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选集(特别纪念版)。选篇以《梁漱溟全集》为蓝本,从《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经典著作中精选篇目,由梁漱溟家人钦定,诚意特献! 全书分为五辑,从学问、修养、理想和态度等主题入手,瞄准 人生和社会 ,结合梁漱溟先生一生自学之路、待人接物之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的态度,试图为当下内耗严重、急需精神重建的年轻人提供一份精神读本和解决方案。 第一辑 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 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 第二辑 思想可开悟 人生可翻新 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 第三辑 多谈谈哲学 多想想办法 问题来了,正是我们创造的机会到了。 第四辑 精神有所归 生活有重心 说话是力量小,一定要在说话之外,办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 临时大学 。后迁云南,改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 西南联大 。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盛产天才,影响深远。1939~1946年,汪曾祺在昆明求学、生活长达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 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常深情回望这七年联大时光。翠湖、晚翠园、凤翥街、观音寺、白马庙,泡茶馆、跑警报、做同期、逛书摊,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吴雨僧、唐立厂,种种人事,在他笔下娓娓道来,饱含深情,蕴藉弥远,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有本事,顾大局,能受气,方成器。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从来名利地,易起是非心。江湖大佬带你拆解江湖的游戏规则、成器法则,解读中国人的拼搏与智慧以及为人处世的精妙之处。 《成器》,讲的是人。很多人一事无成,不是他没本事,是他不懂得识人,缺乏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怎么识人呢?有句话说得好: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观人于临财临色。
曹家的繁华旧梦和人事沧桑 历史学家高阳是个描写人物的高手,他以丰富敏锐的小说创作经验来《红楼梦》、揣摩曹雪芹的创作心理,尤其运用他过人的考据眼光和对清朝八旗制度及人事文物的广泛知识,系统地归纳和梳理了曹雪芹生平。 道尽兴衰荣落时,洞悉人心幽微处,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落魄世家公子的形象。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林达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 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段历史缩影 你会感受一些他们的历史观。
一本书暗藏人心、人情、人性,郭德纲教你观己、识人、谋事。 从小茶馆到大剧院,从籍籍无名到名满天下,郭德纲对于中国式成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谋事》是 郭论 系列新篇。郭德纲剖析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古代社会、职场与家庭的权力本质与上位法则,解读中国人拼搏与智慧、为人与处世的精妙之处。讼师也好,律师也罢,你当他们都是在玩儿法律条文啊?不是,人家玩儿的其实是人性。
樊登鼎力推荐: 比尔 波特是个特别有趣的老人,一个从金钱社会中自由的人。所谓的世外高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樊登读书会推荐: 比尔 波特三部曲《空谷幽兰》、《寻人不遇》、《禅的行囊》、孤独有时意味着,我想找到更深的共鸣。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比尔 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 文化复兴 之旅。 空谷幽兰,常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阔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困扰着作者的问题。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
拾遗明清历史、解读市井文化、大话经典名著 郭德纲以更独特的视角、更有温度的故事,解读中国人骨子里的 忠 与 义 。 洞察人生,烛映世变,史学、文学、哲学一次到位。慢火烹茶,进退有度,体会中国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热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论》,带你领略更大的江湖。
以数十幅 二战 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万物皆有规矩。有了规矩,才有璀璨的建筑和精美的器具;有了规矩,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才有分寸和礼仪。 本书全新阐释了中国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规矩和讲究。比如,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夹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等。 出言有尺、处事有度,便是规矩。这些规矩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自觉自愿遵守的规则,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保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人们按照新时代的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和精髓是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这一点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永不过时,因而应当作为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绳。
这是一本从零开始的脱口秀创作指南,也是一本让你变得幽默有趣的喜剧宝典。 幽默感真的是天生的吗? 好笑 的来源是什么?从新建word文档到一个成熟的段子之间有多远?谐音梗真的是烂梗吗?打开这本书,看国内脱口秀元老级人物,知名脱口秀演员、培训师史炎关于理解幽默、创造欢笑的一切经验。 幽默在表达和沟通的过程中是提升效率的利器,作用无可替代 当你把人逗笑时,对方把他的心智短暂地交给了你。 作者用让人笑得停不下来的文笔,将自己从业十数年的幽默秘笈全盘托出,无论你是想对脱口秀有更多的了解,还是想在演讲、沟通中大放异彩,或者只是希望寻求一些 幽默力 的提升,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
本册前两篇的主人公都是七〇后的民间诗人。王国芳高考失利,结婚生子,与丈夫在外漂泊十多年后回到老家繁峙县繁城镇定居,经营一间杂货店。日子相对安稳,她心底的文学火焰重燃,开始在手机上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同村这个年龄的女人很多已经做了奶奶或外婆,养育起了孙辈,而她的烦恼是感觉自己写不出诗。毛秋水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到苏州工作,结婚生子索居,已经二十年光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失眠,而失眠的副产品是诗歌。虽然家人看不懂他的诗,但他还要写,只有写诗时,他是自在的。 2018年12月和2019年五一假期,摄影师马宏杰先后两次跟随武汉当地的同行方三勤来到汉口,在一个房屋密集、街道狭窄的迷宫里,找到隐匿在拥挤楼房中的楚剧戏班做了几天采访,了解一个上世纪最后十几年红红火火的地方戏团在观众日益减少的当下如何
本书是一部深度解读古人生态智慧,访古寻今,索骥中国生活美学的答案之书,作者多年来注重观察寄寓在风物中的自然节令之美,并研习当中延续千年的审美经验的传承。书稿按照时序分为青(春)、朱(夏)、白(秋)、玄(冬)四章,不着眼于华贵事物,只细致呈现每季中人们常见到的桃花、檐廊、帘席、山水、艾草、琴棋书酒、迷雾、秋蟹柿子、消寒图等平凡而典型的风物意象,同时关照他们的渊源承继、审美氛围和今昔对照。书稿配有作者多年来采集的意象照片,共同展示中国风物生活中常被人忽略的审美细节,吸引当代读者从生活的寻常处发现美和情韵。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分为国学纵览与国学典籍两大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时间顺序为纲,主讲 子学时代 秦汉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道学 清学 ,系统性论述国学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朱自清先生逐本讲解重要国学典籍,内容翔实,使读者获得多角度的国学理解和思考。
屏蔽了浮华与喧哗、没有了艳遇与文青的丽江是怎样的天与地?《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给出了一份最真实的答案。 本书是俄国作家顾彼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写的一本回忆录,英文版一经问世即风行海外,书中记录了他在丽江这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上九年生活工作的所见所闻。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丽江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遍布着雪山、大江、峡谷、森林等壮观而秀丽的风景,未受世俗侵蚀的民风更是质朴率真,淳厚动人,更不必说原生态下丽江古城之民族、宗教、节日以及文化艺术的神秘与辉煌,凡此种种,无不在顾彼得的笔下一一再现,熠熠生辉。中国书籍出版社本次全新再版,内容既多修订,装帧尤工精美,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重返丽江 这座被遗忘的古老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