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是现存zui早的范集传本。卷端题 范文正公文集 ,书口有 集卷一 ,有苏轼作序。每卷都先列出卷内详细篇目,而后再接连正文部分。卷一为赋, 卷二、三古诗, 四至六律诗, 七义、论、议、易义, 八赞、颂、述、序、记, 九、十书, 十一书、祭文, 十二碑, 十三碑、墓志, 十四墓志, 十五墓志、墓表, 十六墓表、书碑阴、表, 十七、十八表, 十九状, 二十状、札子, 后无序跋。
★我们在谈及中华诗歌和词时,往往会脱口而出 唐诗宋词 ,这是人们对唐诗宋词的礼赞和认可。邂逅优美的诗词,邂逅美丽情感;聆听诗意里的柔情蜜意,品味字里行间的美丽与哀愁。 ★在选编过程中,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从中获取更多的养分,又为中华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而感到骄傲!不仅能点燃你智慧的火花,更让你的心灵沐浴在思想的殿堂里!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是一部融中西美学思想于一炉的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之作,是一部提升审美,启迪智慧的名著。 本书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舆地广记》,是宋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学著作。该书记述历代地理沿革,要言不烦,体例清晰。前四卷叙疆域沿革,五卷以后分别列出宋代路府州县并叙历代沿革,前代州邑宋代无有者,仍附各路之下,记述详今略古,纵横结合,为历代舆地记中之上乘佳作。在历史地理学、沿革地理学、地名学、军事地理学等方面具有综合性的学术价值。《舆地广记》成书后广为传刻,版本甚多,宋刊本尤为珍稀。该书今传三部宋刊本,现皆藏国家图书馆,其中以曾藏曝书亭者*全且早,《中华再造善本》所用即此本。书前有顾广圻跋,并钤有 竹垞真赏 百宋一廛 荛圃 汪士钟印 杨绍和读过 等印。
徐霞客,名弘祖,别号霞客。明末著名的旅行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他少负奇气,岐嶷聪颖,立志 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不汲汲于科举功名。从21岁首游开始,寄情山水,争奇逐胜,不辞辛苦,欲赌性命,前后30馀年,以双脚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约63万字的《徐霞客游记》,钱谦益评价说 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本书精选其中的27篇游记,加以详注和评析,以便读者阅读和全面把握每篇游记的宗旨所在。
此刻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刻递修本,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建康实录》是六朝史料集,记载定都建康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史事,起自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建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 体例上兼采实录和纪传两体。
高拱年谱长编分为谱前、年谱(求学、从政、主政、赋闲四期)和谱后三部分。凡引著作、奏疏、书信、诗文、寿序、行状、祭文、墓铭等文献,有日期可考者,均以撰作日期入谱;无日可考者系月,无月可考者系年。谱主的政治事功、宦海沉浮、明清论评、有关争议等均作记载,以澄清历史之真相;谱主的著作版本、刊刻日期、卷数异同、思想观点等均作概述,以展现学术之全貌;谱主的家族世系、姻亲、恩师、同门、同年、同僚、门生、好友、乡梓等一律入谱,以厘清人际关系之脉络。高拱年谱长编凝聚了作者对谱主长期研究的成果,也是明清至今*部全面记述谱主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的编年体著作。
.
《楚辞集解》是明代*有影响的一部楚辞著作。汪瑗集解,其侄汪仲弘补辑。收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宋玉等其他诸家不收。包括《离骚》两卷,《天问注补》两卷,《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各一卷;另有《楚辞蒙引》两卷,《考异》一卷;前有归有光《楚辞集解序》、汪瑗《自序》、汪仲弘《楚辞集解补纪由》、《楚辞大序》、《楚辞小序》。《楚辞集解》表现出汪瑗独特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方法,他重视文本阅读,主张以文本研究作品及作者;他不拘传统,提出新说。《楚辞集解》的解说带有鲜明的市民文化的思想倾向和开放的时代新风气,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表现出实学思潮的新特征。此次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万历四十六年刊本为底本,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四川省图书馆藏本为校本。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幽梦影》有一卷本和二卷本(分上下两编),为《昭代丛书》、《晨风阁丛书》、《啸园丛书》等丛书所收录,并有清代刊本二卷。这次白话翻译注释本,以《昭代丛书》本(一卷本)为底本,与《啸园丛书》本及其他刊本相勘照,在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注译。体例上按原文、评语、注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