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三卷,约成书于东汉早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全书共收录365种药物,根据毒性与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记载了药物的性状、主治功用、产地采收等信息,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书中初步确立了四气五味、七情配伍等中药理论基础,是对我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对后世的本草文献、药物理论、临床用药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神农本草经》原书久佚,南宋以来多有辑复,其中以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本最为精审。本书即以孙氏问经堂校刻之辑复本为底本,以《周氏医学丛书》本、《四部备要》本、黄奭辑本为校本,对勘《政和本草》《大观本草》白字部分,先校文字,再加以笺疏和注释。笺疏部分,博引群书,考证药物名实;注释部分,则针对经文中的重点词句出注,以解决名物、词汇、医药等方面诸多疑义。
寒山诗被称为通俗诗、白话诗。但由于表达上的特殊性,并非浅显易懂。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另有奥旨。《寒山诗注》是项楚先生关于唐代白话通俗诗歌校注、阐释的一大力作。本书原文以四部丛刊影宋本为底本,校以日藏宫内省本、正中本、高丽本及四库本等传世善本,堪称寒山诗之定本。本书的注释,除一般生词僻典外,重点在寒山诗所涉及的俗语词、佛教语言典故,特别注重寒山诗语言、寓意的佛教来源以及在禅门、世俗社会运用中的流变。推源溯流,广征博引,探赜索隐,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注释除充分显示了寒山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外,在语言学方面(特别是俗语词、佛教语词)的创获极多,甚至称其为语言学专著也不为过;加之贯穿全书的对生词僻典和佛家语的推源溯流式的考释,揭示了寒山诗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巨制,也是中国部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历经三十多年时间,对中国地质地貌、人文、植物等进行系统考察,撰写了这一 千古奇书 ,它既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文学巨作,具有多方面科学价值。本书内容生动、准确、详实,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对历史背景、地理名称、人物生平等做了周详的注释,译文力求通俗易懂,让现代读者与几百年前的古人在山山水水中重逢。
《全唐诗》编纂于康熙四十二年(1705),系由清康熙帝亲自动议、发起,工程浩大,蔚为壮观。康熙四十六年(1709)四月十六,清圣祖玄烨为之作序并题额,因名之曰《御定全唐诗》,也被称为四库全书本《全唐诗》。全书忠实记录了唐代诗人、唐代诗歌的精微全貌及壮丽历程,共900卷,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诗人 凡二千二百余人 ,传世至今,居功甚伟。 本书以地道扬州诗局本及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为底本,囊括了其中全部诗人;诗作从近五万余首中精选4809首(约占全书十分之一),并作简要、专业之注释;诗人排序、卷次一仍其旧,另增唐诗作者索引及唐诗篇目索引,方便读者查询。集学术性、阅读性、欣赏性于一体。 于此一编,《全唐诗》概貌、精华尽收眼底,唐代诗歌发展之洋洋大观自可纵情鸟瞰。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十九种校释》,汇集整理了上海博物馆藏楚墓竹书中的19篇重要出土文献,是古文字、古文献学界研究这批重要出土典籍的新成果,且具有集成性的特征,因此本书不论是对于文字考释,还是文献考订,甚至是先秦儒家思想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篇文献分别为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缁衣》、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民之父母》、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子羔》、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鲁邦大旱》、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从政》、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昔者君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容成氏》、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中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采风曲目》、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逸诗 多薪》、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逸诗 交交鸣乌》、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内豊》、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相邦之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季庚子问于
《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为清人孙温、孙允谟绘,共230幅,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并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人物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楚楚动人。图中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各种人物就多达3000余人,主要人物采用 写真 技法,注重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形神兼备。其绘画技法高超娴熟,既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西洋画法,既有宫廷风格的华贵富丽和文人画的内涵气韵,又有民间绘画的色彩明艳生动,通雅通俗。该画册现藏旅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初,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罗本进行评改,使之成为迄今流行的定本《三国演义》。这部120回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自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百余年间的历史事件,波谲云诡,分分合合,着重介绍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及彼此之间政治军事斗争,不仅有统治集团内部的明争暗斗、残暴酷虐,也体现了对大众黎民的关怀同情。尤其刻画了一批批在乱世之中诞生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他们的思想性格各异,才智有高下之别,均活灵活现,突出丰满。毛氏父子的评改一方面树立了蜀汉正统的历史观,全书 尊刘抑曹 ,一方面仔细修订了全书文辞、调整了部分情节、更换了其中一些韵文,使之流利简练、通达考究。二十多万字的批评文字更全面阐发了历史小说的价值和三国演义塑造人物、设计
《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安旗主编。本书以乾隆刊本王琦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将诗仙李白的全部作品,按编年诗、未编年诗、编年文、未编年文排列。其中编年部分占了李白全集的百分之八十多,将大部分作品与李白的生平勾连起来,突显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沉浮人生和心路历程,以及诗人与盛唐历史的关系。本书对每首诗,分别从【题解】(简要叙述诗人行踪、该诗的写作时间、地点、人事背景、诗旨等)、【注释】(吸收古今注家之长,裁以己意,对词句作注解、阐释,并随文作校勘)、【集说】(辑录前人品评文字,以助赏析)、【按语】(对诗人行踪、系年、作意等详作论述)四个维度,对全集作了详细注释,并在书后附有李白年谱和篇目索引等。 本书充分吸收了胡震亨、王琦、瞿蜕园、朱金城、詹瑛等前贤时彦的注释、评析、考证成果,并不
《战国策》一书,记载了战国时代各国的历史事实和故事传说,有史料价值,也有文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书中篇简的零乱缺失,传抄传刻中的讹误等较为严重。何建章教授深入研究此书多年,在校勘中,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训诂学修养,引用多种刻本以及多种史籍加以例证。同时又在总结前人的整理成果上,提出大量自己的见解。本书为《战国策》作了文字上的疏通勘误,并广征博引,对内容作了详尽的注释,书中以各章首句为该章拟定标题,并摘录《战国策年表》《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事迹简表》《历代战国策序跋》等附录书后。
《诸子锦言录》是一部汇编诸子名言的著作。所谓 诸子 即以先秦汉魏诸子为代表的子学著作, 锦言 即体现诸子思想精华的佳言妙语。全书收录先秦至隋代的诸子类著作近百种,对每种著作都有简要介绍,选文近八千条,均依据权威版本选录原文,并加以注释翻译,末附主题分类索引。 由于本书收录的诸子类著作基本是隋代以前的著作,故大体依《隋书 经籍志》的分类和顺序排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道教等十二类。选文原文多依据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本(如三全本、新编诸子集成本等)为底本,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负责注释翻译,准确可靠。为方便读者查找相关主题内容的选文,我们编制了《主题分类索引》,根据选文内容将其分到八十多个主题之下,括注出处,标明册数页码。 我们致力于为
《补续高僧传》,二十六卷,明代汰如法师明河撰,对赞宁《宋高僧传》予以 补续 。全书仿照《宋高僧传》体例,按照译经篇、义解篇、习禅篇、明律篇、护法篇、感通篇、遗身篇、读诵篇、兴福篇、杂科篇十科,增补唐代龟洋慧忠,五代佛手岩行、瑞龙幼璋、黄檗慧禅师,续写宋、元、明时期名僧大德等传记,共计548人,附见72人。 此次校笺,以明毛晋刻《补续高僧传》为校勘底本,尽量以明河所据原始材料进行参校,间或参以《卍续藏经》本,以他书佐证,追流溯源,纠谬正误,拾遗补缺。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该书重在考案史实,对于《世说》原作及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博采晋宋以下史传杂著和近代的笔记论著,考核其异同,兼补刘注之不备,评论事乖情理处,对《晋书》亦多有驳正。书中同时采录了近世学者李慈铭、文廷式、程炎震、李审言、刘盼遂等人的成果,并加按语,考证得失。本书有原文、校文、笺疏,后附《世说新语》常见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世说新语》引书索引、笔画与四角号码对照表,颇便使用。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撰、刘孝标注的笔记小说。是关于魏晋历史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龚斌教授校释,历时六年,结合前人各家注本之解说,出以己意,可谓《世说新语》各注本中 后出转精 之作。201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次出版。此次本次修订,作者又加入了不少原来没有见到的新材料,如日人冈白驹的《世说新语补觹》、田中大壮的《世说新语讲义》等,并附錄唐寫本世說新語殘卷、世說敘錄、世說舊本敘錄題跋等。
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以蒲松龄手稿残本为底本,用铸雪斋本、青柯亭初刻本等十余种版本参校,并汇集清人注释、评点。为相关研究者案头,也大有裨益于普通文言小说爱好者深入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梁书》五十六卷,包括帝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梁王朝自开国至灭亡五十六年的历史,是*完整传世的梁代史籍。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内涵古代丰富的文物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行为规范及相关义理。其中,《礼运》展示了儒家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大学》揭示了为学的内容和顺序,《中庸》成为宋儒构筑理学体系的经典依据。 《礼记译解(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套装全2册) 中华书局》除力图做到译文准确、流畅、易懂外,对一些名物制度,详细疏解,字斟句酌,平实有据。难字又加直音直译,非常浅显易读,是学习儒家文化的入门书。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套装共3册)》撰于唐元和年间,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中唐以前的姓氏族望,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谱系典籍资料,是现存较早、较详赅的古姓谱书籍。此书北宋时开始散佚,清修四库,据《永乐大典》参以诸书校辑而成,清代孙星衍、洪莹,近代罗振玉均有辑校。岑仲勉参藉历代典籍、碑志,旁搜博征,详加考校,着成《元和姓纂四校记》,于伐伪、正本、拾遗、芟误四方面下了大力。现将《元和姓纂》与岑氏四校记汇为一书,并附姓氏、人名索引,以便查阅。
《读杜心解》,清浦起龙撰。全书六卷分别收录杜甫的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排和七排、五绝和七绝,以分体为纲,兼顾编年,每卷将系年标于卷首,内部亦以时间为序,极大方便了读者查阅。在众多杜诗注本中,《心解》的长处在于注释简明扼要、去繁就简,不作过于繁琐的引征和考证,而重视讲解章节大意,帮助读者把握写作背景。浦氏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注重心领神会的传统,常有独到见解,于钱注、仇注之外仍有所补充和建树,使得《心解》成为杜诗学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全书收诗范围广,校注及注释客观准确、简明易懂,有助于读者更为全面地认识杜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风格,对于阅读和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寒柳堂集》:所收十余篇论文涉及中古史、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史诸方面。其中《论再生缘》是篇重要论著。《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及其补文是其晚年的自传性遗文,对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及作者本人生平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分别收作者生前手定重要论文、序跋数十篇,涉及中古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前书系统论述汉魏到隋唐文物制度的渊源与流变,提出著名的隋唐制度 三源流说 ,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讨论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元白诗笺证稿》:对唐
《抄本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原著,张京华校注。全书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卷为底本,以张继所藏、徐文珊点校《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潘氏遂初堂初刻本与黄氏西溪草庐集释本,及近年所出栾保群、吕宗力《日知录集释(全校本)》、陈垣《日知录校注》与《陈垣全集 日知录》、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严文儒、戴扬本《顾炎武全集 日知录》、栾保群《日知录集释(校注本)》等五家参校,整理出一种精善的《日知录》注释校勘本,是《日知录》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全书三册,145万字。
《瀛奎律髓》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体现宋代 江西诗派 诗学观点,并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大型唐宋律诗选集。 江西诗派 由两宋之交的吕本中提出,追尊黄庭坚为创始人,所论多言法度,强调规模古人,以故为新,在北宋末以及南宋影响广泛深远,至南宋末则趋向衰微。方回为重振 江西 旗鼓,编纂是书。提出了 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之说,以 格高 为宗旨,以 细润 济粗犷生硬。按类系诗,便于学习揣摩。 本书以明成化三年刻本为底本,参校元至元本、清康熙吴之振刻本。汇录了冯舒、冯班、陆贻典、何焯、纪昀、许印芳等十余家评语,对方回编选之失多有指摘,亦可从中窥见唐宋诗之争的余波。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为清代著名 左氏 学著作。作者刘文淇、刘寿曾、刘贵曾。 刘文淇(一七八九 一八五四),字孟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生于扬州。十四岁入梅花书院,师从洪梧。十八岁始设帐授徒。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扬州岁试擢一等第一,补廪膳生。嘉庆二十四年拔己卯科优贡生,候选训导。其后十四次应秋闱皆不售,于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四十九岁时绝意科场,定居扬州,专以研经治学、校书坐馆为业。咸丰四年卒,年六十有六。着有《左传旧疏考正》八卷、《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扬州水道记》四卷、《楚汉诸侯疆域志》三卷等,另有《青溪旧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行于世,《读书随笔》二十卷今不存。《清史稿》有传。刘氏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左传》学。 刘文淇有感于后世《春秋左传》学杜注独尊,其他旧注淹
四部典籍,经部为尊, 十三经 是认识了解一切中国传统学术与文化的基石。不读注疏,无以通经, 十三经 *核心的文献,莫过于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仪礼注疏》《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孝经注疏》《孟子注疏》,是所谓 正经正注 。 累代以来,校订刊行 十三经注疏 ,是无数学者的终身志业,成果丰硕。20世纪3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四部备要》,其中经部即以据阮元刻本排印的 十三经注疏 为主体,一时风行,蜚声学林,是民国时期经部文献整理的代表作。是书以 聚珍仿宋 活字排印,是其极突出的特色。 聚珍仿宋 活字原系丁三在、丁辅之兄弟创制,1921年由中华书局收购,是现代仿宋字体的开山之作。自问世之日起, 聚珍仿宋 即以其
《诚斋集》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诗文集。杨万里(1127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杨万里任永州零陵丞时,拜谒谪居永州的张浚,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终身服其教,乃名书室曰 诚斋 。庆元五年(1199)以宝文阁待制致仕。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文节。光宗尝为书 诚斋 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著述鸿富,尤以诗学擅名,生前曾自编诗集为八集,即《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江西道院集》《朝天续集》《江东集》,另有《退休集》成于身后。此九集分别刊刻于淳熙、绍熙年间。嘉定年间,杨万里长子杨长孺将宋淳熙、绍熙间递刻本诗集及未刊之文章杂著重新编定为《诚斋集》133卷。端平初,由刘炜叔刊刻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