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简介。。。。。。
《帝鉴图说》是明代大臣张居正编给小万历皇帝看的一部图画书。书名“帝鉴”,取自唐太宗“以史为鉴”之意,表明图书的内容主要是用来给帝王作为借鉴的;“图说”则表明本书是有图有解说的。图书内容分为“圣哲芳规”和“狂愚覆辙”两大部分,“圣哲芳规”是历代皇帝的好故事,让小皇帝奉为楷模,共九九八十一个,因为“九”为阳为善;“狂愚覆辙”是历代皇帝的坏故事,让小皇帝引以为戒,共六六三十六个,因为“六”为阴为恶。每个部分末尾都有一段述语,总结大意。 全书一共一百一十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段原文,配有一幅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然后辅以故事的白话解说,偶尔也有关于人物和事件的评论。故事涉及古代五十四位皇帝,其中好故事最多的是唐太宗,一共有十三个好故事,其次为汉文帝、宋仁宗,各七个好故事;坏故事最多
清代王渐鸿所撰《乡党图考补证》是对江永《乡党图考》一书的补证研究,属经部四书类,凡六卷,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丁树桢海隅山馆付梓刊行。《乡党图考补证》主要是对《乡党图考》进行订讹补阙,并对江永辨说已明而后人又以他说乱之者,进一步补充证明。是书参考经典以会其通,精择众家以求其当,是清末山东的重要经学着述,弥补了江永《乡党图考》的罅漏之憾,宋书升谓之“江氏之诤臣”“朱子之功臣”(《乡党图考补证,宋书升序》),洵为允评。 《乡党》是《论语》里较为集中记述孔子日常生活和名物制度的篇章,篇名取自首句“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周礼,地官,大司徒》讲“乡党”,谓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党”即这种居民组织之统称,也就
《九章算术》成书于1世纪左右,是中国古代东方数学的代表作,历来被视为“算经之首”。它确立了中国古典数学的基本框架,规范了中国古典数学的表达方式,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和东方的数学。 《九章算术》是以应用问题解法集成的体例编纂成书的,其基本形式是“问(题目)、答(回答)、术(算法)”全书246问,分属于53种算法。 卷一方田,主要讲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卷二粟米,主要探讨依各种谷物的交换率而相互推求的比例算法。 卷三衰分,即按比例分配。衰分讨论成正比关系的量,而返衰则讨论成反比关系的量。卷四少广,讨论由已知面积反求边长或周长。其中使用了开平方或开立方的算法。 卷五商功,讨论各种柱、锥、台体的求积。核心是四棱锥体积的计算,它奠定了中算家多面体体积理论的基础。 卷六均输,探讨由正、反比关系复合而成
晏子春秋校注是张纯一先生的力作。张纯一,字仲如,一八七一年十一月生于湖北省汉阳县兴隆乡。清末秀才。曾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任教。解放后任中南文史馆馆员。一九五五年四月病逝于抚顺市。他对先秦诸子及佛学均有深入研究,于晏子春秋校注所费心血尤多。该书“以元刻本为主”,充分吸收前人的校注成果“凡一字可疑者,必反复审校,谊求其安而后已”,对晏子一书,既有文字的疏通,又有思想的阐述。纯一先生可谓晏子春秋的功臣。该书于一九三五年被世界书局收入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曾多次校订重印。现依新编诸子集成体例进行标点校勘,并于书后新附银雀山竹简本晏子及史记管晏列传原文,以飨读者。
暂无内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元稹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结集元稹诗作800余首,编年、校注、汇集历代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