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刘钊教授《新甲骨文编(增订本)》为主要依据,收录甲骨文中已释的常用字。字典以释字(现通行汉字)为单位,一个字头下,收录对应的多个甲骨文字形,并标明出处,同时指出该字头在书法书写中可以通用为哪些字,因而无论是学术检索,还是书法家参照字形,都便捷而可靠。书前首列体例严谨、要言不烦的编写说明;次列《字形出处简称表》,陈明字形来源,既有经典著作如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也有z新成果如2018年《考古》杂志所刊论文。书后附拼音、笔画两种检索方式,末有刘钊教授所撰后记。 本书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便于翻检的工具书,又可作为初学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门阶梯,还可作为广大甲骨文书法爱好者书写甲骨文时的案头。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主体部分共分四编十二章,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校订、阅读古代史籍的方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主体部分共十四章,另有附录 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 。此书细致阐述了各类中国古代史籍的源流、体例、特点。两书互相补充,恰好构成内容完整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此次将两书合并,可以丰富本书的内容,使全书架构更加完整,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证。
《说文古籀补三种(附索引)》讲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很好地使用西周的金文材料,它所收的古文、籀文实际上都是战国时代的文字。清代《说文》之学大兴,学者们除了利用文献材料研究《说文》外,开始注意到了出土的金文。首开风气的是严可均,他利用金石文字资料撰成《说文翼》,但不传于世。后来,王筠的《说文句读》采及金文资料,庄述祖撰《说文古籀疏证》专门收录出土文字,逐渐形成风气。 在这方面,较突出的是吴大激的《说文古籀补》。吴大潋(一八三五-九〇三》,是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较高的造诣。他认为《说文》所收的古文、籀文都是周末(及战国时期)文字,真正的西周古籀真迹许慎并没有见过。
《古籀汇编》汇集甲骨刻辞、钟鼎款识、周宣石鼓、秦汉吉金以及古玺、古陶、古币、古兵器各种文字,共约三千个单字,重文三万余个,是一部集大成的篆文工具书。『籀文』又称『籀书』、『大篆』。战国时秦国使用的文字及秦统二八国后之文字称为『小篆』。编者认为『小篆』、『缪篆』均源于古籀,与古籀文相合,所以将《古籀汇编》定名为《古籀汇编》。 《古籀汇编》分部悉依许慎《说文解字》体例。每字之下选列释义与切音,然后依次为汪立名《钟鼎字源》、吴大激《说文古籀补》、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容庚《金文编》、罗福颐《古玺文字徵》、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各书引用文字,每字之下均注明出处。
本字典是一部记录汉语古文字资料中通假字的工具书。汇集殷周至汉初的甲骨文、金文、货币、玺印、陶文、石刻、盟书、帛书、竹木简牍等里的古文字通假例证,所收资料发表时间截至于2004年。字典正文,以所假之字立目,按所通之字的上古声韵排列,以韵为经,以声为纬;用“读为”、“文献作”等形式说明所通之字;所假、所通之字一般注明上古声纽、韵部和汉语拼音;举列通假例证。后附引用书目和笔画、音序、四角号码检字。
以简明的文字和1600余幅图片,全面地介绍和演示了中国传统古籍修复技术和知识。包括古籍修复基本常识,古籍修复用纸,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等古籍修复基础知识;古籍修复技术和字画装裱技术的分解动作,敦煌遗书、金石拓片的装裱与修复,书盒、书套、囊、匣的制作技术等;附录中收录有作者关于中国古籍 旋风装 、 缝缋装 、 粘叶装 等装帧形式的研究心得,以及文化部颁发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
《成语通检词典》据现当代文本成语频次调查结果立目,收成语9592条,约150万字。不仅就成语形、音、义、用等进行释义、解说,同时配以首字音序索引、任意字索引和类编词条索引,方便使用。
疑难俗字和疑难词语是研究、利用道经的主要障碍之一,本书以宋代以前的道经为研究对象,以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校正字形、破除音变、谐声求义、寻求典源、系联同源、排比异文等方法,比较系统地考释了通过翻检各类辞书、简单排比归纳例子后不易考求的疑难俗字和疑难词语,共计215条(每条包含字词数量不等),并附录校勘记数百条。本书在推进中古近代汉语研究、《中华道藏》修订、道经语言词典编纂、大型辞书词目及释义修订等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
《尔雅》是我国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现作为《十三经译注丛书》之一种出版。其注释信而有征,译文简明畅达,是一部较好的译注书。
《甲骨文库:甲骨文标准字集字字典》共收入1460字,每个字从左到右依次为拼音、序号、楷体、序号、甲骨文字形、出处。
进行版本鉴定和研究,离不开版本书影和图录。《中国古籍稿钞校本图录》全书共收录了从魏晋至清末具有代表性的古籍稿、钞、校本凡三百余种,每种入收的图书均附有一至数帧专门摄制的彩色图版,并撰有详细的书志提要。为了便于使用者查检,还编有分类、书名、作者、字号等四个索引。全书按稿、钞、校本分装3册,是各大图书馆和图书收藏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讳用与尊长名同或仅音同之字的,这是敬讳。如汉武帝名彻,汉人讳“彻”为“通”,而《史记》、么漠书》并称“蒯彻”作“蒯通”等。 出于迷信畏忌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音节的,这是忌讳。如吴人讳言“离散”,称“梨”为“圆果”,称“伞”为“竖笠”等。出于厌恶憎恨心理而不愿名姓、物称与仇家或鄙夷之人姓若名同的,这是憎讳。如唐肃宗恶安禄山,郡县名带“安”字的多加更改等。狭义的避讳专指敬讳一类情况。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现象,其俗起于周,成于秦汉,盛于唐宋,延及清末,历时两千多年,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一切需要利
金文,即古代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问题,历来为学者所重视。研究金文的编着,可谓汗牛充栋,早已成为古文字学习中的独立分支之一。 金文字书受到大家欢迎,不是偶然的。金文在古文字中居重要地位,是由于它有着下列几个特点: 是时代长。青铜器上出现铭文,据现有材料,是在商文化的二里冈期,既商代早中期。 第二是变化多。商周各时期金文,各有独特的面貌。 第三是书法好。有的古文字,如早骨文出于契刻,虽别成一格,但连刀所得,究竟与毛笔书冩有所不同。 翻阅本书,处处可见作者的匠心。书中收录金文约一千字,已将已识的常见字大体网罗。每字字头用楷体,并列小篆,便于观览;字下注今音和古音,也省了读者另外查检的功夫。 书中所列金文字形,考试到不同时期的多种字体,也兼顾结构演变的次
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难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实为本,纵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彰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设立五陉晔士二土于学宫之后,直至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依据,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霞断狱气 礼 成了覆迁巴,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宗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学、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广到所有官私学校之中,
三个特点:一齐全、二实用、三方便。齐全:包容了《金文编》及其他《金文字典》之后又被公认释读的金文文字,尽力不使遗漏,共计考据、汇集了2000多个金文文字,是容纳多的金文文字的字典之一;实用:是汉字所对应的金文结体比较全面而完备,突出了以金文的书写与实用性;方便:字典简明扼要,尽量不取通用重复,一字多用多形的文字字例,避免了混淆。字典精致小巧,携带、查阅方便,与之前的《甲骨文字典》成 姐妹篇 。
《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以《宋元书目行格表》《宝礼堂宋本书录》《涵芬楼烬余书录》《藏园群书题记》《中国版刻图录》为蓝本,收录宋元刊工姓名四千余种,涉及宋元书籍300余种,前一部分列刻工姓名与刻工参与刊刻的图书,后一部分列宋元善本书名、版本与参与刊刻的刊工姓名,两相对照,是一部资料翔实的古籍版本鉴定的工具书。
《中华大典》是继《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之后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又一部巨型类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包罗百科、内容广博、学术性强、规模宏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有关人士提供一部 “ 管用 300 年 ” 的系统完整、准确详实且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资料。 《语言文字典》为传统语言文字学类书,系统收录传统语言文字学数据,断限至于清末。全典设《文字分典》、《音韵分典》、《训诂分典》,全面疏理并条括了清以来中国传统语言学珍贵的资料。其语法修辞则入之《训诂分典》。《文字分典》之主要内容,为文字学理论,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传统所谓古、籀、篆文、古玺印文,《说文解字》,其它字书字典,凡为四总部。清代以前小学中所含之书法字势之作,依现代学科当入艺术之类,故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