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本书以王弼《老子注》本为主校本,以敦煌写本、道观碑本、历代刊本共计33种版本为参校本,根据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篇次,参考今本章次,依次按照帛书甲、帛书乙、王本的顺序分句分段抄录,详细对比和校勘,并对异文进行辩证,对经义进行解释,实现了勘正《老子》今本讹误,澄清其中是非,恢复经文真旨的目的,是一部研究帛书《老子》的扛鼎之作。
《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周官礼》,是现存儒家十三经中的一部经典,我国*部系统、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的专书。它涉及古代官制、军制、田制、税制、礼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为我国秦汉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可谓研究上古文明的百科全书,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徐正英、常佩雨译注的《周礼(上下)(精)》的注释和翻译,力求通俗流畅。经文以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 周礼注疏》为底本,分节参考了杨天宇先生的《周礼译注》,注释借鉴现有研究成果,而又有所辨析,并注意参考考古新材料及出土古文字文献。译文多用直译,并添加必要的字句以使白话译文完整通顺,这些增添的简短字句一般不另设符号标明。但少数篇目如《秋官 司仪》等礼节繁琐,需要依靠后人注解补充大量原文所无
《尚书》是中国早的关于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夏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诸多重要史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尚书译注》以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原世界书局缩印的阮元刻本《尚书正义》为底本,主要从题解、注释、译文、段意四个方面予以综合阐释。其中,题解侧重解说各篇内容、发生背景、现代价值等;注释既有字词训诂、章句疏解,也有对典章制度、历史事件的扼要说明,难字还加注读音;译文忠实于经文,直译为主,文风流畅;段意重在疏通行文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加深理解。本书是钱宗武教授在四十余年《尚书》学研究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的一部权威经典普及本。
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增订本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字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的学术成果。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廿二史劄记校证(套装共2册)》是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部著名的读史札记,书中对各朝历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的论述,考辨订正了重要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司马迁作史年岁、班固作史年岁、各史例目异同、史记编次、褚少孙补史、记不止十篇、史记有后人窜人处等。
《郭店楚简十二种校释》,汇集整理了郭店楚墓竹简中的12篇重要出土文献,是古文字、古文献学界研究这批重要出土典籍的新成果,具有集成性的特征。本书不论是对于文字考释,还是文献考订,甚至是先秦儒家思想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2篇文献分别为郭店楚墓竹简《缁衣》、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忠信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郭店楚墓竹简《六德》、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二》、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三》、郭店楚墓竹简《语丛四》,均是重要的先秦古书。
该书有关古文字方面的入门读物和书。涉及古文字的起源发展,古文字学习的理论方法,古文字字形的发展演变,字形结构解析,又将形与韵、义相结合,全面阐释古文字学习的要义。另有 甲骨 金文 简帛 玺印 货币 陶文 等分章概说和选释。自2015年出版后,广受学界好评。 此次改成精装,做了以下修改: 一、有些图片(甲骨、楚简等)原图不甚清楚,此次全部重新扫描原图(300dpi,灰度)并替换。部分本来拓片就不好的找了更清晰的拓片替换上去,原来没有缀合的也重新拼合。 二、有些图片不清楚是因为直接在计算机上截屏保存,作者重新根据原来像素剪裁替换。 三、材料选读部分的释文和注释吸收了一些较新成果做了改动。 四、材料宣读部分的释文和注释格式之前不甚统一,而且不便使用,现在统一加注码,方便读者精确查找。 五
《陶渊明集校笺》,作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〇一一年曾出过修订本,改正陶集正文中的个别错字和笺注中的几处错误。此次作为典藏版推出,作了系统性的增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恢复陶澍注《靖节先生集》十卷本的原貌。作者龚斌先生当年校笺陶集,以陶澍十卷本为底本。信陶澍说,以为卷八《五孝传》、卷九《圣贤群辅录》(一名《四八目》)上、卷十《圣贤群辅录》下是伪作。*近几年,经反复思考与论证,认为前人判断《五孝传》、《圣贤群辅录》是赝作,证据似是而非。故恢复陶澍十卷本的原貌,增补八、九、十共三卷,编次一依陶澍本其旧,并笺注《五孝传》和《圣贤群辅录》。 二、再次校勘陶集,修订校记。本书从初版至修订版至增订版,前后共校勘三次。这次再校,仍以清
《六韬》分为六卷,各卷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命名,即所谓 六韬 ,各韬之下又分若干篇,凡58篇。此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后人对此多有质疑。主要内容为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在军事方面的问答对话,反映了早期的战争观,包括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战阵、战备和军事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宋神宗时期,该书与《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三略》《吴子》《尉缭子》六部兵书并列,结集为著名的《武经七书》。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为底本,以日本文久三年刻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陆军印刷所影印明万历刻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明崇祯九年芙蓉馆刻黄献臣《武经开宗》、明天启元年刻茅元仪《武备志》、清光绪二年岭南古经阁刻朱墉《武经七书汇解》、清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是研究文学、美学与文艺学等的经典作品。《文心雕龙》的古注,学界向来都认为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较好,后经李详补注,征事数典,又有了新的补充。杨明照先生素称 龙学泰斗 ,其《文心雕龙校注》先全录清人黄叔琳的辑注和李详的补注;后为杨先生自己的校注拾遗,广泛校勘传世诸本,判定是非,并补前修注释不到之处,终集大成;再以著录、品评、采摭、版本等十项附录殿后,集《文心雕龙》资料与研究之大观。杨先生取得了许多凌越前贤的成就,是当代学人研治《文心雕龙》的杰出代表。 杨明照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踵续黄、李二家之后,对《文心雕龙》作校注拾遗的工作,1936年写成清稿,1958年初版《文心雕龙校注》,其后屡次增订,直至没世。此次出版,在中华书局2000年《增订
《敬和堂集》十三卷,明许孚远撰。许孚远师从湛若水弟子唐枢,承其笃实之风,又会通王守仁良知之说,标举 讨真心 与 克己 ,对当时阳明后学游谈不实之流弊多所匡正,以存养与省察相须并进为必要工夫,在晚明学界独树一帜,对刘宗周之学尤多启迪。其著述除文集《敬和堂集》外,尚有《论语述》《大学述》《中庸述》《九谛》等,皆罕有流传,国内已无完帙。此次整理,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二十二年叶向高序十三卷本为底本,此本收录许孚远在万历二十三年之前的诗文。
《陈亮集》是宋代 永康学派 代表人物陈亮的文集,由当代宋史研究的开创者、奠基人邓广铭先生校点。 陈亮《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由其子陈沆在其过世之后编成,但自元明以后已经湮没不传,流布于世的多以明成化年间永康龙川书院三十卷本为祖本。邓先生利用流传海外的珍本 南宋末年刊《圈点龙川水心二先生文粹》,将其中所收陈亮文与明成化本加以比勘,从而纠正了成化本及此后明清诸本的讹误舛乱。在逐一比勘《文粹》、成化本以及自明嘉靖、崇祯至清同治诸多版本的基础上,凭借对于陈亮生平及其思想研究的深厚基础,邓先生广稽诸说,折中于一是,希望形成一个尽可能接近内容原貌的《陈亮集》。另外,《文粹》中所收陈亮文,尚有一些篇章不见于明清诸本,邓先生据《文粹》以及《永乐大典》残卷等,使《陈亮集》的篇卷得以增补。因此该整
本书在郭璞注释基础上,以笺补注,以疏证经, 广采前人注释及各种史料文献,对许多疑难问题有所 按断,是流传下来的《山海经》古代注本中 具代表 性、成就 高的注本,阮元评其 精而不凿,博而不 滥 。此次整理,以《郝氏遗书》本为底本,以还读 楼本等为校本。
本书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无论对于学者研究,还是爱好者的阅读欣赏,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可谓为苏词锦上添花。书末附有篇名索引,可使读者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篇目。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今推出典藏版,谨以此书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
戴明扬撰著的《嵇康集校注》,详校《嵇康集》众本,厘定文字,择录旧注,征引典故,广辑嵇康事迹及其人其作之评论,对研究嵇康生平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几十年来一直被奉为《嵇康集》注释中的经典之作。 由于戴明扬1953年病逝,本书首次发行时乃据其遗稿刊印。中华书局此次按现在通行的古籍整理规范,对本书详加修订,覆校底本,核对征引文献,正讹补缺,订正句读,划分段落,并对全书施以全式标点。同时将戴氏在校记中勘正之字,全部体现在正文中,用方圆括号以示区别,使《嵇康集》本文明白条畅,以便读者讽诵、研读。 嵇康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是魏晋玄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嵇康集》诗歌峻切,论说文新颖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戴明扬是黄侃弟子,本书为注释《嵇康集》的经典之作。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文史通义校注(套装上中下册)》是清乾嘉时代一部开风气的巨著。作者想挽救当时的学风。他在《上辛楣宫詹钱大昕》的信里说: 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达人显贵之所主持,聪明才俊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载笔之士不思救挽,无为贵著述矣。苟欲有所救挽,则必逆于时越。 他看到当时学风的流弊,想加以挽救。叶瑛校注本,不仅校出其漏脱和错字,并作了详细扎实的注释,纠正了原著中的疏漏处。还从原著者章学诚的全集中征引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
《杜诗镜铨》是清代的杨伦对杜甫诗文的诠注。杨伦为诠注以精简著称,不附会,不予会,不呈博,平正通达。本书是对杜诗加深了解的一部好书。本书*早点校整理出版为1962年,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1980年正式出版。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杜诗注本整理本,也是杜诗整理本的经典之作。后来加入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
《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被公认为《春秋左氏传》贾服注的最好辑本。此书分辑与述两部分,辑是对汉儒贾逵、服虔旧注的辑存,述则是李贻德对贾、服注的疏通解释。对贾、服古注的辑录,并不自李贻德始,此前有王谟辑本,但李贻德所辑后出转精,更为完备和准确,辑佚、考证成就最大。《辑述》表彰推崇汉儒,对魏晋时期杜预注及唐时孔颖达正义多有批评。同时,李氏虽持汉学立场,却并不盲从固守贾逵、服虔旧注,对贾、服注之文与义有差误之处也有所纠驳,并不迁就为文。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李贻德也会采用杜预注中一些正确的观点。今人欲研治贾逵、服虔旧注,此书为zui佳选择。
《陈书》三十六卷,包括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陈王朝自开国至灭亡三十三年的历史,是完整传世的陈朝史籍。 中华书局一九七二年点校本《陈书》,以商务印书馆据宋大字本影印的百衲本为底本,与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互校,择善而从,同时还参考了《南史》《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书的有关部分,并吸取了前人研究成果。本次修订,改以上海图书馆藏1933年上海涵芬楼影印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之九《陈书》为底本。在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陈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纠正错讹,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形成一个文本准
本书对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集《乐章集》做了全面的校笺、考辨与评述。收朱祖谋《彊邨丛书》本《乐章集》中柳词贰佰陆阕,又《天机馀锦》、《全宋词》、等典籍中收柳永佚词七阙,佚诗三首,佚文一篇,词、诗、文残句若干。分四编:上编为出仕前之什,中编为出仕后之什,下编为不编年之什,外编为柳永作品辑佚。
该书对《尚书》原文及历代名家之注一一加以诠释,包括语词的训诂、名物制度的考订、地理的考证及经义的串解。书中引证宏富,堪称《尚书》学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这次点校,以清嘉庆冶城山馆本(又称平津馆丛书本)为底本,并查校了皇清解经本;对孙氏的引书,尽可能核对原著,订正讹误;断句仍以孙氏理解为准。点校者另编有目录置于卷首。
世说新语虽是古代的一部小说,但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间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作者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史称 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 。此书采集前代遗闻轶事,错综比类,分德行、言语等十八门,所涉及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都有所记载。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这确实是很好的历史资料。至于文辞之美,简朴隽永,尤为人所称道。其书又得梁刘孝标为之注,于人物事迹,记述更加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