绪十四年王氏家垫刻本,内《辛稼轩长短句》十二卷缺,存十六册 。此次中国书店自民间搜求到《四印斋所刻词?稼轩词长短句》正是梁启超《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的遗缺之本。 此次所收《四印斋所刻词?稼轩词长短句》书页之中,梁任公手批朱墨双色批校文字遍布册页之上。这些批校文字,多为梁启超考据和研究稼轩词心得,反映出梁任公对稼轩词的真实的内心感触,是他治学宋词直接记录。其对稼轩词版本的考据、对辛弃疾词的抱负及豪放情怀凝结于评点之
《漱玉词》一卷,宋朝李清照撰、宋朝朱淑真和元朝龙辅所合*。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此本仅词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序》一篇,盖后人裒辑为之,已非其旧。《断肠词》一卷,朱淑真撰。 因自伤身世,故以 断肠 名其词。此本《漱玉词断肠词女红餘志(精)》为毛晋《汲古阁》所刊。后有晋跋,其词止二十七阕,则必非原本。《女红余志》,元龙辅撰,二卷,上卷为杂纂、下卷为诗。
本书是南宋南宋张炎所撰词集。张炎早期师法周邦彦,又瓣香姜夔,注重音律格调,内容不出湖山游赏、风花雪月,宋亡后其词风渐变,转而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为主。全集共八卷,存词三百余首,是南宋词家的代表之作,在后世很有影响。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书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一共18位词人的作品,共500首,18位词人分别是温庭筠、皇甫松、和凝、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他们的词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 被称为花间词派。
《钦定词谱(繁体竖排版)》为清康熙朝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帝的旨意编撰的词谱,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古代诗词之初,并无词谱,人们按照传诵的词律作词吟唱。晚唐时期温庭筠,为历史上 位词作大家。其在开创词之填作时,就开始规范了词的长短句格律形式,他所传承至今的词作中,涉及到十九个调名。温飞卿之后,文人雅士开始大量填写词作,所创词牌词律也越来越多。及至两宋时期,词成为当时最为显著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将词的发展推到一个全盛的时代。但是,唐宋时期人们竞相传诵的词作,皆沿自前人词调,并无“词谱”然词之流传久矣,词牌、调名愈来愈多。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谱》,开始收录诸词谱,但所记词曲之谱内容颇为简陋。清杭州仁和赖以邠撰着《填词图谱》九卷,将词之格律及词牌以圈、点图形
李白为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本版书籍延请专家精心点校,双色版画图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竖行排版,版式多样,图量丰富,实为不可多得之佳品。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国粹才装书的踪迹愈夹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着,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才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全唐五代词(套装上下册)》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唐五代词(套装上下册)》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并依据以下两条原则判定曲子词:一、唐五代宋人编撰之词总集、别集所所载之作品;二、唐五代两宋典籍中载有其有关创作、歌唱本事或明确指认其为曲子词之作品。副编主要所录;一、属诗属词,唐宋人有争议之作品;二、明清人词选集、总集、词谱、词话等词籍所载录而可考原为诗后被度入声律演唱并赋予词名之作品,以及可考原为乐府或绝句而被明清人改加词调之作品;三、明清词籍所载录而未见于唐宋词籍且与唐宋人其它同调长短句体相*之齐言体作品;四、调名字数句式同正编所收词作而唐宋词籍未载录、属诗属词难以判定之作品。
《十家宫词》十二卷,不着编辑者姓氏。凡宋徽宗《宫词》三卷,宋白《宫词》一卷,唐王建一卷,蜀花蕊夫人一卷,宋王珪一卷,胡伟《集句》一卷,石晋和凝一卷,宋张公庠一卷,王仲修一卷,周彦质一卷。宫词起源于唐朝,是古代文人墨客以皇宫中的日常琐事爲题材,歌咏、讽喻封建帝王和宫女们骄奢淫逸生活的歌词。其内容多写翠阁红楼、风花雪月,风格亦精巧工丽,富艷典雅。田中玉于本书序中言:“宫词在,风化所自开,温柔之极致也。” 宋代尝有《三家宫词》三卷,爲唐王建、蜀花蕊夫人、宋王珪所作。《五家宫词》五卷,爲晋和凝、宋宋白、张公庠、周彦质、王仲修所作,人各一卷,诗各百首。南宋末,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氏书籍铺有《十家宫词》刊本,以《五家宫词》合以《三家宫词》,又增加《宣和御制》三卷、胡伟《集句》一卷而
本书为著名学者陈友琴所选注的清代绝句诗选。陈友琴从清代六千余家诗人中精选两千余首五言、七言绝句,附有每位入选诗人100余字小传及简要注释。该书填补清一代绝句诗选空白,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同一系列。
《千首清人绝句校注(套装上中下册)》为著名学者陈友琴所选注的清代绝句诗选。陈友琴从清代六千余家诗人中精选两千余首五言、七言绝句,附有每位入选诗人100余字小传及简要注释。《千首清人绝句校注(套装上中下册)》填补清一代绝句诗选空白,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同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