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芻《香谱》为今存北宋早、也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对于历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种合香配方,均广而收罗之;并创用香事项之分类模式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等四大类别,为其后各家香谱所依循。 《钦定四库全书艺术类:香谱陈氏香谱》是一部纪录日常生活用香与器用之谱录类书籍。据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影印。
元萨都刺撰。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据所《自序》,称始以进士人官为京口录事长,南行台辟为掾。继而御史台奏为燕南架阁官,迁闱海廉访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虞集作《傅若金诗序》,称进士萨天锡长于情,流丽清婉。今读其集,信然。集本八卷,世罕流传。毛晋得别本刊之,并为三卷。后得荻匾王氏旧本,乃以此本未载者别为《集外诗》一卷,而其集复完。然八卷之本,今不可得。故姑仍以此本着录。
张佳《四库唐集提要汇证平议》通过梳理民国以来学术目前众多前贤对《四库总目提要》中的唐人别集提要部分,集成各种评论考证成果来梳理唐人集子的产生于发展过程,以期形成一种书籍文化史视阈中的学术史观察。对余嘉锡、胡玉缙、崔富章、葛兆光等人的成果都有了借鉴和发挥。
《中国四库学》是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主编,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四库学研究的学术辑刊。每年两辑,常设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及文献整理等七个栏目,不定期刊发专稿。
《四库全书》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部丛书,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不仅文字内容丰富,其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数量也非常可观,《四库全书记事》今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中精选有关古砚、钱币、服饰、礼器、农耕、古文、兵器等内容的手绘作品,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汇编记事本。
明王绂撰。绂字孟端,无锡人,别号友石生,又曰九龙山人。洪武中,就征,寻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卒于官。集为其子默所编,又名《友石山房稿》。前有曾桨、王进《序》,后附章晒如、胡广等所作《行状》《表》。绂博学工书写,山水竹石,风韵潇洒,妙绝一时,说者谓可继其乡倪瓒之后。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余。盖其人品既高,故虽长篇短什,随意濡染,不尽计其工拙,而摆落尘氛,自然合度。
《御定千叟宴诗》由(清)康熙敕编
《静思集》十卷,元郭钰撰,集有洪武二年庐陵《罗大已序》,亦称其“有经济,能自守”。今案集中有“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一诗”。辛亥为洪武四年,又在作《序》后二年,是其不忘故国,抗迹行吟,志可以概见。
《温飞卿集笺注》由(唐)温庭筠撰
《四库全书》作为中国历目前规模很大的一部丛书,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不仅文字内容丰富,其中的插图也很好精美,数量也很好可观,今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两万多张手绘插图中,精选有关古砚、钱币、服饰、礼器、农耕、古文、兵器等内容的手绘作品,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汇编记事本四种,以宣纸四色彩印,手工线装,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
清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敕补绘。云从字尺木,当涂贡生。《楚辞》之兴,本由图画而作。后世读其书者,见所征引,自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与凡可喜、可愕之物,无不毕备,咸足以扩耳目而穷幽渺,往往就其兴趣所至,绘之为图。云从始因其章句,广为此图。当时咸推其工妙,为之镌刻流传。原本所有,只以三间大夫、郑詹尹、渔父合绘一图,冠子卷端。及《九歌》为九图,《天问》为五十四图。而《目录》《凡例》所称《离骚经》《远游》诸图,并已阙佚。《香草》一图,则自称有志未逮。核之《楚辞》篇什,挂漏良多。皇上特命肉廷诸臣,参考厘订,各为补绘。于是体物摹神,粲然大备。不独原始要终,篇无剩义;而灵均旨趣,亦藉以考见其比兴之原。仰见大圣人游艺观文,意存深速;而云从以绘事之微,荷蒙宸鉴,得为大辖之椎轮,实永被荣施
宋蔡沈撰。沈与其父并受业于朱子之门。朱子晚年于诸经多有训传,独《尚书》未就,遂以属沈,十年而成。自序谓二《典》《禹谟》先生盖尝是正,则此传融贯诸家,实多本师说也。
乾隆三十四年春,取内府旧藏宋毕士安所得赐本命内直诸臣详加订正。于标名编卷悉忠于史法而进退之。又参考黄伯思、姜夔、刘次庄、施宿、顾从义、王澍诸家之说,辅以《大观》《太清》诸刻,别其异同,析疑辨似,捨短从长,于篆籀行草诸体各加释文,于行间每卷复加以御笔诊断及释文订异,镌石中,而四方承学之士多未得仰窥崖略,侍郎金简乃请以武英殿聚珍版印行,其正书诸帖释文所不及者亦附录之,而是帖之全文展卷可悉矣。
清厉鹗撰。南宋自和议既成以后,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仍仿宣和故事,置御前画院,有待诏、祗候诸官品,其所作即名为《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有家之称。说者或谓其工巧太遇,视北宋门径有殊,然其初尚多宣和旧人,流派相传,各臻工妙,专门之艺,寅非后人所及。故虽断素残缣,收藏者尚以为宝。鹗臀撰《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于宋事为博洽。因胪考院画本末,作为《四库全书:南宋院画录》。首总述一卷。次自李唐以下凡九十六人,每人详其事迹,而以诸书所藏真迹题咏之类附于其下,叙次颇为赅瞻。其间如杨妹子题趟清献琴鹤图绝句,一以为马和之蠢,一以为刘松年画,诸书参错不同,此类亦未悉加考证。然其征引渊博,于遗阖佚事殆已采摭无遗矣。
《四库全书馆发微》从图书整理的传统与四库馆的开设、四库馆人员的遴选及其特点、四库馆管理制度研究、四库馆内人数与人员设置比例、政治引导与学术影响——乾隆、朱筠与四库馆和四库馆臣的学术共性等方面,论述了有关四库全书馆的流程、制度、人员等特点。总结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有利因素:乾隆皇帝的支持;四库馆充分发挥了总裁的作用;四库馆总纂官拥有很大的裁决权;库馆内有大批人才,分工明确合理;馆内资料丰富,馆臣重视实际调查。
《墨谱墨史》由(宋)李孝美和(元)陆友撰,内容包括宋李孝美撰《墨谱法式》三卷,元陆友撰《墨史》二卷。全书内容涵盖墨的历史和渊源,采松、造窑、发火、取烟、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制墨的程式及所制墨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