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四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中国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其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为历代读者所称道,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红楼梦》 《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它精巧的结构、精熟的语言、精彩的人物,更在于蕴含其中的悲剧意识。贾、王、史、薛的没落是家族之悲,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是爱情之悲,大观园的 众芳 凋零是人生之悲。因为撕碎了美好,所以感人至深,悲剧的魅力正在于此。 《西游记》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吴承恩骋想象于笔端,融民间传说、话本、戏剧于一炉,构建了一个神魔世界,开启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脂砚斋这个名字更是与《红楼梦》密不可分,从他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脂砚斋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有的认为脂砚斋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的亲友。无论脂砚斋是什么人,他对《红楼梦》所作的批评,则的确是给本来已经精彩无比的大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现在已知的十余种《石头记》抄本中纪年早的一种,仅存十六回。该书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该抄本的发现揭开了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脂本研究新的一页,为红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新天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8年此书被胡适带往台湾,直到1961年台湾才有影印本面世,随后大陆也有了缩印本。值此曹雪芹逝世240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此书按原貌影印,以供读者研究欣赏。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被后人广为称颂。
《续三国演义》是明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描绘的是西晋司马氏开国后六十年间晋国 八王 、成汉李特、汉赵刘渊、后赵石勒、东晋王敦、苏峻等逐鹿中原、杀伐征战的兴衰史。 我社出版的《续三国演义》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为底本,进行校点、整理而成,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为主,题材宽泛,承载着作者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和对忠孝节义的说教。既有满腔“孤愤”,又有男女情怀。但也有一些迷信色彩。作品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具有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境界瑰异的特色。
内容推荐 《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西游记整理校注本(套装共3册)》以世本为底本,唐僧家世部分以明刊《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简称“朱本”)为底本。底本的缺文和明显的讹误首依明刊《鼎锲京本全像西游记》(简称“杨闽斋本”)、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简称“李本”)、《新刻增补批评全像西游记》(简称“闽斋堂本”),诸本间差异又难以裁夺的,又比对了明刊朱本和明刊杨致和的《西游记传》(简称杨本);次参清刊本《新说西游记》(简称“新说本”),并在回末的《校记》中逐一注明。鉴于“人文本”的广泛影响,就其所作的勘误也在各回的校记中注出。底本、参校本等相互抵牾、又皆不能允当者,再依次比对清刊《西游证道书》(简称“证道书”)、《西游真诠》(简称“真诠”)、《西游原旨》(简称“原旨”)等,作出准确的选择。通过反复的比对和斟
《古代版刻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大概创作元末明初。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但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它的版本大约有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繁本又包括一百回和一百二十回两种版本,目前*流行的当是繁本一百回。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广泛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虚伪残酷和腐朽堕落,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无情地、令人信服地指出封建社会已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正在无可挽回地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在描写宝黛爱情故事的同时,作者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生活面和深入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从而赋予这部小说以深刻的意义。 《红楼梦》的版本甚多,通行的版本也有七、八种。本次出版,以清乾隆辛亥年(1791)程伟元刻本为底本,外加高鹗所续四十回本。
《文心雕龙今译》对《文心雕龙》作了逐篇逐段的简注、讲评和翻译,是从“论文序笔”入手,即研究前人的著作和创作,按照文体分类,确定各体的选文,探讨各体文的特点,比较忠实于原作的基本思想,除了可以帮助读者对《文心雕龙》比较正确的理解以外,还可以帮助读者通过《文心雕龙》对刘勰的文艺观和我国六世纪的文艺理论发展状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书末附有关《文心雕龙》中某些术语的解释。本书是目前已出若干有关《文心雕龙》著作中独具特色和颇有实用价值的读物。
《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描写汉末魏、蜀、吴三国争斗的一部小说。《古代版刻三国演义》选取了《三国演义版刻图录》中的版画110幅,每幅配有简短说明文字。这些所选版画均为《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事件,读者从中可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梗概。本画谱采用巾箱本印制,所选画作为版刻作品,图文并茂,颇有连环画的意味,既可收藏,又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