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化批判,影响一代知识分子
    •   ( 43252 条评论 )
    • 孙隆基 著 /2015-11-01/ 中信出版社
    • 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 长时段 ,用结构观念 针对特定范围的一种共时性设定 来研究中国历史和这种历史延续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创造性地运用 良知系统 身体化 和合性 等概念来总结中国文化中对 人 的设计和 二人 关系,并进一步延伸至对个体与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对世界态度的分析与概括。其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不是泛泛地罗列出这个民族的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用近乎千刀万剐的切割,给人以深处其间而欲全力挣脱的浓烈感觉,从而达到文化批判的深远诉求。

    • ¥51 ¥68 折扣:7.5折
    • 中国文化之美
    •   ( 197 条评论 )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08-08/ 中信出版社
    • 读懂中国文化之美,寻索华夏大地五千年美的历程。 对美的追求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之美,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艺术表现与日常生活中。本书由美在精神、美在艺境、美与生活三部分组成,选取引人驻足的13个坐标,图文并茂地呈现中华大地上镌刻的文化与大美。 中国之美,美在品格:国学、礼乐、辞章是绵延千年的底蕴。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文质彬彬 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君子修为;天人合一、中道之美是礼乐文化的核心;辞章在韵律、意象和情感上都营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之美,美在艺境:书法、丹青、纹饰、色彩是中国审美精神的具象呈现。书法是直指人心的艺术,在浓淡疏密的线条中展现出人格襟抱;丹青水墨呈现出形神兼备、平淡天真的意境追求;从故宫纹饰中,可领略文化的延续与承袭;从敦煌壁画中,可窥见独特的

    • ¥103.5 ¥138 折扣:7.5折
    • 郦波评点《传习录》
    •   ( 998 条评论 )
    • (明)王阳明 撰著,郦波 译 /2022-10-20/ 人民出版社
    • 《传习录》是研究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哲学思想以及心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传习 出自《论语》中的 传不习乎 一语。 《传习录》的内容生动而活泼,共分上中下三卷,上、下卷主要是王阳明与弟子、友人的论学问答,中卷主要是王阳明的论学书信。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容易体会《传习录》思想的方式,就是用一种心灵的碰撞、一种情感的共鸣去阅读,去思考。这也是郦波教授之所以选择从评点入手,去走近这部伟大的心学经典的根本原因。 在郦波教授的引领下,读者跟随他的评点,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置身阳明先生与弟子们其乐融融的课堂,在阳明先生与弟子们的问答思辨中,收获一种感悟,获取一份心得。

    • ¥74.3 ¥99 折扣:7.5折
    • 这里是中国3 星球研究所著华夏文明史诗国民典藏级科普作品 铺开华夏文明璀璨长卷 中信出版社新华正版 这里是中国1和2
    •   ( 103 条评论 )
    • 星球研究所 /2024-09-01/ 中信出版社
    • 如果说《这里是中国》从自然之美的角度,讲述中国广阔地域和很好风景,《这里是中国2》从建设之力的角度,讲述百年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那么《这里是中国3》便是从文明之脉的角度,史诗般地讲述正在或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200亿中国人的精神皈依——家园。可以说,《这里是中国3》是一个以“人”为母题来讲述,关于“我们的家园、城池、文明创造与华夏精神”的故事。全书以一万年为时间尺度,以古建文化为线索,讲述960万平方千米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人们,如何用智慧缔造了独属于自己的非凡家园,从此瓜瓞绵延、赓续万年。其间,对有地理、经济、文化坐标意义的地域、省份、城市勾其貌,爬其根,理其文。通过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描绘中国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文化符号,让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对中华文

    • ¥149 ¥198 折扣:7.5折
    • 悦读中国
    •   ( 35 条评论 )
    • 曹秀玲 主编 /2024-05-20/ 学林出版社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国力的增强,海外人士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热情也愈发高涨。本读本分经济、教育、文化、科技、民生等5个领域,以专题故事形式讲述100个中国故事,旨在使语言学习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向汉语学习者和海外华裔传递中国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以期促进国际沟通和理解。 读本对象以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主,兼顾对中国有兴趣的海外汉语学习人士。

    • ¥66 ¥88 折扣:7.5折
    • 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   ( 2007 条评论 )
    • 陈心想 著 /2017-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分析中国社会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学术随笔,借助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进行对话,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具体的事例,从学理性的角度,解读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的变化。该书稿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解释这些社会变化,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29.3 ¥39 折扣:7.5折
    •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1960—1965 邵燕祥 头上扣着的帽子变成了灰色 此种特殊生存状态 邵先生一言以蔽之曰-苟活【关注
    •   ( 9 条评论 )
    • 邵燕祥 /1970-0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文革 前夕,一位右派分子的迷失 诗人、作家邵燕祥晚年深度反思、直指人心,大声疾呼: 我们曾经被欺骗,我们也曾经互相欺骗。我们不能再欺骗后人了。" 这部《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忆述的,是一九六○至一九六五年间的一段生活、工作经历,是邵燕祥人生之路的一个横截面。这几年,经过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大饥荒以后,处在 文革 爆发之前,似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社会政治风云依然鼓荡翻卷,暗流汹涌, 树欲静而风不止 。 虽然沾了特赦战犯的光,邵燕祥先生被摘掉了 右派分子 那顶沉重地压在头顶上的 黑帽子 ,但特有的政治烙印迫使他不得不继续 夹着尾巴做人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苦境呢?他的心情、心态、心境究竟如何?他历经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如何才能在准良民贱民的地位,获得一种生活的平静、精神的安宁而不至于心理

    • ¥38 ¥38 折扣:10折
    • 文化研究1983:一部理论史(文化研究丛书)
    •   ( 821 条评论 )
    • [英]斯图亚特·霍尔周敏 程孟利 译 /2021-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英国文化研究的旗帜性学者斯图亚特 霍尔1983年在美国的演讲集,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演讲,此前并不为美国学界所熟悉的英国文化研究和霍尔本人于北美大陆声名雀起,其影响延伸至传媒研究、文学理论、电影研究、人类学及教育研究。这是一部来自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研究的理论史,从文化研究的形成、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控制与霸权、文化、抵抗与战斗等角度全面梳理了文化研究的历史,堪称文化研究理论的里程碑式的总结与反思。

    • ¥66 ¥88 折扣:7.5折
    • 当中医遇上西医(二版)
    •   ( 942 条评论 )
    • 区结成 /2018-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评述中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主张与反思,分析两者的异同,诘问诸如 中医学是整体观、西医学是还原论 、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 等提法是否过于笼统及标签化,并提出具启发性的看法。本书探讨了核心的中医学概念,如 经络脏腑 、 五行学说 等。对于女口何将中医传统概念融会于现代医学以至通往未来,作者都有说服力的分析。

    • ¥31.5 ¥45 折扣:7折
    • 鲍鹏山新说水浒(2)(李逵、鲁智深、宋江)
    •   ( 2433 条评论 )
    • 鲍鹏山 著 /2009-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系列图书第二部,是作者在电视讲稿基础上精心加工、润色而成。内容包括三部分(即三个人物):李逵、鲁智深、宋江。作者讲李逵,一片天真浪漫到底,两把板斧随意挥舞,想出手时便出手,可爱也很可怕。他目无王法,也不信王法,作者尤对导致其随意杀人、 不信王法 的专制黑暗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作者讲鲁智深,像历史上两位大思想家李贽与清代金圣叹一样,偏爱有加,倾注了浓厚的感情。在作者眼里,鲁智深总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便出手。他遇事敢作,作后敢当,遇好人敢救,遇坏蛋敢杀。就是这样一个外貌长相粗鲁之人,恰恰有慧根、有佛性。作者讲宋江,说他极善于笼络天下英雄,具有一种领袖的气质和心态,并把他与其他两位梁山曾经的领导人王伦和晁盖作比较,得出宋江之所以*终能胜出一

    • ¥20.2 ¥28 折扣:7.2折
    • 窥视厕所
    •   ( 1027 条评论 )
    • [日本]妹尾河童 著 /2019-05-2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本书里,妹尾河童将自己永无止境的好奇心移向了厕所,于是有了对49位日本名人家里厕所的采访,对东西方厕所的历史演变也略有着墨。在这里,河童又一次展现了其不同寻常的魅力,不仅让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甚至羞于谈论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还让那些包括学者、艺术家、文化评论家、建筑师,还有棋手、投资家、企业家、探险家等各界名流在内的人们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生活中*隐秘的角落、他们各自对厕所的理解乃至与之有关的种种怪癖一一昭示于人。厕所在被做了这一番窥视之后,或许已不再是一个用到时才会想起的隐秘之处,它可能还会使人想到健康、饮食、环境保护,以及厕所蕴含的除了其原初功用之外的诸多可能性。

    • ¥35 ¥50 折扣:7折
    •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三版)
    •   ( 415 条评论 )
    • 钱穆 /2019-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对近现代中国学术的新门类如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音乐等作了简要的概评,既从中西比照的角度,指出了 中国重和合会通,西方重分别独立 这一中西美术乃至思想文化之根本区别;又将各现代学术还诸旧传统,指出其本属相通及互有得失处,使见出 中西新旧有其异,亦有其同,仍可会通求之 。作者从大处着眼,又具体论证,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复杂处境及其未来走向。

    • ¥25.2 ¥36 折扣:7折
    •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
    •   ( 2326 条评论 )
    • 李文儒 /2020-06-15/ 中信出版社
    • 故宫院长说故宫,国民故宫文化通识书 致敬紫禁城诞辰600年 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至伟的建筑,精妙的细节,尘封的历史,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 从皇宫到博物院,我们今天如何看故宫? 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中轴线穿紫禁城而过,长约八千米,自古便是 帝王之轴 。 六百年前,中轴线确定,紫禁城横空出世。这座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至高水平的宫城,在六百年后,依然是世上规模至大、保存完整的木质结构皇宫建筑群。从前,只有皇帝等极少数人可以从中轴线进入太和殿;如今,游客也能沿着中轴线穿行紫禁城。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紫禁城营建的轴线结构意义 紫禁城的重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没有中轴线,紫禁城就失去了灵魂,不管建筑铺排多么流畅,都不会出现震撼人心的高潮。 中轴线,既是紫禁城营建的时空定位,又是不断延伸的概念。贯穿江山,

    • ¥58.5 ¥78 折扣:7.5折
    • 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   ( 471 条评论 )
    •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刘成富 房美 胡园园 王璐 译 /2020-12-01/ 商务印书馆
    • 如何打造一本畅销书、一首流行歌曲或是一部电影大片? 为什么爆米花和可口可乐在电影行业里扮演的角色那么重要? 迪斯尼公司和默多克在中国失利之后,成功地打入印度市场了吗? 宝莱坞让非洲人着迷,巴西长篇电视连续剧牢牢抓住了俄罗斯人的心,他们究竟怎样做到如此效果的呢? 为什么瓦隆人要看译制片,而弗拉芒人要选择配有字幕的原声片呢? 为什么美国的娱乐模式取得了成功,而欧洲的模式却走向了衰退? 为什么穆斯林传媒界誓死捍卫的价值观,*终却与迪斯尼宣扬的价值观异曲同工而又不谋而合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作者在五年的时间里,走访了全球三十个国家,在各大娱乐都会采访了一千两百余人,分析演员的演技和利益团体的生存之道,追踪五大洲内容产业的动向。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从日本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半岛电视台位于

    • ¥63.5 ¥88 折扣:7.2折
    • 鲁迅藏书志(古籍之部)
    •   ( 479 条评论 )
    •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韦力 撰 /2016-09-01/ 中华书局
    • 《鲁迅藏书志》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主编,著名藏书家韦力撰写,内容系以鲁迅藏书的古籍、线装部分为对象,逐一撰写书志,并附书影,力求深入反映鲁迅的收藏情况,同时揭示这些藏书自身的价值。本书既是一部版本目录学力作,亦是鲁迅研究的创新之作。

    • ¥274.4 ¥380 折扣:7.2折
    • 金属胎珐琅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   ( 213 条评论 )
    • 李久芳 /2002-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和“画珐琅”(洋瓷)。本书收录244件皇家御用的珐琅器,自元代至清代有系统地呈现您的眼前。书中对珐琅器的断代分析专业,对作品的艺术特色描写细致,是故宫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值得珍藏。 br 珐琅制品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只有“皇家才可收藏”。康熙曾特地从法国召来匠人画珐琅器,雍正对于烧造水平不高的作品会提出意见,干隆甚至会亲自询问造办处珐琅作的生产情况,珐琅制品*是皇家身份的象征。 br 珐琅工艺的纹饰精致而变化多样,既有传统的花卉、动物、瑞兽,亦有以古代著名书法家作品为蓝本的制作(如唐代的《明皇试马图》),在晚清时期更出现了西洋景物和人物的描绘,题材之丰叫人目不暇给。 br 珐琅器工艺初由阿拉伯地区传入,其后又受到欧洲技术的影响,更有不少西方

    • ¥224 ¥320 折扣:7折
    • 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故宫院长说故宫系列)
    •   ( 1657 条评论 )
    • 李文儒 /2020-07-10/ 中信出版社
    • 故宫院长说故宫,跟随老院长的文字与图片,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故宫的前世今生。 故宫紫禁城构建之初,极其讲究对称,后廷的东西六宫*为严整 或许是出于规范皇帝与后妃关系的考虑。 但西太后慈禧打破了这种均衡:为了庆祝寿辰、听戏、 垂帘听政 ,太极殿与长春宫、储秀宫与翊坤宫被两两打通,西六宫就这么变成了 西四宫 。东六宫倒是不曾大动,直到末代皇太后隆裕在延禧宫中尝试建造西式水宫殿 水晶宫 ,总算让东六宫不至于 落后 太多。 西六宫有一桩逸事属于一颗苹果。末代皇帝溥仪在储秀宫中吃餐后水果时,被匆忙前来的内务府大臣告知《清室优待条件》将被废除,这颗刚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从惊慌的溥仪手中滚落在地,被半年后前来清点文物的俞平伯看到、记录下来 其时早已干枯。 紫禁城中的建筑或变或不变,历经六百年风霜刀兵的考验,它

    • ¥58.5 ¥7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