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列子》,道家着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主张空、静、无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隐居多年,潜心着述。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着作之一,全书内容多为寓言神话、民间传说等,通过故事来说明哲理、阐述思想,既涉及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讨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唐时诏告《列子》为《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加“至德”一一字,全称《冲虚至德真经》,被视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经两汉末年的战乱,《列子》原书散佚,现存篇目有:《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汇集了大量的靠前手材料,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大致脉络,确定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内容。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
《邯郸记》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也是其一部传奇作品。故事取材于唐代作家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即的“黄粱一梦”故事。穷途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赵州桥北的一个小客店遇到来世间超度凡人的仙人吕洞宾,卢生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吕仙则给他一个磁枕入睡。卢生在梦中经历了一连串宦海风波,五十余年人我是非,一梦醒来,店小二为他们煮的黄小米饭尚未熟,由此大悟。此本为明万历刻本,其中的版画作品为明代木刻版画的代表作。
《君臣图鉴》,一名《古先君臣图鉴》,是明万历间潘峦编订的一部以古代明君贤臣为收录对象的像传集。初刻本为明万历十二年(一五八四)益藩刻本。阴刻黑底白文,写体字。目录后锈“益王潢南道人订正,奉委纪善臣新安潘峦述编”。卷末有潘峦《重刻古先君臣图鉴跋》。
《孔孟图歌》分孔子和孟子两部分。本书利用一文一图、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两位思想家的一生,其主要是依据《论语》《史记》等经典典籍的说法考订其年谱履历,故多可征信。清朝末年,社会维新思想产生,时人、作者江钟秀深恐孔教衰微,以宣扬孔孟之道为己任,亲自持书拜谒孔孟后裔,建议提倡宗风,并编著本书,意图教化人类。
《闺训图说》由清人俞增光编订,何云梯绘图。全书分上下卷,收录历代女训事迹一百则,分为:孝女类、烈女类、贞女类、贤女类、孝妇类、烈妇类、节妇类、贤妇类、贤母类、贤姑嫂类、贤嫡妾类等,图文并茂。编者俞增光称“欲为女子刊一专书”,民间女性就是他的主要受众,全书删去贞女、廉女、诗女、受礼之妇、智母等五类,由此可见俞增光很是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绘画者何云梯笔下的女子虽然面容上几乎如出一辙,但注重以衣饰和空间区别身份。
《汉刘秀云台记》,著录于《远山堂曲品》,全剧2卷44出。讲述西汉末年,王莽专权,汉室后裔刘寅与冯异上殿劾王莽,汉平帝不听,冯贬官外放,刘被关进天牢。不久,刘寅全家被杀,弟刘秀起兵,在邓禹、冯异、姚期、郅恽等谋臣武将辅佐下,南征北战,终于夺得天下。刘秀称帝,建云台,列功臣名将之名,计28将,逐一封侯。即为云台二十八将。《张子房赤松记》,是讲述汉代名臣张良的故事。注意,此书中包含两种书,前一种为《汉刘秀云台记》,后一种为《张子房赤松记》,其中《汉刘秀云台记》作者为蒲俊卿,《张子房赤松记》作者佚名。此二种书刊刻在一起,均为明代金陵唐氏刻本。
《三祝记》为汪廷讷所作传奇《环翠堂乐府》之一。讲述北宋范仲淹未第时有张贫士祝福范仲淹多福、多寿、多男子,是为“三祝”。后范仲淹为谏议大夫,时朝中吕坦、夏竦等专权用事,结党营私,范仲淹上疏弹劾,反被贬至饶州任知州。时西夏主赵元昊蔑视宋朝无人,意欲得宋室江山。吕、夏奏以范仲淹镇守边关,冀强敌杀之。范仲淹一面加强军备,一面对赵元昊晓以大义。元吴退兵议和。范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后封为魏国公,四子皆为官,范氏一门,多福多贵。
《司马相如琴心记》,全称《新刻出像音注司马相如琴心记》,四卷四十四折。明人孙柚所撰,取材于《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典故为题。司马相如,因慕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人。司马相如之妻。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后,强令赵国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卓氏被迁临邛。此本为明代南京金陵富春堂刻,当在万历初。
明传奇剧《霞笺记》,全名《锈新编全相霞笺记》,二卷,明无名氏撰,明纪振伦校。明万历间唐振吾刻本。此书卷端次行题:“秦淮墨客校正。”按:秦淮墨客为纪振伦别署。纪振伦,字春华。 《霞笺记》据小说《心坚金石传》改编,全剧共三十出,演绎官宦子弟李彦直与名妓张丽容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花间集》为后蜀赵崇祚辑录的一部词集,收录晚唐至五代共十八位词人的四百九十七首作品,全书共十卷。十八位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其余十五位皆活跃于五代十国的后蜀。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曲子词作家,作品列于卷首,表示西蜀词派的源流所自。后蜀词人多秉承温词风格,所作内容或展现女性的精神世界,或借男女恋情反映现实,或咏史怀古、抒发感慨,形成花间词派。《花间集》标志着“词”这种文体正式登上文坛,对后世词人的创作産生了深远影响。此次影印,以吴氏双照楼刊《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本为底本。
《图绘宗彝》为画法图解,明杨尔曾辑,蔡冲寰绘,黄德宠刻。采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夷白堂刊本为底本。凡八卷,卷一人物山水,画人物论;卷二翎毛花卉(草虫附);卷三梅谱;卷四竹叶枝干;卷五兰花(草虫附);卷六走兽杂画(花草附、文房器皿);卷七各家画论;卷八各种画法介绍。全书共载丰富而精丽的版画300多幅,人物传神、花草妖娆、鸟兽灵动、兰竹挺翘,每幅画旁均载该画所含内容。绘刻精工明朗,线条流畅,刀法细密,为徽州版画之上乘。
《啸堂集古录》二卷,是由中国宋代时期、金石学家王俅所作的一本关于商周以来青铜器及印、镜铭文的书籍,成书约后于《宣和博古图》。全书著录商、周、秦、汉以来的青铜器及印、镜铭文345器。上卷为铭文摹本,下卷附协释文。铭文间有删节脱漏,尤以镜鉴为甚。还收录了《滕公墓铭》之类伪器,但摹刻较精,有研究价值。
《翠微先生北征录》,十二卷,宋华岳撰,元钞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无格。清顾广圻跋。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一二〇五),华岳上疏奏参当国者韩促胄等人,被贬建宁。侠胄被诛后,华岳归朝,登嘉定武科首位,为殿前司官属,因谋去丞相史弥远,事发下狱,杖死东市。《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忠义传十”中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除《北征录》外,华岳还撰有《南征录》,系其诗文剔集。 此本无序跋,前有目录,残存一页。内容以兵事为主,分为十二卷,包括卷一平戎十策、卷二治安药石、卷三军国大计、卷四边防要务、卷五破敌长技、卷六将帅小数、卷七至八治安药石、卷九采探之法、卷十戒饬将帅之道、卷十一守边待敌之策、卷十二足兵便民之策。 华岳《北征录
《寒山子诗集》,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采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四部丛刊》影印时所据《寒山子诗集》为南宋初杭州刻本,楮墨精雅。书前有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寒山诗集序》。是书是在台州刺史闾丘胤指令下,由国清寺僧道翘所裒集编次。丰干则仅存房中壁上诗二首,所以此书宋时又名《三隐集》或《三圣集》。
《陶庵梦忆》,古代散文集,八卷,张岱撰。撰写于甲申(一六四四)明朝覆亡之后,乾隆年间才刊印行世,是张岱作品中为名的一部。主要记明朝苏州、杭州、南京等江南名城的社会风貌、民间风气,包含茶楼酒肆、说书演义、放灯迎神、奇人逸事、花鸟琴艺等,构成了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为研究明代的风俗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歴史文献。张岱爲明朝遗民,后半生寓居杭州,通过追忆记録,寄托了怀念故乡,眷恋故土的心情,也包含了对明末黑暗现实的忧愤。全书文笔清新隽永,夹杂淡淡伤感,在明末清初散文中自成一格,颇具文学价值。
《小窗幽记》是明末出现的一部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全书共十二卷,该书的纂辑者一般认为是明末陈继儒。但经过某些学者的考证,认为此书是清乾隆时期书商将明代陆绍衍的《醉古堂剑扫》改头换面而成,两书的分卷、卷名和内容基本相同。全书按照按照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分为十二卷,一千五百余则,每卷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事等,文字“语带烟霞,韵谐金石,醒世持世,一字不落”。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奇书。 此书底本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问心斋刊本。
《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所著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清代胡鉴作注,全书共五卷。此书约成书于南宋理宗绍定、淳祐年间,是一部理论性与系统性较强的诗话著作。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全书“论诗书大旨,取盛唐为宗”,提出了如“兴趣”“妙语”“别才别趣”“以禅喻诗”等许多创造性的诗论。底本为清光绪七年(1881)胡鉴所注的《沧浪诗话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