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出版,至今已近十九年,重印过四次。其间,陵续有学者同好或致函书局、或撰文发表,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正如唐圭璋先生在《修订说明》中所言,《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稿“未加标点”、“其错字很多”虽经唐先生亲自校改,“但因不能入国图书馆查书,疏失仍多”。虽经唐先亲事董理,修订工作只能由我局请人而为。其事殊非易,前后积数年之功,方始告竣。此间发生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自当由我局编辑部负责。 按我局惯例,重印再版,应当修订后,方可面世。然《词话丛编(繁体版)(套装共6册)》原为活版铅排,其工艺者之亟需。同时,我局已聘请尃人,对全书作全面修订,等完成后,将重排新校出版。 一九九一年,李复波先生所编的《词话丛编索引》单行出版。此次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旧版《全宋词》在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战时期在长沙出版。这部书的印数无多,流传不广,而且存在着很多缺点。*严重的,就是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知道或者无法见到,在体例上则参照了《全唐诗》的做法,首以 帝王 宗室 ,而殿以 释道 女流 。一九四○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研究工作者说来,《全宋词》仍然为他们所需要。如果用旧版重印,显然是不相宜的。在南京师范学院党委的关怀和鼓励下,得以对旧版《全宋词》进行重编;其后,又由中华书局文学组对全稿作了订补加工,並使之和读者见面。重编订补后,不论在材料上或体例上,较旧版都有一定的提高::以某些较好的底本代替了从前的底本;增补词人二百四十余家,词作一千四百余首(不计残篇);删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漱玉词》一卷,宋朝李清照撰、宋朝朱淑真和元朝龙辅所合*。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此本仅词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序》一篇,盖后人裒辑为之,已非其旧。《断肠词》一卷,朱淑真撰。 因自伤身世,故以 断肠 名其词。此本《漱玉词断肠词女红餘志(精)》为毛晋《汲古阁》所刊。后有晋跋,其词止二十七阕,则必非原本。《女红余志》,元龙辅撰,二卷,上卷为杂纂、下卷为诗。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豪放派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本书精选宋词中两大类别中*代表性、*被大家熟知、*有韵味,*富内涵的宋词佳作。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诗词曲赋构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的绚丽多彩。而宋词的出现是堪与唐诗齐肩的又一座丰碑。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宋文学之所以能出现百花争妍、千峰竞秀的盛况,与它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宋文学的发展受宋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影响极大。尽管在版图、国力方面,赵宋王朝远不能与
晚日金陵岸苹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清平乐]别来春半、[望江南]多少恨、[望江南二首]闲梦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捣练子]深院静、[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苏轼词编年校注(套装共3册)》包括《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苏轼词编年校注(下册)》共3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苏轼词编年校注(套装共3册)》内容简介:苏轼是北宋全能的文学、艺术大家。他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把宋诗发展到高峰;书法舆黄庭坚、米芾、蔡京合称北宋四大家;他又善于绘画,所画墨竹,后人称为玉局法,其作古槎、枯木、丛筱、断山,笔力跌荡,为世所称。而他之于词,则具有一个伟大作家和一个伟大词派的开创者的崇高地位。大家知道,公元九六。年北宋王朝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到了仁宗庆历时期,一方面,由于将近百年的承乎,社会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内外危机的加深,促起文人对现实的关心,诗文革
《全滇词》主要收录民国以前滇籍人士所作之词,也兼采外省词人所作的涉滇之词,分为内编与外编,内编所收的词人包括生长于滇者,祖籍为滇而非生于滇者,祖籍非滇而生于滇者以及原非滇籍而后落籍于滇者。内编词人所作之词,不计工拙,皆录而存之。外编收录外省词人所作的涉滇之词,主要是选录作于滇之词,非作于滇但是涉及滇人、滇事、滇物之词,词人长期生活于云南且词作几乎全在云南所作则全收。全书收录词人431位,词作凡4700多阕,已接近《滇词丛录》《滇词丛录二集》《续滇词丛录》三书所收词作总数之7倍,展现了民国及以前云南词作的总体概貌。 《全滇词》不仅收录了大家熟知的陆应谷、赵藩、陈荣昌等名家的全部词作,也发掘了鲜为人知的像魏定一、月溪法师(八指头陀)等名家;又对一些词人的作品做了大量增补,比如,在《滇词
《人间词话》采用点评式的词话形式,以“境界”为核心,对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全书包括:人间词话;附录一:人间词话未刊稿及删稿;附录二:人间词;附录三:王国维先生生平。
苏辙(1039 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辙饱读经史,性情沉静,为人耿介,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几经沉浮。晚年闲居颍昌(今河南许昌),杜门不出,以读书著述为乐。苏辙学问文章,深受其父、兄影响,一生作诗二千首,散文一千篇,而以散文的文学成就较高,散文中又以书、记、传、序、论、策和杂说为代表。风格沉静简洁,文理自然, 其奇峭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其疏宕嫋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 (茅坤语),在苏轼去世之后,苏辙便成为文坛泰斗。苏辙诗歌的风格清淡朴实,一如其人。苏辙诗文集是苏辙生前亲手编定的,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共
本书收录袁枚著作10种,即《随园六记》《随园纪游册》《随园雅集图咏》《 随园食单》《随园随笔》《随园诗话》《小仓山房尺牍》《牍外余言》《子不语》《续子不语》,并收录2种与袁枚及其随园有关的著作,即《随园琐记》《随园轶事》。这些著作,基本能反映袁枚在饮食、园林、读书、写诗、旅行、会友等方面的有趣见解和实践,也能体现袁枚好谈鬼怪、风流自赏的文人个性,是一套适合消闲怡情的好读物。
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的确,爱情词可以说是纳兰词*特色,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华,是诗人呕其心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前人说纳兰词“哀感顽艳”,用这四字作为他的爱情词的总评,应该说还是允当的。
《全唐五代词(套装上下册)》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唐五代词(套装上下册)》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并依据以下两条原则判定曲子词:一、唐五代宋人编撰之词总集、别集所所载之作品;二、唐五代两宋典籍中载有其有关创作、歌唱本事或明确指认其为曲子词之作品。副编主要所录;一、属诗属词,唐宋人有争议之作品;二、明清人词选集、总集、词谱、词话等词籍所载录而可考原为诗后被度入声律演唱并赋予词名之作品,以及可考原为乐府或绝句而被明清人改加词调之作品;三、明清词籍所载录而未见于唐宋词籍且与唐宋人其它同调长短句体相*之齐言体作品;四、调名字数句式同正编所收词作而唐宋词籍未载录、属诗属词难以判定之作品。
《白雨斋词话全编(上中下)》由陈廷焯撰、孙克强主编,本书辑录整理清末著名词学家陈廷焯所撰全部词学文献,包括《词坛丛话》《白雨斋词话》二部词话专著及陈氏所编《云韶集》《词则》二部词选的全部批语,可称集陈氏词学理论之大成。书中《词坛丛话》《云韶集》以稿本为底本;《词则》《白雨斋词话》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陈氏手稿本为底本。尤其是《白雨斋词话》,所据为未经删改的十卷本;两部词选批语又首度整理,均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是词学研究的基本资料。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国粹才装书的踪迹愈夹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着,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才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的特点,首先是词调之下标注宫谱。明钞本词调之下并注雅俗宫谱,郑氏认为此乃从宋元本旧钞所得,故据以校正。朱祖谋《彊村丛书》本《梦窗词集》(三校本)采取了与郑文焯相同的做法,可见二人共有的“存旧文”之校勘理念。其次,此本在校字上据音近、形近、义近之校例校订错讹之字多处,并据明钞本对词调、词题、衍文、脱倒之处加以校正。再次,《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还运用了律校法校正字句讹误,同时还将吴文英与枊永、周邦彦同调词比勘考察辅助校订,这既是郑校梦窗词一贯的校勘方法,也是此本的显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