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丛书》是陈镜伊先生编著的中外历代道德故事精华选集,全书共十五卷,成书十四册(其中第十三、十四卷合为一册)。书中选取中外历代典籍中的道德故事,涵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规范,贯穿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五伦大道。所选故事,或是嘉言懿行,介绍行善积德之善报;或是恶心丑行,警示伤风败俗之恶果。各类故事,均分门别类,以事明理,集古今中外道德故事之大成,堪称一部道德教育的百科全书。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之所在,也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文化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资源。本书秉持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的原则,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当中精选有关传统美德的重要论述和历史典故,归纳为十个德目(公忠爱国、廉洁奉公、仁义礼让、明理诚信、自强不息、勤劳俭朴、孝亲尊师、勤学笃行、内省改过、知足常乐),每个德目下设置 本篇导读 经典名篇 和 历史典故 三 个板块,并对语言难点予以适当注释。本书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文献的一 次精选集成,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中国龙是一种神奇的巨兽,它是阳性的象征,是东方的代表,寓意着朝阳、新春和肥沃多产。本书深入分析了龙图腾的内涵,寻出中国精神之根:“龙之根”是远古的图腾,是历史的脚印,是双重神性的民族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基石;“龙之魂”是的宇宙情怀,是生命模式,是兼容并包的道德哲学;“龙之韵”是动静虚徐的审美,是磅礴威严的气势,是俊美飘逸的艺术;“龙之梦”是创世的巨力,是无敌的睿智,是众人追寻的德泽福祉;“龙之兴”是中华雄风的振起,是上善若水的大爱,是恢宏的气度和高贵的自尊。
《德育课本》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八德须知》的翻印版,分为一二一二一一、四集。本书是对民国之前各种历史、文献、文化典籍中相关故事的搜集汇编,内容涉及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有关传统品德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每种品德之下,分别列举古代圣贤名士嘉言懿行典故近百则,附以民国时期的白话解释,并配插根据故事内容所作的题诗图画。是对青少年和社会大众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部优良读本。 本书内容宏富,故事生动有趣,颇似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励志读物,因此亦可用于幼童发蒙,还可用作家长和教师对子女、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教材。有鉴于此,华艺出版社决定整理出版这部民国图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次重印仅将原书白话解释和眉注的繁体字更改为简体字,编辑顺序、排版形式等均未作根本改动。希望广
顾春华著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精)》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子课题“中国古书画装裱丝绸材料中锦绫纹样的信息提取与设计元素分析”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采集了手卷、立轴两种古书画形制的包首、天头、地头、隔水、副隔水等部位的纹样信息,精选其中的142幅锦绫纹样绘成矢量图,并附上所采集的原图和简要的纹样分析。希望通过对古书画装裱丝绸材料纹样的研究,拓宽中国传统纹样研究的视野,为古今书画装裱纹样等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参考资料。
中国龙是一种神奇的巨兽,它是阳性的象征,是东方的代表,寓意着朝阳、新春和肥沃多产。本书深入分析了龙图腾的内涵,寻出中国精神之根:“龙之根”是远古的图腾,是历史的脚印,是双重神性的民族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基石;“龙之魂”是的宇宙情怀,是生命模式,是兼容并包的道德哲学;“龙之韵”是动静虚徐的审美,是磅礴威严的气势,是俊美飘逸的艺术;“龙之梦”是创世的巨力,是的睿智,是众人追寻的德泽福祉;“龙之兴”是中华雄风的振起,是上善若水的大爱,是恢宏的气度和高贵的自尊。
中 具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的发展是根据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各类家具在其功能、形制、尺寸等方面都要适应起居形式的需要。我国现存的传世家具主要以明清家具为主。 明式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是 “明式家具(苏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本书着重向读者介绍明式家具的形成与发展,并以 明式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为线索,介绍了其成长历程和其在明式家具传承发展上的作为,同时本书还着重介绍了许建平近年来设计、制作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
此书亦是高步瀛编选。唐宋文章大家辈出的时代,多有 作品为后人传颂。本书选编唐宋40为名家的散文,共178篇。此书较之以前的旧选本,选文有其独到之处; 突出的是,各篇注释详博、谨严,颇见功力;同时辅以名家评点,涉及文意、笔法,大多较为精彩,故而不仅可供一般阅读,也可由此揣摩文章写作,一举两得。此书80年代后,再无排印本。此次整理为简体横排本,同时补充了以前版本删除的曾国藩评语等。整理出版此书,对于了解儒家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民族复兴,都有积极的意义。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隶属武威市政府管理,主要职责是开展凉州文化学术研究和相关政策理论研究,负责凉州文化的调查、发掘、整理、研究工作,推进凉州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开展凉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推进凉州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凉州文化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策划主办凉州文化学术讨论交流会议和活动等。 本书是2020年第四届凉州文化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学术会议论文集结。论文内容涵盖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文化研究、南北朝五凉政治与文化研究、唐五代归义军研究、宋代西北经略与宋夏关系研究、丝绸之路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方面。
书稿通过对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历代碑刻中蕴含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等思想内涵的一千余方碑刻进行梳理、分类,突出修身、孝亲、诚信、勤俭、民本、公廉等思想主题,编辑出版西安碑林与传统廉政文化丛书《崇廉尚德》。每篇内容主要分为 原文、注释、译文、解读与链接 五个部分。 《诚信篇》 本书集中梳理了碑林上的诚信思想,截取碑文中 以德绥诸侯 是盟也信 子贡问政 等文字,对其中的典故和蕴含的诚信思想进行了逐条解读。书中阐释的忠诚守信、言行一致、名实相副等诚信思想,对于我们很好地研究社会诚信现象,做到诚信不欺,加强自身诚信修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公廉篇》 本书集中梳理了碑林上的公廉思想,截取碑文中 贪天下之功以为己力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德薄而位尊 等文字,对其中的公廉
本书选取数十种中国文字典籍,带领读者通过汉字的因果流转,来追溯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源。作者一举囊括《诗》、《书》、《礼》、《易》、《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经典,从容游刃于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将种种文字及其思想地糅合进一场场精彩的对话和争辩中,一气呵成,展现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哲理思考,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趣味。?
中 具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的发展是根据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各类家具在其功能、形制、尺寸等方面都要适应起居形式的需要。我国现存的传世家具主要以明清家具为主。 明式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是 “明式家具(苏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本书着重向读者介绍明式家具的形成与发展,并以 明式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为线索,介绍了其成长历程和其在明式家具传承发展上的作为,同时本书还着重介绍了许建平近年来设计、制作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