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十二卷,是在总结前人注本基础上完成的一部集大成的韩愈诗注本,笺注方法具有清人注疏的时代特色,并首先采用编年之体,在现存韩集旧注中属质量上乘之作,为后世多种注本大量借鉴引用。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末凌漾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成书于明天启七年(一六二七),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问世。其后凌濛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明崇祯五年(一六三二)刊行。二书合称“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内容很复杂,思想倾向也不尽相同。故事题材虽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氏的再创作,却表现着晚明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气息,浸含着一凌氏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气。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巨匠,国际和平奖获得者,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中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绘画与篆刻作品,为世人瞩目。 本书收录了齐白石的大部分诗作和部分文章,主要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全集·第十卷·诗文》。 白石老人于其诗颇为自负,尝有“诗,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之语,而画名满天下,诗卒为所掩,实则老人之诗,脱胎宋人,幽默诙谐,饶有真趣,亦近代诗坛一异军,赏心者正不在少。
《十八家诗钞》这部书,曾国藩*先的构想产生在咸丰年间。据曾国藩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记 余在京抄成十八家诗 这句话,可知此书成书当在咸丰二年六月前。 曾氏所选的这十八家,都是他本人极为喜爱的诗人。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多次对他们的诗作表示赞誉,对他们的人品表示敬仰。他说: 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杜韩白、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之奇观。 又说: 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眺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 他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 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在曾氏心中的地位,看到他对自己所敬重的诗人之珍爱。 《十八家诗钞》是一部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粹缝装书的踪迹愈来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宋词三百首(套装共2册)》,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本书包含上、下册。
本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著,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二旦纸精印,纔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院目。
本书是任半塘先生长期研究唐代文艺的成果,主要从音乐和舞蹈的制作与演奏方面,对唐代五、六、七言近体诗及其少数变体进行了研究,并涉及变文和后代南曲“滚唱”、弹词“开篇”等多种吟唱近体诗的曲艺。上编阐述理论,广泛评论了古今中外多种有关声诗见解的得失,从文学、艺术史的角度提出多方面的问题,下编备陈唐、五代入乐入舞并有调名和传辞丰世的齐言诗共134调、155格,分别就辞、乐、歌、舞和杂考等方面加以详细考订。本书涉及的领域及取得的成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李商隐诗可分为四类:咏史诗、抒情诗、无题诗、应酬诗。其中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李商隐诗在晚唐
《青藜馆集》是明代即墨人周如砥的诗文合集,入《四库全书存目》。张晓明著的这本《青藜馆集诗校释》是对其所录诗作的校释之作,填补了该课题的 外研究空白。本书由前言、前人所撰周如砥相关资料、诗作校注和简评、附录四部分组成。“前言”主要评述了周氏诗作的思想情感、艺术成就及形成原因。前人所撰有关周如砥资料包括董其昌、黄景昉所撰周如砥传,公鼐、王思任所题《青藜馆集叙》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载《青藜馆集》提要,是研究周如砥身世和著作的重要资料。“诗作校注”对诗作进行了点校、注释和简析简评。附录部分由周如砥年谱简编和诗作所见人名索引组成,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关资料。
吴小如所编的《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延请140多位专家学者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介绍各家之说,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精粹进行了深入浅出、卓有成效的阐释和解读。 本书所选作品,依据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并参酌梁萧统《文选》、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等。正文中作家作品的排列,一般参照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次序。为方便读者阅读,南北朝乐府民歌集中编排在*后。每位作家作品前,均有其生平事迹介绍。
《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编,系《诗经》、《楚辞》之后zui古的一部诗歌总集。此书虽所收多为宫体诗(艳歌),但保存了大量梁及其前诗歌资料,可予校订其他古籍,颇有参考价值;所收作品在声律、对偶、用典方面已相当成熟,对其后世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很有影响。此书宋前刻本较多,注本只清吴兆宜一家,引证颇博,笺注详赡,且将每卷明人滥增之作退之卷末,注曰 宋刻不收 ,尤为可取。本次整理出版,即以清乾隆三十九年程琰删补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为底本,校以宋刻(或复宋刻)诸本及各相关文献, 异文出校,讹误出注,附录各本序跋二十八篇,以便读者研究参考。
该书是顾永年所作的诗集,主要收录了其在流放期间创作的诗歌,记录了其流放时对当地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俗物产等的所见所感,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
本书以写本叙録作品辑校相结合的方式,对敦煌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全面的清理。上编共釐定诗集诗钞63种,诗1401首,下编辑録散见于经头卷尾的零散诗篇524首。二者合计1925首,是迄今为止收録全的敦煌诗歌作品集。 敦煌诗歌以唐诗为腐主体,兼有少量前宋初作品。既有流传于敦煌的中原文人诗歌,又有敦煌当地民众的创作,既有传统体裁的雅正之作,也不乏民间能人白话诗。其价值一方面在于它无可替代的校勘和辑佚功用,另一方面更在于它所反映的唐五代宋初典型写本时代诗歌创作和流传的真实形态、所具有标本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