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录当时的帝王言论、政治制度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尚书》文字佶屈聱牙,非常难懂,所以,自汉代时,便不乏学者为之作注。在历代数量繁多的注本中,南宋学者蔡沉所作《书集传》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书集传》,又名《书经集传》、《书经集注》,《书蔡传》,共六卷。蔡沉为朱熹晚年高足,《书集传》的写作,就是在朱熹授意、在朱熹未完稿基础上完成的,可以说,《书集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朱熹在研治《尚书》方面的心得体会。此次整理,以宋淳祐十年上饶郡学吕遇龙刻本为底本,以元德兴堂刻本、南涧书堂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并参校以元儒陈栎《书集传纂疏》与清官修《书经传说汇纂》。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的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2003年由批准立项,由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先期成果《儒藏》 精华编 收录中国历史上zui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 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随着《儒藏》 精华编 的主体部分即中国部分282册的完成出版,《儒藏》 精华编 的编纂已进入收官阶段。《儒藏》(精华编卷首)系统收集整理了《儒藏》工程立项以来,尤其是《儒藏》 精华编 编纂与出版相关的政策文件、编纂范例、组织体系、书目索引等文件,是《儒藏》 精华编 及整个《儒藏》工程实施的忠实记录,也是研究丛书编纂史和古籍整理编纂史的重要资料。
《牡丹亭》全剧五十五出,是汤显祖思想和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是他带着对人世炎凉沉浮的深刻体验、饱含热情而创作的经典传奇。明代拟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在戏曲中,汤显祖对话本中门当户对的婚配情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改革,把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压制、反宗法束缚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 汤显祖自称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盖因只有《牡丹亭》充分展现了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的人间至情。也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精英对人类情感价值的共同体认,使得我们在四百年后重温旧典,仍能感受到其中折射出的人性主题。
《儒藏》工程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精华编二八二)册汇集二十世纪以来有重要影响的出土文献,包括郭店楚墓竹简《缁衣》、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忠信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郭店楚墓竹简《六德》、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二》、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三》、郭店楚墓竹简《语丛四》,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缁衣》、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民之父母》、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子羔》、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鲁邦大旱》、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从政》、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昔者君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容成氏》、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中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采风曲目
《敦煌遺書書法選集》擬刊布400余件書法水準高超或具有書法史意義的敦煌遺書,其中絶大多數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少量選自中國敦煌研究院、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藏較有書法特點的部分敦煌遺書。時代涵蓋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吐蕃占領河西時期和歸義軍時期,跨度達600餘年,以大量樣本清晰地反映了中古時期中國書法的演變。印刷采用原大彩印方式,用圖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攝高清數位圖片,版面設計賞心悦目。入選的敦煌遺書均全卷影印,相當於刊布了一大批文獻的清晰圖版,部分地滿足了敦煌學界使用敦煌遺書彩色圖版的需求,在書法價值之外兼具一定的文獻價值。本書附有各寫卷簡明提要,著録名稱、卷次、著譯者、外觀基本特徵、抄寫年代、重要題記勘記等内容,爲讀者深入瞭解各件敦煌遺書的價值提供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