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台语言一文化区域的三个村落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考察,本书即是作者对这三个村落实地考察后的研究成果。作者考察了这些村落中地方传统形成的历史、社会肌理及其在20世纪的生存空间,现代社会中民间福利的诸特征及其时代适应性,民间地方传统与民众生活及民众幸福观的关系,地方政治精英的基本形态及其权力运作方式,传统势力在现代教育替代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沿海乡村人口定居与流动的双重结构。作者旨在通过对上述议题的历史及现实考察,探讨现代性观念和制度在 植入 一个既有人文地理区域时,地方民众在观念上的回应及地方性制度和地方传统所发生的变迁。本次增订版,作者在原有五篇长文的基础上增补了五篇文章,展现了他在闽台村落研究方面的新思考。
汉字是一种被使用了数千年,而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个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中国人思维智慧的根基。清末以来,汉字的命运动荡起伏,信息的传播途径也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 铅与火的时代 再到 光与电的时代 的转变,在此期间,汉字字体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英文等拼音文字不同,由于汉字的数目众多,笔画繁杂,所以汉字字体的设计可以说是世界上*烦难、枯燥的工作之一。但是,由于汉字有区别于拼音文字的视觉特征,汉字字体设计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吸引了大量的书法家、字体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投身其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字体和设计作品,成为中文语境中知识传播和视觉传达的有效工具。 《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的作者在过去近五年的时间中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本汇典主要搜集和整理中国历代的香学专著,粹为一编。目的是展示中国香文化的基本面貌,也为有意了解中国香文化的读者提供一个简明而比较全面的读本。而历代香学专著,很多已经亡佚,经过初步搜集和整理,共得中国历代香学专著若干种,辑编成帙。另外,有数种笔记杂著,也集中收录了一些香料条目,如宋代陶谷《清异录》、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志香篇》(明代钟人杰等辑选《唐宋丛书》径题为《桂海香志》)、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中的《香门》、宋代赵汝括《诸蕃志》中的《志物篇》、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的《论香篇》、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的《香茗篇》、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中的《志香篇》、徐珂《清稗类钞》中的相关内容等,上述笔记杂著中有关香料的条目亦加以辑选,收入本汇典。整理工作主要是蒐集善本,加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在对历代戏曲理论资料汇总和梳理的基础上,对历代戏曲理论著作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理论上对古代戏曲理论加以总结。本书以历史的视角,对戏曲理论上的一些重点理论家和重要论著加以深入的研究和论述,既对每一时期的戏曲理论有总体的研究和论述,又突出每一时期的重点理论家及其论著,对其加以专题研究与论述,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增强研究的理论广度和深度。
《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冲突问题放到一个世界的架构里去思考,将视野扩及到全世界。书中所展露的锐见与洞识力是作者的学力与艰苦的思考的结晶,是一个的思想者,以他相当深厚的知识训练为基底,而完成的一项具有独立的创建性价值的著作。它的确说出了些什么,也解答了些什么。全书见解精辟,分析,行文雄辩。书后刊载许倬云、金耀基的长评,以及殷海光答许倬云的文章。另英汉对照表,记录书中所涉人名、学术名词,颇便阅读。
本卷辑录了相关论文33篇,按探讨主题分为了六个部分:理论性探讨;节气与立法;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珠算;其他。由于牵涉范围较广,相关成果来自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医学、体育学、艺术学、数学以及天文历法研究等。所探讨的内容有的涉及列入各类非遗名录的具体项目,有的事象(例如峨山彝族的林木崇拜)目前虽未被列入名录,却反映了民众对于自然界和宇宙的观察、总结和实践,因此也是本卷不可或缺的部分。 希望本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中国民众世代相传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丰富知识和实践,展现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而充实并推进国内相关研究和保护实践,也为国际范围内这一特定非遗门类的保护提供中国的视角与经验。
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坐席、床榻为中心的低坐家具体系向以椅、凳为中心的高坐家具体系演变,以及由箱板式造型向框架式造型演变的过程,其关键时期正是唐代。本书主要运用文献学与图像、实物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配有200余幅手绘家具图片及文物照片,揭示唐代家具的发展形态以及其中蕴藏的丰富人文内涵。本书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章概述唐代以前的家具发展简史。第二章、第三章将唐代家具分为坐卧两用具、坐具、承具、庋具、屏架具几个大类进行详细的类型研究。第四章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家具的工艺技术加以研究。第五章从建筑文化、文化交流、社会生活三个方面阐述唐代家具与唐代文化的相互关系。建筑文化对唐代家具的影响体现在建筑格局与建筑技术两个方面。
陶行知是我国的人民教育家、的战士。他为 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 国奋斗了一生,留下了 量的 作。他的 作,散见于1913年到1946年的外报刊。生前曾以各种形式出版各种专集,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本 集编入迄今收集到的陶行知的文稿,有文章、诗歌、教材、书信、演讲、小说、谈话、章程、提案、文电、广告、备忘录等2530篇(其 教材13本、小说1部、备忘录55册)。附录共314篇(包括附在 九卷末的年表),一种为文末附,一种为卷末附录。 本版《陶行知全集》按文章体裁分类,共成12卷。各卷保留了作者原有自编专集的原貌;专集外的文章,再按时间顺序排列。第1至4卷为论著卷(包括论文、演讲记录、谈话、提案等);第5卷为教材卷(包括各类教材及编辑手稿、儿童科学读物、寓言、歌曲等);第6卷为英文著译卷(包括英文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2014),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20世纪中期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为英国 代新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60年代中期加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担任该机构主任,在文化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建树。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辑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论文、访谈等三十多篇,并按主题划分为七个单元,涉及阶级与文化、文化研究的系谱、意识形态与表征、媒介与传播、通俗文化、种族与身份、流散与后殖民、 化与世界主义等多个话题。
本书为陆宗达生前*后一部学术专著的手稿整理影印本,系完稿后35年首次公开出版。煌煌大作1200余页,一笔一划,无不凝聚陆老毕生学识。在章黄学派20世纪重要的继承人中,陆宗达是继承章黄 小学 特别是《说文》学*重要的学者。《 说文解字 同源字新证》一书,综合了章太炎 黄侃 黄焯、陆宗达三代章黄学人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基本完善了《说文解字》同源字的考证。这些*手的材料,是章黄学人研究汉语词源学独特的理论方法的实证,更是后代学人研究《说文》学和汉语词源学的导引。
陶行知是我国的人民教育家、的战士。他为 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 国奋斗了一生,留下了 量的 作。他的 作,散见于1913年到1946年的外报刊。生前曾以各种形式出版各种专集,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本集编入迄今收集到的陶行知的文稿,有文章、诗歌、教材、书信、演讲、小说、谈话、章程、提案、文电、广告、备忘录等2530篇(其 教材13本、小说1部、备忘录55册)。附录共314篇(包括附在 九卷末的年表),一种为文末附,一种为卷末附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清代名人书札》收录清代名人,包括姚鼐、王澍、伊秉绶、翁方纲、桂馥等人来往信札325通。这些信札,有的涉及社会时局,有的事关某个学术观点或某个历史事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2014),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20世纪中期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为英国 代新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60年代中期加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担任该机构主任,在文化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建树。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辑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论文、访谈等三十多篇,并按主题划分为七个单元,涉及阶级与文化、文化研究的系谱、意识形态与表征、媒介与传播、通俗文化、种族与身份、流散与后殖民、 化与世界主义等多个话题。
《图溯上海 上海市测绘院藏近代上海地图文化价值研究》全书共五篇。*篇是 府、市全图 ,包括《松江府属全图》《松江府厅县全图》《上海市全图》等。第二篇是 县、区图 ,包括《上海图》《上海县境全图》《沪南区图》《浦东区图》《杨思区图》《宝山县境新地图》等。第三篇是 伪上海特别市图 ,包括《上海特别市区域图》《南汇区详图》等。第四篇是上海租界专题图,包括《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上海租界逐年扩展图》《上海公共租界附近地形图》等。第五篇是 其他专题图 ,收录了《嘉定全境干河、干路简明图》《上海市水道测勘图》《上海邮务区舆图》《上海市平均地价图》《黄浦区开发区域图》等。这些地图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录上海的兴衰荣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对这些地图进行分类,并逐幅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