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 斯道雷所著之经典著作,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综述性著作之一。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本书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尔迪厄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布尔迪厄探讨了法国精英阶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从教育体制表面上的进步和平等的表象之中,布尔迪厄看到了其所掩饰的深层的不公正,从而揭穿了学业体制能力至上主义的神话。
《世界影史经典名片精读 第2辑》收录了电影《非常公寓》《海上花》的精读文章,由作者葛颖、陈黛曦逐个镜头反复观摩之后精心打磨而成,是经典的拉片教案。所谓拉片,就是精细地研读一部影片,逐个镜头分析画面及视听语言背后暗含的线索。本书配有大量精美的电影插图,带领读者穿越银幕内外,探寻电影奥秘,体验视听盛宴。此外,通过作者葛颖、陈黛曦对《非常公寓》《海上花》的解读,读者得以窥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样本,看清社会结构、人性欲望,更准确、更专业地理解影片。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人们的焦虑。人类劳动是否完全会为人工智能所取代?面对技术革新的时代巨变,人类该何去何从?人类与技术之间又有着一种怎样的关联? 本书是一部GPT时代电影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在梳理相关理论和运动影像史的基础上,以影片、银幕和观众三者的关系为框架,锁定观看行为这一方向,以《黑客帝国》等 元宇宙电影 为例,论述了电影技术、观看行为以及人类感官机制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为人们深入理解电影这一现代媒介打开一个新视角,启发人们对人类与技术之关系的思考。
《神居何所》在对书法基本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与书法有关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书法史、现代创作理论、感觉模式、形神关系、书法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重要课题。这里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现象敏锐的触觉和处理各种理论问题的才能,又显示出书法理论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可能具有的意义。
著名学者刘禾的成名作,曾获得美国古根海姆(Guggenheim)学术大奖。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 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 虚拟的等值关系中 ,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 被译介 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我国既是 茶的国度 ,又是 诗的国家 。文人,爱作诗,也爱喝茶,于是诞生了大量茶诗。在茶诗中,我们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真实品茶场景,再现他们的风流雅趣;在茶诗中,我们得以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书中选取了40首茶诗,涉及历代茶诗中的经典篇目,内容上涉及产茶、采茶、品茶等关于茶的方方面面。书中通过诗作赏析、茶诗誊抄,让读者由茶诗出发深入了解茶知识、茶文化,通过抄写茶诗在静心养性的同时更细致感受中国茶诗之美。
《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是一本能显示中国文化内在精神和中国人的活生生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文化读物。本书不仅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新鲜的、有深度的认识。作者认为,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阅读本书,读者在获得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有情趣,有韵味,有中国风格。本书精选几百幅唯美彩色插图,文字与图片互相映发,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入手,通过对康德-黑格尔的市民阶级自我意识及其哲学立法的再解读,对尼采的哲学转折及其革命性意义的历史阐释,对韦伯-施米特的法律、政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扰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同时也从中国文化意识出发,处理近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在更大的经验范围和知识范围内思考特殊与普遍、整体与局部、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辩证法;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双重意义上思考新中国集体经验的整体性问题,反思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时代下,如何保持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主性。
本书收录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瑞华德学院(Reinwardt Academy)过去10年出版的高水平论文。它们是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就当今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的讨论和思考,反映了在全球化、城市化、文化多元化、社群参与等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发生的变化,以及策展人、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专家应对的新思路、新策略。
《中国祠堂通论》在广泛收集、系统整理中国祠堂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五千年来祠堂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中国祠堂通论》分经编和纬编两部分:经编从纵的方面论述了祠堂起源、周代诞生、汉代墓祠、唐代家庙、宋代家祠、明清祠堂以及当代祠堂等七个章节,介绍中国祠堂的发展线索;纬编从横的方面论述了祠堂种类、祠堂建筑、祠堂祭祀礼仪、祠堂祭田、祠堂管理、祠堂文化以及祠堂功能等七个专题。《中国祠堂通论》的问世,对于进一步开发中国祠堂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书根据中国古代的“三才”(即“天、地、人”)理论来探讨汉代谶纬与汉画像祥瑞图式,上即为天,下为地,中是人。在“三才”中,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因为天地变化只有对人类有意义才有价值。所以汉画像的祥瑞观念主要表现为天降祥瑞、地出嘉应与人事祥瑞三部分。我们的先人仰观天文、俯察大地,创立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从形式上,“谶”是借图像象征达到对神秘的世界的把握和对未知命运的控制,借积极的预言来理晓神谕,从而获得自信的力量。这种“祥瑞”图式对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象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要求。目前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供需匹配程度不高、资源和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群体差距较大、文化和旅游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文化和旅游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治理方式,为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本书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案例研究与政策建议相结合,按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的思路,从学理层面分析数字化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实证层面评估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影响,从案例层面总结数字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
本书立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前沿与实务要点,分为两编九章。上编梳理构建核心理论体系,详细探讨网络舆情的思想源流、概念内涵、特征功能、构成要素与生发演化机制,深入研究网络舆情治理的时代背景、理念演变与理论基础。下编全面阐述治理程序与方法,宏观概述政府与媒体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展开详述监测与预警、分析与研判、引导与应对,并介绍了域外治理实践经验。全书既有系统理论又穿插了经典案例,可作为高校教材抑或相关单位的培训用书。
本书通过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以 皮影戏传承人 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重点考察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身份、生活现状、传承机制与创新模式等问题,以此强调我们可以通过对传承人 日常实践 的关注与诠释来推动地域社会的内驱力发挥功效,从而实现乡村社会与文化遗产的内生式可持续发展。
立足21世纪资本主义批判的视野,结合 审美资本主义 的发展流变,本书针对资本、消费、审美交互融合的客观现实,阐述了 审美资本化 的知识谱系,批判了 审美资本化 的价值取向。基于西方 审美资本主义 的知识生产,结合国内审美资本的现实表征而提出的 审美资本化 ,已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书中颇具概括力、描述力和解释力的批评范式,为学界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装置和分析工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本书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的出台,通过对各地各校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提炼与总结,深入挖掘基层(地方和学校)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重要论述方面做出的探索、出台的举措、形成的经验,充分反映在正确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在科学教育评价政策引领下,各地各
《中国文化史》一书叙述了自上古至近世民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全书共三编。编为上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为中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为近世文化史,主要叙述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本书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建构起跨文化传播的技巧。通过理解文化互动的复杂性,学生们可以为了职业生涯或私人关系,而更容易地学习其他文化。
本书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入手,研究的问题既是文学,更是美学理论著作。除 导言 论述关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外,全书分为四章,分别论述: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书中认为,文学活动的本质是审美,要在传统的文学的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四个本质论的基础上,增加体验说、自然说这两种层面,并用美学的视角看文学,于文学之中发现美。书中童庆炳先生认为:方法比结论更重要。美学视角,应当是文学活动的美学视角,是 满足人审美需要的活动 。这些观点对当代中国文艺学理论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周易》及其历代阐释蕴涵着天道法则、人生修养和淑世准则等丰富的哲理思想,形成了易道圣学体系。 作者 站在科学立场,具体 结合 量子理论、心脑机制、模因学说以及混沌科学,对《周易》的天道法则、人生修养和淑世准则做了系统全面的诠释 。 依据易道化成天下思想,进一步对全球文化融合发展给出了前瞻性的论述,并就中西文化融合途径个策略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对易道圣学在未来人类全球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概要性的阐发。内容包括 圣道易学、科学立场、天道运化、 人道修养、世道治理、 文化和合、天下文明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