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体大思精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传记著作。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已有多种文白对照本,本书特点是体例创新,有五体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单就古今之互译,亦当后出者胜。书后五个附录,展现了译者的译文态度与方法,以及译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扩大读者视野,对阅读全书大有裨益。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许多文人政客都学习《通鉴》,从中得到益处。为了普及《通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本书语译《通鉴》全书,采用原文与语译逐段对照的形式,即双页码为《通鉴》原文,单页码为语译。第一册开篇有 导论 ,介绍《资治通鉴》这部千古奇书的总体情况,以及这套编年史书的历史价值,有很强的延伸性阅读价值。第一册设总目,方便读者概览18册全貌。每一册前设有本册目录,方便读者索引。每卷前设大事提要,
作为《古文观止》的编撰者,吴乘权酷爱读史,却常苦于在令人望而生畏的鸿篇巨制之外,难以觅一部繁简适宜、雅俗共赏的通史著作,洵为憾事!时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吴乘权受到 弱冠工举子业,而尤邃史学 的忘年挚友周之炯(静专)、周之灿(星若)辑录的《纲目全编》的启迪,便相约二人共同编辑一部自古迄今的简明编年体史籍。他们相互砥砺,爬梳剔抉,不间祁寒暑雨,穷六载之心力,终于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完成了凡107卷180万言的《纲鉴易知录》。镂版行世后,好评如潮。
朱子读书法 是中国古代影响*广泛、*系统的读书方法,近代以来的大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都曾专门向读者推荐。《朱子读书法》一书首先由朱熹亲传弟子辅广从朱熹众多作品和语录中辑录而成,而后再由张洪、齐增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 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 。
《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学 、 改过之法 、 积善之方 和 谦德之效 。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 趋吉避凶 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王阳明思想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是现代人学习儒家思想、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之一。 为了传承和弘扬王阳明思想,便于现代人阅读王阳明著作,我们以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集》为蓝本,精心编撰了这部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的《王阳明全集》,全书共八册,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和附录六大部分。 这是一部适合所有人阅读的《王阳明全集》,是一部*得收藏的珍贵文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 以事为纲 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编选Z早、影响Z为深远的一部诗文总集,所选作品从周代至南朝梁代,近八百年,时间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书中精选了130位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所以称《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成书后,因其内容博大、选材精审等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容斋随笔》是古代文言笔记小说,宋朝洪迈撰,共五笔,74卷。据作者自述,全书完成历时逾四十年,主要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本书是作者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资治通鉴》一书,是宋代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历时19年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问世以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此书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明白 治身、治家、治国 的道理,因此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问世以后,从北宋到清朝,《资治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 皇帝教科书 。
《遵生八笺》全书凡十九卷,五十余万字。作者高濂自述书名时说: 尊生者,尊天地父母生我自古,后世继我至今,匪徒自尊,直尊此道耳。不知生所当尊,是轻生矣。 书名初刻本作 尊生 ,取尊重、珍惜生命的含义;后世刻本多作 遵生 ,取遵循养生之道的含义。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学专著。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 1704)撰。撰著者从《左传》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记载中,总结提取了五十三个重要史事,纂辑为五十三卷。每卷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事又按年月顺序加以纂辑。其中涉及周的事项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一卷、列国一卷。除传文之外,还增加了 补逸 考异 考证 辨误 发明 五项注文以及高士奇本人的历史评论。每事首尾完备,展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篡弑谋立、公族兴废和卿大夫执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了解春秋历史脉络的入门书。
《太平广记》是宋代的李昉奉命主持编修的一部文言小说总集,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978),所以取名《太平广记》。全书五百一十卷(正文五百卷,目录十卷),九十余大类,一百五十多个小类。各类的体量不一,少的一卷,多的达数十卷,全书以神仙、女仙开篇,以传记、杂录终结,所录篇目七千余则。它的内容主要采录自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及杂著,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古小说资料,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座宝藏。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孙子兵法》 是中国古代zzhu名的兵书,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据说是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孙武所撰,也是世界公认的现存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 ,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本书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世界军事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广为传布。全书共13篇。本书附录部分是 武经七书 其余6部,分别是:《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三十六计》 又称 三十六策 ,是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其名始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之际,编撰者不详。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虽源于战争,但政界、商界亦可化而用之,适用
《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战国晚期天才诗人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楚国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是《楚辞》的注译普及读本,全书对疑难字词采用分句注释,尽量选择古今学者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楚辞学、神话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力求详尽通俗,译文则主要采用直译,以便于读者理解原文。
刘烈茂,欧阳世昌译注
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共三十三篇,分 内篇 外篇 杂篇 三个部分,一般认为 内篇 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 外篇 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 杂篇 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